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0 20:18
引領者,從不止步於既有高度。
從科倫博泰連續BD(交易總額累計超百億美元)開始,整個行業逐漸看到創新葯的「反攻」:原來中國有這麼多好產品。
從蘆康沙妥珠單抗(sac-TMT)成為同時獲批乳腺癌與肺癌的首個TROP2 ADC開始,一款根植中國、面向全球的實體瘤大藥,呼之欲出。
而當「腫瘤治療風向標」——2025 ESMO大會聚光燈點亮,科倫博泰(06990)的ADC產品以3項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和6項前沿壁報陣容亮相,全行業看到:中國已經誕生一家既有明星ADC商業化產品,又有「成熟+首創」靶點ADC矩陣,且能在廣闊實體瘤領域實現高產出、高轉化的創新葯企。
01ESMO時刻:ADC全面起舞
如果説,今年6月的ASCO年會,讓業界知道了科倫博泰自研的TROP2 ADC——蘆康沙妥珠單抗成為全球明星產品的潛力,那麼10月ESMO大會上TROP2 ADC、HER2 ADC、CLDN18.2 ADC的集體亮相,則是科倫博泰專有ADC及新型DC技術平臺OptiDCTM實力和研發效率的深度釋放。
本次ESMO大會上,TROP2 ADC蘆康沙妥珠單抗有兩項III期臨牀研究入選LBA並作口頭報告,均為支持新適應症上市的關鍵臨牀數據。備受矚目的是,其中一項支持二線治療EGFR突變型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研究(OptiTROP-Lung04)以重磅主席論壇(Presidential Symposium)口頭報告作了展示,足見國際學術界的高度認可。
OptiTROP-Lung04旨在評估蘆康沙妥珠單抗單藥對比培美曲塞聯合鉑類用於經EGFR-TKI治療失敗的EGFR突變NSCLC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表明,與當前標準化療方案相比,蘆康沙妥珠單抗單藥治療的PFS和OS均取得了顯著統計學意義與臨牀意義的改善,能切實提升患者的總生存獲益。這一積極結果,使其成為全球首個針對二線EGFR突變型NSCLC人羣實現PFS與OS雙重獲益的ADC藥物,填補了該治療領域長期存在的關鍵空白。
當前,腫瘤治療藥物的研發核心重新聚焦——不僅要PFS獲益,更要OS的長期獲益。從監管層面看,FDA對OS數據的要求也日益嚴格。然而,二線EGFR突變型NSCLC現有治療藥物的OS表現參差不齊,相較於標準化療均不能達到OS明顯獲益。在此背景下,蘆康沙妥珠單抗的這一進展,無疑是腫瘤治療新階段的歷史性突破。
而此前,蘆康沙妥珠單抗三線治療EGFR突變NSCLC已上市,二線的獲批,也將進一步填補EGFR-TKI耐藥后的治療空白。
除肺癌領域外,蘆康沙妥珠單抗在乳腺癌領域也傳來捷報:其二線及以上治療HR+/HER2-乳腺癌的隨機、多中心III期OptiTROP-Breast 02研究同樣入選LBA並作口頭報告。蘆康沙妥珠單抗的首個上市適應症為三陰性乳腺癌,若能疊加HR+/HER2-乳腺癌的獲批,該產品將覆蓋乳腺癌兩大核心亞型,有望成為乳腺癌治療領域的「基石藥物」。
還有一項支持HER2 ADC博度曲妥珠單抗(A166)上市的III期研究(KL166-III-06)入選LBA並作口頭報告,旨在評估A166單藥對比T-DM1二線及以上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顯示,A166對比T-DM1在PFS上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和臨牀意義的改善,OS也同樣體現出了獲益趨勢——這一結果支持其成為首個全面覆蓋二線及以上HER2 陽性乳腺癌人羣的國產HER2 ADC。
除了入選LBA,科倫博泰另有6項研究以壁報形式作展示。
其中,CLDN18.2 ADC產品SKB315是首次亮相ESMO,它劍指肺癌、乳腺癌之外的又一款大適應症——胃癌。胃癌是全球發病率第五、死亡率第四的惡性腫瘤,而中國更是胃癌高發國家。在此次ESMO大會上,科倫博泰首次公佈了SKB315的臨牀數據(針對經標準治療失敗的晚期實體瘤患者),初步結果驚艷。
