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1-25 20:53
百思買第三季度營業收入96.7億美元,同比增長2.7%
百思買第三季度營業收入96.7億美元,同比增長2.7%;調整后的稀釋每股收益為1.40美元,上年同期為1.26美元。百思買將2026財年調整后的稀釋每股收益指引提高至6.25美元至6.35美元。(財聯社)
《瘋狂動物城2》預售票房突破3億
36氪獲悉,據燈塔專業版,截至11月25日,影片《瘋狂動物城2》預售票房突破3億,成為中國影史首部預售票房突破3億的進口動畫電影。
諾基亞宣佈從巴黎交易所退市預計於2025年12月31日生效
諾基亞宣佈從巴黎交易所退市預計於2025年12月31日生效。(財聯社)
速騰聚創:第三季度總營收約4.07億元
36氪獲悉,RoboSense速騰聚創公佈2025年三季度業績報告,總營收約4.07億元。其中,激光雷達總銷量約18.56萬台,同比增長34.0%;機器人及其他領域銷量持續增長,第三季度單季3.55萬台,同比增長393.1%;機器人及其他激光雷達產品收入約1.42億元,同比增長157.80%。與此同時,海外收入同比實現了超100%的增長。速騰聚創預計,今年第四季度數字化激光雷達將迎來放量上升,並將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
阿里巴巴:2026財年第二財季即時零售業務收入229.06億元,同比增長60%
36氪獲悉,阿里巴巴發佈2026財年第二財季財報。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三個月,即時零售業務收入為229.06億元,相較2024年同期增長60%,主要是得益於2025年4月底推出的「淘寶閃購」所帶來的訂單量增長。
小米集團再斥資1億港元回購250萬股
36氪獲悉,11月25日,小米集團於港交所再次發佈回購公告,以平均價40.29港元回購250萬股,總金額超1億港元。本月以來,小米已累計回購公司股票2400萬股,總金額超9億。昨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個人斥資超1億港元增持小米集團260萬股。11月25日,小米港股開盤上漲,至收盤漲幅達4.35%,股價重回40港元以上。
阿里巴巴:2026財年第二財季電商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長10%
36氪獲悉,阿里巴巴發佈2026財年第二財季財報。財報顯示,本季度,電商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長10%,即時零售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0%。截至10月31日,約3500個天貓品牌將其線下門店接入即時零售。天貓雙11期間,淘寶App實現消費者同比雙位數增長,近600個品牌成交破億,天貓品牌即時零售日均訂單環比9月增長198%。
塗鴉智能:第三季度總營收8250萬美元,連續第九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36氪獲悉,塗鴉智能公佈了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總營收為8250萬美元,連續第九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截至2025年9月30日,塗鴉AI開發者平臺註冊開發者數量超過162.2萬,較2024年底的131.6萬增長23%。
諾華計劃2027年底前在瑞士裁員550人
諾華11月25日宣佈對其瑞士生產活動進行調整,計劃在瑞士裁減多達550個崗位。諾華將在2027年底前停止Stein工廠固體制劑生產及無菌藥物包裝業務,同時進一步提升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該計劃可能導致2027年底前約550個永久性崗位消失。(界面)
蔚來:第三季度營收217.9億元,同比增長16.7%
36氪獲悉,蔚來發布2025年三季度財報。三季度營收217.9億元,同比增長16.7%,創歷史新高;三季度綜合毛利率13.9%,創近三年來新高。蔚來三季度交付87071台,同比增長40.8%,創歷史新高。三季度整車毛利率14.7%,創近三年新高。四季度交付指引120000台至125000台,同比增長65.1%至72.0%。營收指引327.6億元至340.4億元,同比增長66.3%至72.8%。
周大福: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股東應占溢利25.34億港元
36氪獲悉,周大福在港交所公告,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個月營收389.86億港元,同比下降1.1%;股東應占溢利25.34億港元,同比增長0.1%。
是否有研發飛行汽車?比亞迪迴應:適時推出符合需求的產品
36氪獲悉,就「你們飛行汽車有研發嗎?進展怎麼樣?」問題,比亞迪在互動平臺表示,比亞迪一直秉承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關注消費者的需求,並適時推出符合需求的產品。
知乎:第三季度營收6.59億元,非公認會計准則經營虧損同比收窄16.3%
36氪獲悉,知乎發佈2025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知乎第三季度營收6.59億元,非公認會計准則經營虧損同比收窄16.3%。報告期內,付費閲讀業務貢獻3.86億元營收,佔比達到58.5%;營銷服務收入達到1.89億元,佔比為28.7%,包括職業教育、消費品等在內的其他業務貢獻8390萬元收入,佔比為12.8%。
曙光股份:公司整車產品新能源電池主要與寧德時代合作
36氪獲悉,曙光股份在互動平臺稱,公司整車產品新能源電池主要與寧德時代合作。
新加坡國家AI計劃放棄Meta模型,轉向阿里千問
36氪獲悉,11月25日消息,據外媒報道,新加坡國家人工智能計劃(AISG)正在進行一次重大戰略調整,在其最新的東南亞語言大模型項目中,放棄了Meta模型,轉向阿里巴巴的通義千問Qwen開源架構。
「靈心巧手」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
36氪獲悉,據靈心巧手官微,近日,「靈心巧手」正式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浙江創新投資、德清產投、樂聚機器人、鼎暉百孚、晶華新材、東方精工、奧克斯、華福投資、弘頤基金、洪山資本、祥源新材等多家投資機構共同參與。靈心巧手將繼續提升量產交付能力,2026年計劃交付5-10萬台靈巧手。
華為首款鴻蒙二合一平板電腦正式發佈
36氪獲悉,華為MatePad Edge鴻蒙二合一平板電腦正式發佈。價格方面,華為MatePad Edge售價5999元起,華為星躍懸浮鍵盤售價1499元。
美國投資諮詢公司:2030年臺積電市值有望超越蘋果
AI熱潮正為臺積電帶來前所未有的動能。美國投資諮詢公司The Motley Fool資深分析師Keithen Drury指出,雖然目前蘋果市值高達4萬億美元,而臺積電僅約1.4萬億美元,但只要AI持續帶來龐大需求,最早在2030年前,臺積電最快可能在2030年前完成對蘋果的市值超越。(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