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個抽象的網絡熱梗,成就三款1000萬下載的遊戲?

2025-06-25 10:57

最近一段時間,海外手游下載增長榜冒出了幾款畫風清奇的產品。

其中就有合成遊戲《Meme Merge: Drop Puzzle》《Merge Fellas》《Brainroot Merge Battle》、益智遊戲《Brain Rotted TipTap Challenge》以及AR跳舞+DIY音樂遊戲《Animal Soundboard & AR》。差不多從今年5月開始,這五款產品紛紛闖進多國免費榜前列,截至目前下載量合計突破5300萬次。

上述遊戲都偏輕度,玩法也並無特別之處。有趣的是,它們通過把icon、截圖或是題材包裝上近期海外爆火的「美國新時代怪談」元素(諸如耐克鯊魚、木棒人、大腳樹猿、黑幫土撥鼠等荒誕形象),就這樣蹭到了熱度,最終實現各項數據的顯著提升。

一個熱梗,催生N個爆款

一切還得從「brain rot」這個詞説起。

「brain rot」是2024年牛津年度詞匯,它描述的是,當代人因過度接觸低質量無意義的網絡內容而出現精神和智力衰退的狀態。后來有網友將美式流行文化元素丟進AI工具,生成了一羣奇形怪狀的融合體,它們在TikTok、YouTube等平臺迅速走紅,並催生出#brainrot(意大利腦腐生物)相關網絡熱梗。

自4月起,「brainrot」的全球搜索指數便一路飆升,在5月左右達到巔峰,之后有所回落,近期又呈上升趨勢。

brainout谷歌搜索指數

而當大家都在忙着玩梗和二創的時候,另一邊遊戲廠商早已悄然進場,將熱點應用到產品之中,併成功地吃到了紅利。

當中表現最好的就是《Meme Merge: Drop Puzzle》。本作的玩法非常簡單,正是大家所熟悉的「合成大西瓜」。遊戲於2023年11月上線,但在過去兩年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今年5月中旬下載量突然飆升,一個月內狂攬1500萬下載,DAU最高來到210萬。

《Meme Merge》

該產品出自越南團隊Bravestars。后者在休閒遊戲領域深耕多年,發行了200多款產品,累計下載超過11億次。近年來,Bravestars通過結合熱點打造了多個爆款,其中便有「合成大西瓜」類遊戲如《Fruit Merge》(累計下載6100萬+)。

《Fruit Merge》

現在這些經驗被複用到《Meme Merge》——從版本記錄推測,遊戲應該經歷了多次題材迭代。

《Meme Merge》早期嘗試過卡皮巴拉題材,但沒什麼水花。今年5月,團隊將題材換成了獵奇向的「brainrot」,於是合成的對象變成了各類腦腐生物,合成過程中還會不時響起用意大利語念出的生物名字,獨特的彈舌音搭配詭異的BGM,顯得格外洗腦。這種視覺和聽覺的雙重衝擊,加上團隊同期啟動的買量策略,迅速推動《Meme Merge》數據全面上升。

類似玩法還有《Merge Fellas》,這也是一款2023年上線的老產品,原本下載量已呈明顯下滑趨勢,在5月下旬植入「brainrot」題材后便止住下滑,最近一個月下載量達970萬。另有一款《Brainroot Merge Battle》在5月上線,趕的正是「brainrot」熱點。爲了形成差異化,遊戲的角色糅雜了brainrot、節奏盒子等流行元素,玩法則將合成對戰與數字門進行融合,現已收穫近500萬下載量。

左:《Merge Fellas》| 右:《Brainroot Merge Battle》

觀察發現,短視頻平臺也為它們的爆火出了一把力。在TikTok可以看到,上述產品相關試玩視頻基本都打上了#brainrot、#Italian brainrot等標籤,有多條內容收穫百萬級乃至千萬級的播放量。

其中一名用户@trn64317從今年5月開始發佈此類視頻,內容清一色是展示遊戲玩法,短短一個月就積累了2.2萬粉絲和40萬點贊。該用户在TikTok發佈了不到50條視頻,總播放量超過5000萬,單條視頻播放量最高達1180萬。

