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聯合利華業績雙降:僅冰淇淋業務營收增長0.2%、大中華區持續下降、高端美粧表現低迷

2025-08-01 17:21

  2025年上半年,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陷入了「增長漲跌互見、利潤失血難止」的冰火困局。當最新財報披露其營業額下滑3.2%、淨利潤縮水5.1%時,市場看到的不僅是近五年首現的上半年營收倒退,更是一個縮影——傳統快消巨頭如何在通脹擠壓與消費分層中尋找生存支點。剝離唯一正增長的冰淇淋業務、高端與大眾市場的斷裂、新興市場陣地失守,多重矛盾的疊加讓這份成績單成為聯合利華轉型陣痛的深度刻度。

  聯合利華的品牌矩陣正經歷一場殘酷的「階層分裂」。在高端市場,護膚品牌Hourglass、彩妝Tatcha以雙位數增長閃耀財報,平價支柱多芬也通過配方升級維繫生命力;但在兩者之間,寶拉珍選、德美樂嘉等中端品牌持續滑落,護發品牌Clear更因中國市場的塌方拖累整體業績。這種「兩頭亮、中間黯」的分化,暴露了企業定位的模糊性:既想收割高端消費升級紅利,又難捨大眾市場的規模優勢,最終導致資源分散、品牌協同失效。

  中國市場的持續失速,撕開了聯合利華區域戰略最深的傷口。作為亞太區核心增長引擎,中國上半年銷售額錄得下降,清揚、奧妙等主力品牌遭遇渠道庫存積壓,而凡士林、多芬等增長亮點亦被整體頹勢吞噬。其背后是多重轉型滯后:電商渠道反應迟緩、低線城市分銷網絡僵化,以及社交媒體營銷未能有效觸達年輕消費羣體。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上半年唯一正增長的冰淇淋業務(46億歐元,同比微增0.2%),正被聯合利華親手剝離。11月獨立上市的計劃雖被解釋為「聚焦高利潤核心」,實則折射出集團在資本配置上的矛盾:一方面通過裁撤7500人、重組銷售團隊推行「生產力計劃」,試圖壓縮成本;另一方面,自由現金流驟降50%至11億歐元的警報,暴露了短期止血與長期造血能力的脱節。

  新任CEO費爾南多的戰略宣言——「重倉美粧個護、押注美國印度、發力高端化與數字渠道」——仍未跳出既有框架。當企業需要同時應對原料成本波動、地緣關税風險(如美國關税衝擊)、及分拆冰淇淋的一次性成本時,所謂「下半年增長將提速」的承諾更像是對市場的安撫。真正的破局點,或在於能否打破「大而全」的路徑依賴:當多芬的沐浴精華與夢龍的奢華冰淇淋能征服高端客羣,大眾市場的信任重建卻需要更徹底的革新。

  聯合利華的掙扎,映照着傳統快消模式的黃昏。當消費需求碎片化、市場增長顆粒化成為常態,巨頭光環反而成了轉型的枷鎖。其復甦故事的下半章,不僅關乎利潤率是否觸底,更將檢驗一個百年企業能否在「斷腕」之后,真正重塑與新一代消費者的對話語言。

  注:本文結合AI

責任編輯:AI觀察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