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6:01
(來源:何支濤)
在歐賽斯,我們從不談「廣告語」——這個詞太輕,輕得像一片羽毛,風一吹就散了。
我們只定義「戰略口號」——它必須是戰略的尖刀、競爭的宣言、消費者的心智佔領軍旗!
01►
為什麼必須是「戰略口號」?
因為口號是戰略的表達。
戰略定位定下來,就需要用一劍封喉的廣告語去表達戰略。
普通廣告語在討好用户,戰略口號在重構戰爭!
邁克爾波特説戰略是「找到一個定位,在這個定位上戰勝所有的競爭對手。」
邁克爾·波特進一步説:「戰略的本質是選擇與競爭對手不同的行動!」
在這個意義上,戰略口號就是向市場宣告「與競爭對手不同的一組獨一無二經營活動」的行動號角,而這樣的號角,就需要做到一箭三雕,即:
強化及傳遞定位
引發關注及傳播
瞄着競爭對手建立競爭優勢
這「一箭三雕」的意義對企業經營極為關鍵。
(1)強化及傳遞核心戰略定位:這是戰略口號最根本的任務。它必須精準、有力地傳遞品牌的獨特定位核心價值,是定位最精煉、最鋒利的表達方式。沒有定位支撐的口號,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響亮卻空洞。
(2)引發目標人羣的關注及自發傳播: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突破噪音吸引眼球至關重要。戰略口號必須具備「傳播力」——足夠簡潔、易懂、有張力、有話題性甚至爭議性,讓人願意主動談論和分享,從而擴大品牌的認知邊界。
(3)瞄着競爭對手,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最高明的戰略口號,不僅僅是説自己好,更在於巧妙地暗示或直接對比競品的劣勢(可以是直接挑戰,也可以是暗示性區隔),在消費者心智中為競爭對手設定一個「不利條件」,從而在對比中突出自身的優勢地位,鞏固戰略壁壘。
02►
「戰略口號」有哪些經典案例?
1、國際案例:可口可樂「Real Magic」——用戰略口號重塑「情感定位」,抵禦巨頭圍剿
在全球軟飲市場,可口可樂面臨的競爭從未停止:百事可樂用「年輕、潮流」搶佔新生代,元氣森林等無糖飲料用「健康」分流消費羣體,甚至咖啡、茶飲都在蠶食其市場份額。2021年,可口可樂放棄沿用多年的「Taste the Feeling」,推出全新戰略口號「Real Magic」(真實的魔法),這絕非簡單的文案替換,而是一次精準的戰略防禦與定位重塑。
從「戰略定位」維度看,「Real Magic」直指可口可樂的核心護城河——不是口感,而是「連接人與人的情感價值」。
當百事可樂強調「年輕活力」、無糖飲料強調「0糖0卡」時,可口可樂跳出「產品功能」的競爭,迴歸品牌最本質的定位:「全球情感連接的載體」。
無論是家庭聚會的分享、朋友見面的碰杯,還是獨自享受的愜意,「Real Magic」都在傳遞「可口可樂能帶來真實的、不可替代的情感體驗」,這是其他品牌無法複製的差異化定位。
從「引發傳播」維度看,「Real Magic」自帶「場景感」與「互動性」。可口可樂圍繞這個口號推出了一系列營銷活動:在全球門店設置「魔法互動裝置」,消費者掃碼就能與陌生人「隔空碰杯」;發起「Real Magic Stories」徵集,鼓勵用户分享與可樂相關的情感故事。這些活動讓口號不再是靜態的文字,而是動態的「情感觸發器」,僅上線3個月,相關話題在社交媒體的曝光量就突破50億次,遠超「Taste the Feeling」的傳播效率。
從「建立競爭優勢」維度看,「Real Magic」精準避開了與對手的「正面廝殺」。百事可樂説「年輕」,可口可樂不説「我也年輕」,而是説「我能帶來你和他人的情感連接」;無糖飲料説「健康」,可口可樂不説「我也無糖」(儘管它有無糖產品線),而是説「我能帶來健康飲料給不了的情感魔法」。這種戰略口號,本質是在競爭對手的「優勢領域外,建立了一個新的戰場」——你打你的「功能戰」,我打我的「情感戰」,最終讓可口可樂在2023年實現全球營收430億美元,同比增長7%,重新鞏固了「全球軟飲第一品牌」的地位。
2、國內案例:農夫山泉「大自然的搬運工」——用戰略口號錨定「天然定位」,打贏「瓶裝水戰爭」
上世紀90年代,中國瓶裝水市場是「純淨水的天下」:娃哈哈、樂百氏憑藉「純淨水更健康」的認知,佔據了近70%的市場份額。2000年,農夫山泉推出戰略口號「大自然的搬運工」,直接向整個純淨水陣營發起挑戰,最終用這句口號,改寫了中國瓶裝水的競爭格局。