數據表明,SKB315的整體療效處於同類產品第一梯隊。在安全性上,SKB315採用新型TOPO1抑制劑和高藥物抗體比(DAR)設計,linker-payload系統在血液循環中更穩定,可減少對正常胃組織的毒性。因此,SKB315有望憑藉優異的「療效-安全性」平衡、跨癌種覆蓋以及聯合治療潛力,在激烈的國產CLDN18.2 ADC競爭中佔據差異化優勢。
另外還有5項壁報展示了研究成果,適應症中包括K藥曾經遇挫的癌種——前列腺癌,與蘆康沙妥珠單抗的聯合方案正逐漸成為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變量。ESMO上展示的II期研究顯示,蘆康沙妥珠單抗+K藥聯用方案在對應人羣中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與可管理的安全性,中位rPFS、DCR顯著優於當前mCRPC二線推薦療法。
02從ADC到novel DC的躍遷邏輯
當下,ADC進階面臨三大現實。
其一,成熟靶點上的突破仍是催生重磅品種的關鍵,但同質化競爭已經白熱化。如果想要進一步兑現全球商業價值,只有真正的佼佼者,才能爭取到機會。
其二,ADC的技術平臺價值大過單一產品的價值,單個產品的價值會隨着靶點同質化而降低。而突圍的方式,要麼做到同賽道全球前三,要麼有技術底盤,基於臨牀需求去打造靶點稀缺、技術領先的藍海品種。
其三,ADC的研發策略離不開生物工程技術、臨牀、生產與質量管理、商業化等體系化能力的搭建。
一位受訪者曾對E藥經理人表示,「科倫博泰是業內少有的在研發、生產、商業化上執行力強、銜接度高的創新葯企。」在ADC領域,從小分子製藥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上的積累開始,到項目差異化優勢的步步夯實,再到商業化產品的快速放量、管線矩陣的完整可持續,科倫博泰已經穩居國內第一梯隊。
拆解其在ADC及新型DC領域的佈局,可清晰看到三個核心層次:
層次一,平臺賦能,從源頭打造「更優解」。
科倫博泰ADC的研發起點並非簡單模仿,而是基於自主開發的OptiDC™技術平臺。該平臺的優勢在於實現藥物結構和分子設計的全方位優化——包括抗體選擇、連接子穩定性以及載荷釋放的精準控制,從源頭上擴大了「治療窗口」。
依託這一平臺,科倫博泰率先在TROP2、HER2、CLDN18.2 等成熟靶點上推出ADC產品,且在多個實體瘤中展現出優異的臨牀數據——這不僅驗證了技術平臺的可靠性,更為后續適應症擴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層次二,在「大癌種」里做出「大品種」。
如果説平臺是「起點」,那麼能否在大適應症中做出大品種,直接決定了一家企業的市場高度。科倫博泰在TROP2 ADC、HER2 ADC和CLDN18.2 ADC的佈局,均體現了這一點,尤其是TROP2 ADC,幾乎覆蓋了所有主流實體瘤賽道,而且策略清晰:
單藥/聯用並行:不僅單藥在肺癌、乳腺癌上取得突破,同時積極探索與免疫治療、靶向小分子的組合策略。
全病程覆蓋:從后線到一線治療層層遞進。
全球化臨牀:通過與默沙東合作開展全球臨牀試驗,快速切入國際一線市場。
層次三,瞄準首創靶點和下一代DC技術,打開未來想象力。
如果説,前兩個層次是「可見的價值」,那麼第三個層次則是「潛在的未來」。科倫博泰在前沿創新上的探索,已經從單一ADC,擴展到了「新靶點+新機制」的雙引擎。
尤其在下一代DC療法上,正在系統推進雙抗ADC、iADC、DAC以及RDC等新型技術路徑。通過「多通路打擊」,實現殺傷機制的多元化,去解決腫瘤耐藥與異質性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科倫博泰已就RDC藥物SKB107與西南醫大附屬醫院訂立獨佔性許可協議,該產品已順利進入臨牀,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骨轉移。另外,公司也將其首款雙抗ADC藥物SKB571成功授權給了默沙東,加速臨牀開發進程。
可以説,這三個層次——從技術平臺的底層邏輯,到大品種競爭力的搭建、再到多元DC創新產品的探索,使公司具備了在DC時代重新定義腫瘤治療格局的潛力。
03「由內到外」的三重能力進階
聚焦當下,身處Biopharma陣營的企業,大多已扛過上一輪周期的錘鍊,走通了自己的基本模式,但路徑各不相同,挑戰也各不相同。
科倫博泰已用千億市值印證了市場對其創新能力的充足信心,但也構成了持續進化的壓力測試:能否持續擴充多元化管線儲備、加速產品迭代進程?以及能否在國際舞臺上爭得重要席位?
