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原创精选> 正文

英特尔:芯片制程面临的危机

2017-02-24 17:00

近期,随着竞争对手在较短时间内缩小了处理器制程(生产工艺),市场便开始质疑芯片巨头英特尔(NASDAQ:INTC)是否能在处理器生产工艺上保持长期以来的龙头地位。针对这些质疑,看涨英特尔的投资者和技术迷们辩解称台积电(TSMC)(NYSE:TM)、三星(OTC:SSNLF)及Global Foundries等芯片公司存在过度宣传,所产芯片的实际制程与公布的数据还有很大出入,但这些消息并不足以说明英特尔在芯片工艺上仍具有优势。就此,笔者经过调研后发现,对比四家公司的标准制程(非各厂商宣称的制程)生产计划,未来两年内英特尔将在处理器制程上会被其他厂商赶超。下文将展开详细分析。

标准制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英特尔、台积电、三星及Global Foundries在处理器制程命名上采取的口径各不相同。比如,据称台积电采用了16nm工艺的处理器实际上采用的是20nm工艺。各厂商在芯片所采用的制程上存在很大分歧。为了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公司对外公布的芯片制程都比实际制程要小,因为芯片的制程越小代表芯片的性能更优。举个例子,三星或Global Foundries称其生产的芯片采用了14nm制程,但芯片的实际制程可能超过14nm。

由此可见,当前芯片生产工艺上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各厂商间缺少统一的制程命名标准。为此,世界光科巨头艾司摩尔(ASML)称已开发出一套公式,可根据芯片的有效尺寸来标准化实际制程。尽管公式尚有改进的空间,比如并未考虑静态存储器(SRAM)单元大小,但该公式是当前计算处理器实际制程最好的方法:

标准制程=0.14 x ((CPHP x MMHP)^0.67)

其中CPHP= Contact Poly半节距,MMHP=最小金属半节距;

IC Knowledge去年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通过输入四家公司处理器的CPHP和CPHP预期值计算得出未来四至五年各家厂商的实际制程。结果如下表所示:

数据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之下,表中英特尔芯片的制程与实际制程差别最小,而三星、Global Foundries及台积电公布的制程与实际制程出入较大,尽管这些公司宣称旗下芯片在制程上取得重大突破或领先同行,但当前其实际芯片制程均比英特尔差一个制程左右。为了更直观的进行对比,笔者按时间顺序画出了各公司的制程变化,如下图:

很明显,英特尔现有芯片在制程上的确领先其他公司。2017年年内,其芯片所采用的10nm制程也领先其他三家公司。但2018年期间,其他公司将能在制程上逐渐缩小与英特尔的距离,其采用的9.2nm制程与英特尔的9.5nm制程其实差距不大。

2018年将是一个转折点,从这一年开始英特尔在芯片制程上将失去领头地位,不管是比较公布的制程还是标准制程,英特尔的9.5nm制程芯片都将落后于三星及台积电计划推出的7nm制程(标准制程为9.2nm)。

2018年之后,英特尔制程的落后将更为明显。直至2021年或2022年,英特尔才会发布最先进的7nm制程芯片(标准制程为5.9nm)。然而,在英特尔发布该芯片之前,台积电、三星及Global Foundries有足够的时间在芯片制程上赶超英特尔。

EETimes上月也发布了类似的研究报告。尽管计算得出的标准制程与上文数据不同,但最终的结论却完全一致,即2018年后英特尔不仅会在制程上失去领先地位,随后还将在制程上落后于其他公司。

​​​​​​​

来源:EETimes

制程落后对英特尔的影响

芯片制程落后对英特尔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英特尔未来的x86处理器在性能或效率上可能比不上半导体公司AMD (NYSE:AMD)的处理器。AMD近期发布了Ryzen高性能处理器,除了制程上比不过英特尔外,这款新品可以说是能与英特尔的高端Broadwell-E i7 6900k处理器媲美。因此,长远来看,一旦2018年后AMD使用与英特尔相同的芯片制程,那么AMD的产品在零售及服务器芯片市场上将更具竞争力。

其次,高通(NASDAQ:QCOM)、Applied Micro及Cavium等芯片公司提供的ARM架构服务器芯片在市场上因多种原因一直止步不前。如果未来这些公司与英特尔采用相同的芯片制程,那么他们在性能、效率及定价上将能与英特尔抗衡,业内使用服务器芯片的的企业用户将可能会以ARM架构服务器芯片替代之前使用的英特尔芯片。即便ARM架构芯片未来只占有服务器市场的5%,那对英特尔来说也会是不小的打击,因为服务器芯片是公司各业务中利润最高的业务。

最后,笔者认为英特尔未来在产品定价上也将面临压力。如果未来AMD、高通及其他芯片厂商推出了采用同一制程且更廉价的x86及ARM架构芯片,英特尔将不可能维持产品高价,其产品利润也会进而缩水。除非其他厂商未来发售的芯片逊于英特尔的芯片,否则英特尔很可能将不得不通过降价来保持竞争力。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预计未来五年内英特尔芯片的利润及平均售价均会降低。

观点

以上计算得出的芯片制程均基于预测值,故得出的标准制程可能并不完全正确。实际上,EEtimes、IC Knowledge 及Semiwiki以各自方法计算得出的标准制程并不相同,所以芯片的实际制程与标准制程存在一定偏差。

不过,尽管三家媒体计算得出的标准制程不尽相同,但最终的结论却保持一致,即2018年后英特尔将在芯片制程上失去领头地位。因此,笔者建议投资者重新审视投资决定,因为芯片制程的绝对优势对英特尔来说意义重大,在制程上掉队意味着其未来可能难以保住处理器芯片市场上的龙头地位。

文章来源:seeking alpha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并非投资建议,我们将竭力提供专业可靠的信息。转载请注明来源,本公司将保留所有法律权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