另有一名用户@vthedev(疑似《Merge Fellas》的開發者)已經停更幾個月,近期恢復更新,連發幾十條《Merge Fellas》的遊戲視頻,多條視頻播放量來到上千萬。可見「brainrot」遊戲內容在TikTok屬實吸量。遊戲新知還注意到,《Merge Fellas》的買量規模比較小,更多是依靠平臺或社區傳播,遊戲約有86%的下載為自然量,猜測TikTok助力不少。

包括開頭提到的《Brain Rotted TipTap Challenge》和《Animal Soundboard & AR》,實則也藉助了短視頻的推廣。其中《Brain Rotted TipTap Challenge》內置多個遊戲模式,本身就很適合在TikTok發起挑戰賽,同時又帶有流行的「brainrot」元素,相關內容可做成素材進一步傳播。

「brainrot」的熱度尚未散去,現在還有不少廠商在跟進這個熱點。而從數據表現來看,運用得比較好的貌似多為越南團隊。根據海外手游下載增長榜TOP15(開頭表格),共有5款「brainrot」題材遊戲上榜,其中4款出自越南團隊之手(除了《Merge Fellas》)。

多款遊戲植入「brainrot」元素(圖源:廣大大)

其實從去年開始,越南團隊在休閒遊戲賽道就有崛起的趨勢了,一度有5家越南廠商同時進入全球手遊發行商下載榜TOP25(分別是VNGGames、iKame Games、ABI Games、Bravestars Games和Xgame Global)。

越南團隊尤其擅長追熱點,早先就有ABI通過蹭「卡皮巴拉」熱度,接連做成了多個爆款(包括《Cookingdom》《Perfect Tidy》《Dreamy Room》等),現在越南團隊又抓住了「brainout」熱潮,YoB甚至一口氣給旗下十多款產品都植入了「brainrot」元素,目前已有4款突破百萬下載。

海外用户都愛看什麼、玩什麼

回看去年爆火的卡皮巴拉,到今年的「brainrot」熱潮,有時候產品突圍未必要執着於追求玩法層面的顛覆性創新,反倒在題材上做功夫同樣存在破局機會。而對遊戲廠商來説,除了必須具備快速迭代產品的能力,還要練就出捕捉全球熱點的敏鋭嗅覺。

實際上,國內小遊戲廠商在這方面的能力同樣不容小覷,甚至某些領域更勝一籌,尤其是抖小開發者們。只是受限於語言文化等壁壘,在面對海外市場時,國內廠商的反應速度相對滯后一些。

基於此,國內廠商或許可以藉助海外平臺的熱門趨勢尋找突破口。

以擁有海量年輕用户的TikTok為例,該平臺上的爆款內容已經成為許多休閒遊戲廠商的重要靈感來源。像此前風靡海外的《Mini Games:Calm & Relax》《Tip Tap Challenge》等遊戲都是取材自TikTok。

從TikTok的熱點可以窺見各個市場的用户偏好差異。

6月份,日韓地區颳起了獵奇和搞怪的娛樂風潮。

在韓國,#학교를안갔어(譯作:我沒去上學)相關詞條在TikTok的熱度持續飆升,這是一個表達「反差+逃避+快樂沉浸」的韓系梗,引起了當地年輕人的強烈共鳴。因此,廠商可以考慮推出以「逃離學校」為主題的遊戲(這里不妨參考日本開發者hap Inc.的風格),或是在產品中植入相關劇情/小遊戲。另外廠商也可以結合這個話題把自家遊戲包裝成「短暫逃離現實」之類的方向。

TikTok話題 #학교를안갔어 熱門視頻

hap Inc.擅長開發低成本、無厘頭的休閒遊戲

在日本,#えぶりでいホスト 話題引發熱議,這個梗源於日本近期流行的泡麪番《每日男公關》,在TikTok掀起了模仿男公關言行的熱潮。當中不乏普通人模仿帥哥裝酷自我陶醉的;也有女網友反串或真帥哥惡搞自己當host(男公關)的……雷人的造型、誇張的動作、各種土味情話,引得觀眾一邊狂笑一邊吐槽。