面對這些問題,科倫博泰正在用行動作答:
其一,根據疾病圖譜的更新,科倫博泰在確保現有大單品競爭力的同時,也在提升產品組合的多樣性和抗周期性,打造更多具備「全球話語權」的創新資產。
在研發視野上,科倫博泰不僅在抗腫瘤藥物上實現「三新」——新靶點、新技術、新聯合,還走進了腫瘤之外的廣闊天地,撬動自免等基數同樣龐大,但生態培育周期更長、市場更下沉分散的疾病領域,例如開發用於治療非腫瘤疾病的靶向藥,包括已進入臨牀階段的單抗,以及正在研發的具有非細胞毒性載荷的ADC。
在產品佈局上,公司不僅在夯實DC領域的優勢地位,還在保持非DC產品上的穩健步調——抗PD-L1 單抗塔戈利單抗(A166)、國產生物藥西妥昔單抗 N01 注射液(A140)已實現商業化;新一代RET抑制劑A400也於近日獲 NDA受理。
其二,打通以創新為驅動的可持續盈利生態,為研發管線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保障與戰略支持。
今年的半年報顯示,科倫博泰已不再依賴單一的BD創收,而是通過「BD+自主商業化」雙軌並進,來提升盈利能力。上半年亮眼的銷售曲線,正是其商業化團隊體系化配置、資金與渠道高效協同的體現。
這種能力的建立,意味着科倫博泰已經具備了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穩定現金流的基本條件,而現金流又反過來為更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和國際化拓展提供「硬支撐」。
其三,加速邁向全球。
科倫博泰通過BD與自建商業化體系,為邁向全球市場鋪墊了穩而厚實的路。現階段,默沙東正密集推進15項蘆康沙妥珠單抗全球性III期臨牀,科倫博泰同步主導推動近10項註冊性臨牀試驗,與前者的全球臨牀進展發生着相互作用;同時,雙方共同開展了多項全球性籃子研究。這種跨國臨牀試驗網絡的深度互動,已清晰勾勒出一款全球重磅藥物的演進路徑。
而從更長遠來看,科倫博泰的全球化目標不止於「產品出海」,而是堅持塑造產品的全球競爭力,以持續的創新迭代和深化的國際化路徑,打開長期天花板。
能夠看到,如今的科倫博泰,正通過「產品管線多元化、盈利模式可持續、市場佈局全球化」 的三重能力進階,無限接近於全球成熟Biopharma的運行邏輯。這種「由內到外」 的系統性升級,不僅讓其在當前創新葯行業的調整周期中站穩了腳跟,更為其在未來全球競爭中搶佔了先機——當產品力、盈利力、全球化形成合力,科倫博泰也必將實現從「中國創新先鋒」向「全球Biopharma」的實質性躍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E藥經理人」,智通財經編輯:徐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