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默沙东等药企集体撤资英国研发,诺华等公司最新动态引关注!

2025-09-17 12:08

(来源:医趋势)

由于大型制药公司指责英国政府未能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生命科学投资环境,相关紧张局势持续升级,这些企业正重新评估其在英国的研发及生产承诺。

上周,默沙东宣布取消了在伦敦建设一座价值13亿美元的实验室计划;本周,又有多个大型药企宣布将研发撤出英国。礼来表示,将暂缓将其生物技术孵化平台“Gateway Labs”引入英国;阿斯利康则暂停了对剑桥研发基地一项2.71亿美元的投资。

9月15日,赛诺菲也宣布目前不考虑在英国药品研发领域进行“任何大额投资”。赛诺菲一位发言人指出:“英国是世界级的科学中心,我们始终在寻求机会,与全球顶尖的大学、科学家及临床医生开展更紧密的合作,共同研发未来的药物。”该发言人补充道:“但在考虑对英国研发进行任何大额投资之前,我们需要看到当前商业环境出现切实改善,且创新价值得到应有的认可。”

英国药价谈判破裂

英国上议院科学与技术委员会主席罗伯特・迈尔勋爵(Lord Robert Mai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默沙东取消投资的决定“反映出一种令人担忧的趋势”。该委员会是英国议会下议院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审查与科技相关的政策。

英国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所数据显示,英国政府正面临约500亿英镑的公共财政缺口,而这些潜在的撤资行为,无疑使英国政府的整体财政困境雪上加霜。

2023年,英国制药行业投资减少1亿美元,此后,英国政府因需改善本国生命科学产业环境而备受审视。上个月,英国政府与制药企业就新的药品定价方案谈判破裂。

此次谈判的核心议题是:若药企药品价格超过预设上限,需向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支付多少比例的返利。目前,英国药品价格的返还率仍维持在近23%的水平,远高于法国等其他国家(法国返还率仅为5.7%)。

部分药企可能会选择推迟或取消新设施建设,以推动与英国政府重启谈判。

英国卫生与社会保障部表示,该部门“仍致力于与制药行业建立稳固、公平的合作关系,以促进经济增长并吸引投资”。英国政府去年专项拨款4亿英镑,计划在全国建立18个临床研究中心;DHSC称,目前已建成21个中心,更多选址计划将于今年秋季公布。

药企呼吁政府采取行动

英国制药工业协会(ABPI,负责与政府协商药品价格返利方案的机构)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发出警告。早在今年6月,该协会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受今年药品定价费率影响,英国约五分之一的“顶尖生命科学企业”计划减少研发投资。

英国药企葛兰素史克(GSK)首席执行官Emma Walmsley上周五在采访中称:“我认为还需要取得更多进展。英国政府已表示生命科学是战略性产业,且该国具备相应的产业布局与企业基础,但只有商业环境得到改善,这一切才有可能实现。”她强调,葛兰素史克目前暂无将股票上市地点迁出英国的计划。“争论上市地点问题实属分散精力”,各方应将更多时间投入到研发投资中。

诺华(Novartis)指出,过去二十年间其在英国的业务规模已大幅缩减,如今英国已成为少数几个没有诺华生产基地的“主要”欧洲国家之一。这家瑞士药企目前在英国仅存一处办公地点(位于伦敦),约有1200名员工在此工作。

无独有偶,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受英国商业及政策环境影响,过去四年间该公司已缩减了在英国的机构规模。“百时美施贵宝认同美国政府的观点,即英国对药品的付费过低。”他补充道,仍在评估其对英国地区的投资规模。“我们已积极与英国政府展开对话,并强调相关政策必须确保英国对药品的付费水平,能够反映出为患者提供药品所需的投资成本,以及药品为医疗体系带来的整体价值。”

不过,并非所有药企都准备调整其在英国的计划,至少目前尚未调整。

罗氏(Roche)表示,“目前暂无撤出英国投资的计划”。这家瑞士制药企业补充道:“然而,近期的消息凸显出英国作为全球生命科学投资目的地的地位已岌岌可危。我们认为,阻碍该国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这需要政府将该领域投资列为优先事项,以释放增长潜力。”

拜恩泰科(BioNTech)上周向媒体确认,其今年5月宣布的未来十年对英国约13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包括在英国新建两个研发中心及一个伦敦总部)仍“进展顺利”。

辉瑞(Pfizer)拒绝对其英国战略发表评论。此外,艾伯维(AbbVie)强生(Johnson & Johnson)截至发稿尚未回复。

与此同时,自今年年初以来,生物制药企业已向美国投入近3000亿美元——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制造业“本土回流”的目标一致。分析师表示:“有人认为,所有药企都在找借口掩饰其撤离英国的真实原因,而真正的原因其实是它们在向美国投资。”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