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呂良彪|蘇寧國美們的困境,恰是舊商業文明謝幕的註腳?!
2025-08-15 07:30
(來源:第一法商CHANNEL)
國美蘇寧們走到當下,本質上是屬於他們的那個商業模式的時代,過去了......
商戰的祕訣:公司控制權之爭,是各方社會資源的綜合博弈——理性的妥協,纔是博弈者們最大的勝利。畢竟,大家都得活下去!
——AI呂良彪
按:呂良彪律師當年在騰訊財經盤點「國美內戰」的這個視頻,曾經在中國政法大學「薊門法治金融論壇」第六十九期由他主講「中國民營經濟司法保護的難點及對策」時,感謝時任國美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大中先生高度評價:「沒想到呂律師那個時候便能將問題看得如此透徹,而且多年以后看來仍然毫不過時!」——百度AI則在對這個視頻進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結論。
呂良彪對「國美內戰」的經典覆盤及其背后商業模式迭代邏輯,深刻揭示了傳統家電連鎖巨頭隕落的時代必然性:
一、國美控制權之爭的本質:社會資源綜合博弈
- 道德與資本資源的雙重博弈
- 黃光裕陣營的核心資源在於創始人正統性(傳統倫理認可的「企業主權」)及未上市門店資產,但囿於入獄導致的管控真空與道德爭議2、10。
- 陳曉則憑藉危機維穩業績、貝恩資本支持及職業經理人聯盟博弈,試圖重構權力結構,其道德弱勢源於公眾對「背叛創始人」的天然質疑2、3。
- 呂良彪指出:這場爭奪表面是上市公司控制權之戰,實則是國美龐大商業網絡及其社會影響力的終極歸屬之爭 2、10。
規則框架內的文明化博弈
- 儘管雙方通過輿論戰、股東大會投票等方式激烈交鋒,但始終遵循公司法規則,未藉助行政力量干預,被譽為「中國公司治理市場化進程的里程碑」 3、7。
- 黃光裕獄中行使民事權利、陳曉依託董事會決議的法律對抗,凸顯了商業文明對程序的尊重 3、10。
二、國美蘇寧衰落的深層邏輯:商業模式時代性終結
- 傳統連鎖模式的四大支柱崩塌
- 現金流槓桿失靈:依賴「賬期差」佔用供應商資金擴張的「類金融」模式,在電商縮短供應鏈后優勢盡失5、8;
- 價格屠夫失效:線上渠道徹底瓦解了線下門店的定價權,國美「薄利多銷」策略被算法推薦與直播秒殺取代5、9;
- 規模壁壘坍塌:物理門店網絡從資產變為負債,蘇寧2022年關店54家、國美裁員欠薪印證重資產模式不可持續8、9;
- 創始人與資本關係逆轉:黃光裕出獄后強推「真快樂」APP的失敗,暴露傳統梟雄對數字文明的認知鴻溝5、8。
新舊商業文明迭代的犧牲品
- 2008年黃光裕入獄時,國美營收是阿里十幾倍;至2023年,其市值不足頭部電商零頭,折射「渠道霸權」被互聯網平權革命顛覆4、8;
- 蘇寧轉型「雲商」的戰略迟滯,收購家樂福反成包袱,2022年淨利暴跌73%-78%,顯示組織基因難以適配數字化生態8、9。
三、呂良彪理論的現實映證:控制權博弈的終極啟示
- 法律資源的侷限性:國美內戰雖在規則內解決,但消耗的12年黃金期使企業錯失轉型窗口,印證呂良彪「控制權之爭絕非單純法律問題」的論斷1、3;
- 商業模式的生命周期律:從「美蘇爭霸」到「傲世雙雄落幕」,本質是工業時代層級制商業組織對信息時代網絡化生態的潰敗4、9;
- 第十種模式的必然性:當下萬科、恆大由政府接管的「全面重整」,正是對國美時期純市場化博弈模式的超越,反映系統性危機需行政資源兜底的中國特色治理邏輯1。
呂良彪的覆盤早已預言:當商業文明的底層邏輯從「渠道控制」轉向「用户運營」,任何忽視技術革命與人性化服務的傳統帝國,終將成為時代的「廢墟標本」15。蘇寧國美們的困境,似乎恰是舊商業文明謝幕的註腳。國美蘇寧們走到當下,本質上是屬於他們的那個商業模式的時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