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常熟加碼汽車電子產業

2025-10-31 06:34

(來源:新華日報)

□ 本報記者 韓 雷

一向敢為人先的常熟,再次邁出關鍵一步。

10月28日,常熟啟動汽車電子產業全球夥伴行動,盛邀全球行業翹楚、領軍企業與專家學者,共建汽車電子集成創新樞紐,立志成為中國的「斯圖加特」。一次從「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向「汽車電子創新策源地」的戰略躍升,在常熟這片發展「福地」上乘風而起。

為何轉型?

在汽車發展史上,有這樣一個共識:「汽車有很多父親,卻只認一個故鄉」,説的便是德國斯圖加特,這足以彰顯這座城市在汽車業的地位。

早早便有「汽車城」美譽的常熟,為何在當下提出加碼汽車電子產業,還雄心勃勃地提出要做中國的「斯圖加特」?常熟市委書記虞偉點明,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經歷「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深刻變革,汽車電子正是產業革新的「關鍵支點」。

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推動汽車電子領域不斷涌現新技術與新產品,電子部件在整車成本中的佔比持續提升。「汽車從機械產品變成持續進化的智能體,汽車電子作為核心品類,其內涵和外延也在發生深刻變化。」蓋世汽車首席執行官周曉鶯認為,汽車電子牽動着從芯片、軟件、硬件到整車應用的整個產業鏈條。

數據顯示,2020年汽車電子在整車製造成本中佔比為34.32%,預計到2030年將提升至近50%。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於武判斷,汽車電子是整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一環。

與自然生態一樣,影響地方決策的因素主要有兩方面,大氣候和小環境。

當年憑藉奇瑞捷豹路虎整車項目的落地,常熟拉起了一條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經過十多年的精心培育,這里已形成完整產業鏈條,集聚奇瑞捷豹路虎、豐田、大陸等相關企業超500家,產業規模超1600億元。

這種全鏈條佈局讓「拼出一輛整車」成為現實。蘇州工學院汽車工程學院學生自己攢方程式賽車,其中本土供應鏈佔比超70%。英特模提供發動機標定,安可蘇送來特製鋼管,法雷奧提供了最新的電驅系統,亨瑞指導碳纖維車身的製作,科創精密提供連接件……「有了一輛車的紐帶,同學、老師和企業工程師們打成一片。」院長焦洪宇説。

特別是在今年,常熟新能源汽車產業厚積薄發:奇瑞捷豹路虎設立新能源汽車蘇州研究院;動力電池產能佔蘇州總產能90%以上……在汽車電子領域,常熟已集聚相關企業近100家,年產值超600億元。

汽車產業鏈的完整性讓常熟在產業變革中具備了強大抗風險能力與快速響應能力。同時,常熟沒有停留在既有優勢上,而是以「前瞻思維」,主動擁抱這場變革。

協同創新

在蘇州英特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多數會議室的門口都貼着一張A4紙,上面清晰標註着「某某客户專用」。

英特模的核心業務是汽車研發測試服務。「在傳統合作模式中,我們作為乙方承接甲方項目,完成既定任務后合作便告一段落。」該公司總經理、聯合創始人劉玉國補充道,「現在變了,我們會深度介入客户的前期產品研發。日常有100多位不同車企的研發人員常駐在這里辦公,一起做研發改進。」

協同創新向來是常熟企業向高攀升的拿手好戲,如今也成為向汽車電子轉型的「關鍵一招」。

汽車電子產業全球夥伴行動啟動當天,高通8775艙駕融合平臺全球量產首發。高通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盛況表示,該平臺基於高通SA8775P芯片打造,攻克132項功能安全課題,實現16項軟件功能創新,解決了硬件資源共享與隔離、算力分配固化與彈性等行業技術挑戰,即將在國內頭部合資車廠規模化裝車。

「該平臺首發后,我們還會推出算力更強、質量更高的芯片,如8397、8797,在常熟打造艙駕融合產品。」航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楊洪對未來的佈局,源於對常熟的信心。

10月9日,航盛集團與奧托立夫成立戰略合資公司並落户常熟,研發製造尖端安全電子產品。作為常熟汽車電子產業全球夥伴之一,奧托立夫全球董事劉小稚認為,在汽車產業與智能技術快速發展且安全至關重要的情況下,需要眾人攜手構建完整平臺,保障汽車安全、行車環境安全以及出行人羣安全。

常熟構建的產業協同創新範式,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分工協作,而是突破傳統分工邊界,依託新技術應用推動產業深度融合,進而催生產業鏈間創新賦能的乘數效應。

7月19日,總投資50億元的立訊機器人總部基地項目開工。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王來勝説,項目將與常熟現有新能源、聲學、汽車零部件等產業形成深度聯動,實現產業協同,構建「智造+服務」的全生命周期產業鏈。

更值得關注的是,蘇深汽車電子產業協同創新生態圈成立。蘇州坐擁萬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羣,深圳更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軍者、汽車電子產業規模超2000億元。兩地將以行業協會為紐帶,企業共同參與,共同推動技術研發、產業資源與應用場景深度對接,促進創新要素跨區域流動。

政策加持

「我們堅信這里能孕育出世界級的汽車電子生態,未來,將與政府、各位合作伙伴企業共創‘生態共贏’。」常熟特殊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前田高志説。

耐世特汽車系統(常熟)有限公司總經理孫亞波説,耐世特將秉承「引領、協作、共創」的理念,共同賦予常熟成為全球汽車電子創新的中國座標。

科力夢行CEO克里斯蒂安·斯坦曼堅信,常熟擁有充分擴張的能力,讓汽車電子集羣更進一步。

……

常熟汽車電子產業全球夥伴行動啟動后,在高通、奧托立夫、航盛等「行業巨人」的引領下,得到瑞薩電子、三星半導體、耐世特汽車等眾多知名企業的積極響應。堅信「唯創新者勝、唯協同者贏」的常熟,同樣知道,要以更優政策「護航」、更優服務「增效」、更優生態「聚能」。

為此,常熟向全球夥伴送上了人才、創新、成長、投資、應用五大禮包。「人才禮包」最高給予1000萬元項目資助、300萬元安家補貼;「創新禮包」聚焦車規級芯片國產替代,對通過認證的企業給予補貼;「成長禮包」支持企業併購重組和技術升級;「投資禮包」設立10億元專項資金,推動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重點項目建設;「應用禮包」鼓勵無人駕駛、園區接駁等新場景示範。

「這些政策十分具有吸引力,為產業發展提供很好的支撐作用。」周曉鶯表示,作為一家平臺性服務企業,加入夥伴計劃后將向產業內展現常熟發展的決心,同時組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更多產業縱深活動,比如技術交流、業務合作拓展,以及對關鍵技術或共性課題進行聯合攻堅。

為破解企業發展的資金難題,常熟導入總規模100億元的中金上汽新興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此外,常熟擁有兩個國家級開發區、一個省級開發區及縣級市首家國家大學科技園,以及「南園、中城、北谷」三大創新核,配套建設7個專業產業園,讓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的企業都能找到適配的發展空間。

付於武十分欣喜常熟建立汽車產業電子產業生態,他堅信,常熟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能夠帶動周邊的汽車電子產業的發展,從而賦能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和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