從「強化定位」維度看,「大自然的搬運工」一句話説清了農夫山泉的差異化定位——「我們不是生產水,而是搬運天然水」。當時娃哈哈的口號是「我的眼里只有你」,樂百氏是「27層淨化」,都在強調「生產工藝」或「情感偏好」,而農夫山泉直接跳出「工藝之爭」,用「天然」這個定位,將自己與「人工淨化的純淨水」區隔開來。它通過口號傳遞的核心信息是:「天然水比純淨水更有營養(含天然礦物質)」,這一定位精準擊中了消費者對「健康飲水」的深層需求,讓農夫山泉從「瓶裝水新玩家」變成「天然水品類代表」。
從「引發傳播」維度看,「大自然的搬運工」自帶「信任感」與「畫面感」。農夫山泉圍繞這句口號,拍攝了一系列「水源地紀錄片」:從長白山的原始森林,到千島湖的深層湖水,鏡頭展現的「搬運天然水」的過程,讓口號有了「事實支撐」。消費者看到這句口號,腦海里會浮現「清澈的湖水、茂密的森林」,這種具象化的聯想,讓口號比抽象的「健康」「純淨」更容易記憶和傳播。據統計,2001年農夫山泉憑藉這句口號,銷售額從2億元躍升至15億元,成為瓶裝水市場的「黑馬」。
從「建立競爭優勢」維度看,「大自然的搬運工」給競爭對手設置了「高門檻」。娃哈哈、樂百氏想反駁?就得證明「純淨水比天然水更好」,但這與消費者「天然即健康」的認知相悖;想模仿?就得找到優質的天然水源地、建立「搬運」的供應鏈,這需要鉅額的資金和時間投入。農夫山泉用一句戰略口號,把「天然水」這個品類變成了自己的「專屬領地」,最終在2020年超越娃哈哈,成為中國瓶裝水市場第一品牌,2024年瓶裝水營收仍達159.52億元,而「大自然的搬運工」這句口號,至今仍是其品牌戰略的核心表達。
3、三棵樹「馬上住」——用戰略口號擊穿「健康漆定位」,顛覆塗料行業認知
在2016年之前,中國塗料行業的競爭陷入「同質化泥潭」:立邦、多樂士強調「色彩豐富」「耐用」,其他品牌跟風模仿,消費者選購塗料時,只能在「價格」和「品牌知名度」之間糾結。三棵樹找到的戰略定位是「健康漆」,而落地這個定位的戰略口號,就是「馬上住」。
從「強化定位」維度看,「馬上住」把「環保」這個抽象概念,翻譯成了消費者能直接感知的「利益點」。塗料的「環保」是什麼?是「零甲醛」「低VOC」?這些專業術語消費者聽不懂,也記不住。但「馬上住」不一樣——它直接告訴消費者:「用三棵樹塗料,刷完就能入住,不用等通風散味」。這句話背后,就是「環保」的核心邏輯:只有足夠環保的塗料,才能實現「馬上住」。歐賽斯通過這句口號,讓三棵樹的「環保定位」從「抽象概念」變成了「可體驗的好處」,消費者一眼就懂「三棵樹比其他塗料更環保」。
從「引發傳播」維度看,「馬上住」精準擊中了消費者的「痛點」。裝修最讓人頭疼的是什麼?是刷完塗料后,需要等待36個月通風散味,期間要租房、搬家,耗費時間和金錢。「馬上住」一句話解決了這個痛點,自然能引發消費者的共鳴。歐賽斯圍繞這句口號,策劃了「8小時住新家」的三棵樹數字Campaign營銷。
從「建立競爭優勢」維度看,「馬上住」讓競爭對手陷入「兩難境地」。立邦、多樂士想跟進?就得證明自己的塗料也能「馬上住」,但它們的產品配方和供應鏈無法支撐這一承諾,強行跟進只會「自曝其短」;想回避?就等於默認「自己的塗料不如三棵樹環保」,只能眼睜睜看着三棵樹搶佔「環保塗料」的市場。最終,三棵樹憑藉「馬上住」這句戰略口號,從2016年的行業第5名,躍升至2023年的行業第2名,營收突破120億元,成為中國本土塗料品牌的「領頭羊」,而「馬上住」至今仍是其最核心的品牌資產。
結 語
戰略口號,是品牌「一戰定江山」的關鍵
看完這三個案例,我們會發現:真正的戰略口號,從來不是「創意的產物」,而是「戰略的產物」。可口可樂「Real Magic」的背后,是「情感連接」的戰略定位;農夫山泉「大自然的搬運工」的背后,是「天然水」的戰略定位;三棵樹「馬上住」的背后,是「環保塗料領導者」的戰略定位。它們都做到了「一箭三雕」:讓消費者記住定位,讓市場願意傳播,讓對手無法超越。
在歐賽斯看來,每一句頂尖的戰略口號,都是品牌的「商業宣言」——它告訴市場「我們是誰,我們要佔領哪個領域」,也告訴競爭對手「這個領域,我們已經已經建立了優勢,並且重新定義了你」。
戰略,是商業競爭的最高維智慧。
戰略口號,就是這商業競爭的語言表達。
歐賽斯服務過的新冠軍品牌有:
1.料酒大王:老恆和
2.醋大王:恆順香醋
3.黃魚大王:裕鮮舫
4.甲魚大王:明鳳甲魚
5.OTC之王:華潤三九
6.東北冰激凌大王:德氏
7.中國掛麪大王:克明面業
8.中國麪食領導品牌:白象
9.中國電動車領導品牌:愛瑪
10.中國船舶動力領導者:中船集團711所
11.中國門窗行業隱形冠軍:好博窗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