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星環科技(688031.SH)中報透視:AI商業化拐點或至,長期成長路徑對標Databricks

2025-09-03 00:14

AI商業化的浪潮正席捲而來,2025年中報成為檢驗企業成色的關鍵窗口。能否真正受益於AI,財務數據與訂單情況正給出清晰答案。

日前,星環科技交出了一份超出市場預期的半年報:收入端恢復正增長,盈利端虧損大幅收斂,同時AI基礎設施相關訂單首次以千萬量級進入報表,標誌着公司正在走出過去兩年「高投入、等兑現」的時期。

一、Q2單季毛利率超50%

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53億元,同比增長8.82%,歸母淨利潤虧損縮窄至-1.43億元,較去年同期顯著縮虧。得益於規模效應與精細化運營,毛利率的顯著提升與費用率的優化:Q2單季毛利率達52.24%,同比環比雙升;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分別降至43.94%、34.30%,同比下降30.69、9.9個百分點;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已同比大幅改善。

在國內科技股普遍面臨盈利壓力的大背景下,這一成績凸顯韌性,或標誌着公司從「投入期」向「效率期」的轉型初見成效。

業績修復只是表象,背后是星環科技迎來AI Infra的商業化拐點。半年報顯示,大模型相關訂單接近3,000萬元,相當於佔當期收入近兩成。值得一提的是,落地行業高度契合政策鼓勵方向:金融客户藉助星環知識平臺TKH構建投研知識庫,實現「私有數據+大模型」的本地部署;能源集團通過Sophon LLMOps完成設備故障預測場景的快速上線;政府、教育、製造等行業亦開始複製。更細節的產品層面,星環在春季發佈會上推出的AI就緒數據平臺,將向量、圖、全文索引等多種數據模型納入統一底座,解決了大模型訓練過程中多模態語料治理的痛點。浙商證券在點評中指出,這一組合方案顯著縮短了語料清洗-模型微調-應用上線流程,產品-市場匹配度得到訂單驗證。由於AI基礎設施項目通常伴隨擴容和持續服務收入,3,000萬元訂單可能只是開端,后續有望沿「軟件授權+技術服務+運維訂閲」路徑持續兑現。

如果説AI訂單驗證了星環在垂直場景的技術變現能力,與香港寬頻的戰略合作則打開了區域擴張的想象空間。星環科技已成為香港寬頻企業方案在香港的首家AI與數據產品供應商,並加入香港寬頻創科生態聯盟(iTEA)。香港寬頻擁有覆蓋全港的三重光纖網絡及政企客户資源,星環則以輕資產方式輸出數據平臺與AI工具,雙方合作推動香港企業數智化轉型。考慮到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樞紐的數據合規要求嚴格,星環私有化部署方案的先發優勢將被放大,短期可看訂單增量,中長期有望複製到東南亞華人市場。

二、科技投資映射:中國版「Databricks」

如果説前文揭示了星環科技在國內市場的拐點與佈局,那麼放在全球科技股的座標系中,它的投資價值將更為清晰——不妨以Databricks作為參照系。

Databricks作為全球大數據與AI領域的明星企業,憑藉Lakehouse架構理念成功打通數據湖與數據倉庫,在近幾年估值持續攀升,並在資本市場上成為最受追捧的獨角獸之一。尤其是在生成式AI浪潮興起后,Databricks因其平臺能夠高效支撐大模型訓練與企業AI應用開發,估值出現數倍增長。

回到星環科技,其成長邏輯與Databricks存在着不少相似之處。

在產品層面,星環科技與Databricks一樣,都在推動數據與AI的深度融合。Databricks通過Lakehouse理念統一了數據存儲與計算,並在收購 MosaicML后推出 Mosaic AI。其核心戰略在於以云爲依託、以開源為紐帶,打造一個貫穿數據工程、數據倉庫和機器學習的一站式平臺,避免傳統分散的「數據倉庫+AI工具」割裂。類似的,星環科技則通過數據庫、中臺與AI平臺的結合,亦實現了「從數據採集到智能應用」的全流程覆蓋。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市場全棧能力非常重要,企業客户往往希望通過一個供應商解決全棧需求,而不是拼湊多個不同平臺。這使得星環科技的「全棧化」產品戰略十分符合市場需求,也更容易在政企客户中建立壁壘。