此類反差搞笑梗就可以應用到一些腦洞闖關類遊戲,例如某個關卡要求找出男公關身上12處不合理的地方,某個關卡要求從12個人中找出真正的男公關。

TikTok話題 #えぶりでいホスト 熱門視頻

而在中國臺灣,TikTok網友頻繁刷起了#美人魚濾鏡 和#畢業季 相關內容。

#美人魚濾鏡 是一款AI特效,自5月下旬起tag熱度便不斷走高,對此遊戲廠商可以試着在產品中加入類似的特效展示(如闖關完成解鎖魚尾變身)。#畢業季 話題則與5~6月臺灣畢業季有關,像大學生畢業后就要面臨校園到職場的身份轉變,而國內正好有不少創業或職場題材的小遊戲,廠商或可針對該話題對產品進行調整,借勢切入臺灣市場。

不單是產品方向,平臺熱門趨勢還能給廠商帶來素材創意方面的啟示,以便產品更好地投放。

例如歐美地區用户一貫熱愛流行音樂,近期TikTok熱門話題#90ina35(比喻音樂令人沉醉得「完全忽略周遭環境,彷彿在超速駕駛」的心情)和#ifyoueverthinkaboutme(源自歌手Big Jay McNeely熱曲中的一句歌詞)都體現了用户對音樂的欣賞。遊戲廠商可引用相關話題或BGM,製作遊戲與音樂結合的素材。

TikTok話題 #90ina35 熱門視頻

另外,強社交屬性的#nationalbestfriendsday(源於6月8日最好朋友日,已演變成全年皆可參與的主題)和#sundayreset(指在周日進行重製,為新的一周做準備)詞條也是熱度不俗。對此,一些多人合作類遊戲可圍繞「組隊挑戰」設計素材劇情,而主打整理收納的模擬經營遊戲則可以結合「周X重製」製作素材。

需要注意的是,歐美作為海外遊戲第一大市場,由於玩家羣體龐大且構成多元化,廠商針對不同遊戲品類,素材打造思路也不盡相同。除了借力熱門話題引流,還可進一步瞭解不同品類的TOP吸量內容元素。

例如模擬類(Simulation)遊戲的用户就很容易被「虛實結合」的素材吸引。結合#sundayreset 話題,素材內容可以設置上下分屏:上半屏展示真人從繁雜的家務抽身,通過玩遊戲「重置」心情,準備迎接新的一周;下半屏展示在遊戲內完成訂單后贏得客户表情肯定及爆金幣獎勵。這樣既讓玩家產生代入感又提供了情緒價值。

再例如匹配類(Match)遊戲,使用「口播介紹」類素材往往更能戳中目標用户。結合#nationalbestfriendsday 話題,素材內容可以是:以第一人稱視角切入,主播一邊完成消除動作,一邊唸叨着「朋友給我推薦了一款貨櫃消除遊戲,説難度很大」,接着介紹遊戲賣點「next worldwide hit game」「無需觀看廣告」,鏡頭一轉,主播出現錯誤操作,闖關失敗,伴隨着TA懊惱的呼聲,屏幕彈出「快喊你的朋友來幫忙」,引導用户轉發分享。

當然,以上基於全球熱門趨勢的產品方向及素材分析,受時間維度及個人視角侷限性的影響,難免存在不足與偏差。不過據遊戲新知了解,7月TikTok for Business將上線遊戲行業洞察全頁面,提供數據篩選、熱門標籤,以及創意元素&黃金公式的內容拆解,屆時應該可以幫助廠商更全面、更及時地追蹤海外熱點,掌握用户喜好。

結語

近年來,海外休閒遊戲市場進入新一輪爆發期,各個細分賽道都擠滿了尋求突圍的產品。如何讓自己的遊戲被看到,已是所有休閒廠商必須攻克的核心課題,為此大家在創意迭代上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借力網絡上的熱梗及爆款內容不失為一條捷徑,難就難在對於進場時機的精準把握。

今天整個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對廠商來説,不忽略任何一個潛在機會,不小看每次試錯積累的經驗,抓準趨勢,快速響應,纔有可能在這場創意與速度的較量中拔得頭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遊戲新知」(ID:youxixinzhi),作者:黑白子,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