在收入結構上,星環與Databricks存在時間差。Databricks的收入已經高度訂閲化,客户支付平臺費用后,隨着使用量的增加,收入自然增長。儘管星環科技目前仍處於「項目交付+訂閲服務」並行的階段,但未來有望沿着與Databricks相似的路徑演進,訂閲收入比重將會提升。一旦訂閲收入成為主力,星環科技的收入結構將變得更加健康,成長性也會更具持續性。

在應用場景上,兩者也有可比性。Databricks的客户遍佈零售、金融、能源、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應用範圍從推薦系統到大模型訓練。星環科技則主要集中在金融、電信、能源等行業,應用場景以數據治理、風控合規、智能運維為主。從表面上看,Databricks的應用更加多元,但考慮到中國市場的特殊性,星環的行業集中度恰恰是其優勢所在。因為這些核心行業客户不僅付費能力強,而且對自主可控的需求迫切,願意為穩定、安全的本土產品支付溢價。隨着中國醫療、零售、製造等領域的數字化需求加速,星環的應用場景也將逐步拓展,最終走向與Databricks相似的廣闊市場。

從產品體系的全棧化、收入結構的轉型趨勢,到應用場景的擴展潛力,星環的成長邏輯與Databricks高度契合。區別在於,星環還承載着中國數字經濟和自主可控的戰略使命,使其成長故事更具確定性和獨特性。在資本市場尚未完全定價的階段,星環科技正處在戰略機遇期。正如Databricks在海外資本市場中走出的成功路徑,星環科技完全有可能在A股市場複製類似的成長軌跡,成為數據智能賽道的核心標的。

三、產業趨勢與政策紅多重驅動

星環科技的成長不僅僅依賴自身的產品與運營拐點,更疊加了產業趨勢與政策紅利的共振。

隨着國家層面將「數據」確立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數據治理與人工智能的融合正成為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此外,國務院近日發佈《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重點行動領域、基礎要素支撐、組織實施等方面,針對實施「人工智能+」行動進行了全面部署,對於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創新成果、更好推動人工智能賦能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星環科技的AI Infra體系覆蓋數據庫、數據中臺、AI平臺,正好契合「數據要素化」到「AI價值兑現」的完整鏈條。尤其是在大模型的企業化應用初期,數據基礎設施成為剛需,星環憑藉統一底座與行業化場景能力,有望持續受益。在近期IDC發佈的《IDC MarketScape: 中國面向生成式AI的數據基礎設施2025年廠商評估》報告中,星環科技被定位為「領導者」,彰顯其在生成式AI時代數據基礎設施領域的領先地位。

另一條成長主線是國產化替代與自主可控。《國資委79號文》要求 2027 年央企信創 100% 替代。國資委明確要求,2027年底前國央企需100%完成信息化系統信創改造。

公司堅持核心技術自主研發,符合國家在關鍵基礎設施領域的安全與自主要求。這一特性使得星環在政企客户中具備不可替代性,或享受優先採購與推廣的紅利。

星環科技已率先完成「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全棧適配。其中,ArgoDB完成了對飛騰、鯤鵬、兆芯、海光、龍芯、申威六大國產CPU的指令級親和優化,TPC-DS測試性能達到海外競品的14倍,並可異構混合部署,實現「即插即用」。此外,通過深度兼容與適配銀河麒麟高級服務器操作系統V10、統信服務器操作系統V25、OpenEuler 22.03 LTS、方德高可信服務器操作系統V4.0以及天翼雲CTyunOS系統V2.0五大國產操作系統,ArgoDB實現了與國內主流操作系統的無縫集成。

2025年8月,ArgoDB通過國家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三級測評,覆蓋物理、網絡、計算、管理等十大類近三百項指標;同月,國家密碼管理局商用密碼檢測中心為其頒發國密認證,主節點與從節點全部符合GM/T 0028第二級要求,標誌着國產密碼算法在分佈式數據庫中的工程化落地完成。

在數據要素、「人工智能+」和「央企信創100%替代」的多重機遇下,星環科技正逐步成長為計算機板塊中的「隱形冠軍」。

績后,賣方預期迅速提振。其中,浙商證券在半年報點評中給出「買入」評級,2025—2027年收入預測為5.00/6.34/7.94億元,隱含2025—2027年複合增速約26%。多券商看好的核心邏輯基本一致:AI基礎設施正處於政策與需求共振的加速期,星環憑藉全棧產品率先拿到入場券,收入彈性尚未被充分定價。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