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投行與股票交易業務大舉吸金 瑞銀(UBS.US)Q3利潤猛增74%

2025-10-29 15:08

智通財經APP獲悉,瑞士金融巨頭瑞銀集團(UBS Group AG)最新公佈的第三季度利潤超出市場普遍預期,主要因該機構投資銀行業務與股票交易營收大幅增長,以及法律成本低於預期顯著提振整體業績。在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於4月宣佈對等關税政策大幅降温之后,全球股票市場迎來一波超級牛市行情,全球IPO融資與併購活動也隨之愈發活躍,進而帶動像瑞銀集團、野村、高盛以及摩根士丹利這樣的金融巨無霸業績激增,尤其是股票交易業務營收與投行業務營收均實現多年來最強勁數據。

這家總部位於蘇黎世的歐洲銀行業巨頭在周三表示,截至9月的三個月期間淨利潤同比飆升74%至25億美元,相比之下, 分析師們對於瑞銀的淨利潤一致預期約為14億美元。該項盈利結果受益於股票交易與投行業務強勁增長,以及與法國逃税案和瑞士信貸遺留法律問題相關的撥備被釋放。2023年初,瑞銀在瑞士政府撮合下救助並收購其長期以來的競爭對手瑞信。

瑞銀旗下關鍵的財富管理業務部門在第三季度的新增資金流入好於市場預期,達到380億美元,儘管該項業務部門的税前利潤低於預期。瑞銀投資銀行業務部門的基礎營收大幅增長23%,主要因大型併購交易以及IPO等融資與諮詢業務受益於全球股票市場交易活動激增,這也大舉提振了高盛、摩根大通以及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同行的投行業務。

在瑞銀的投資銀行業務部門中,該部門的全球銀行業務營收同比大幅增長52%,該部門的交易相關業務營收則同比增長14%,隨着全球股票市場繁榮交易局面以及併購、IPO等大型交易活動的全面復甦,這兩個細分業務領域的第三季度營收均創下同期的歷史新高。

對於瑞銀首席執行官塞爾吉奧·埃爾莫蒂而言,這個強勁的業績增長季度或將為一段不利時期帶來喘息——其間該銀行業巨頭遭遇了一系列負面進展,其中包括美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First Brands的倒閉。此外,由於瑞士政府提出增加260億美元的資本金要求,以及瑞士法院為瑞信AT1債券索賠敞開大門,該行目前正面臨數年來的資本金與索賠不確定性。

在業績報告中,瑞銀還表示,其與曾經的競爭對手瑞士信貸的業務整合取得了進一步積極進展,並補充表示,超過三分之二的瑞士預訂客户賬户已經遷移。

關於瑞銀最終需要具備多少額外的CET1資本金以及關於AT1債券的索賠訴訟,一直在某種程度上壓制着瑞銀股價。投資者們普遍擔心該行的派息可能因此受損,但即便如此,在美股交易市場,瑞銀ADR價格今年以來漲超35%大幅跑贏標普500指數。自今年以來,瑞銀美股ADR可謂屢創歷史新高,若關於CET1與AT1的不確定性有所降温,瑞銀股價表現或將更加強勁。在強勁的業績數據公佈之后,瑞銀ADR在美股盤前交易中一度上漲超12%。

在最新公佈的業績前景展望中,瑞銀管理層表示,與一年前的相對強勁增長時期相比,第四季度投資銀行業務活動可能將回歸常態式增長。關於股票市場繁榮帶來的強勁股票交易業務,該機構則強調,大多數資產類別估值處於歷史高位,投資者們正日益專注於對衝下行風險,因此對於股票交易相關的業務而言也可能回到常態增長軌跡。

上周瑞銀調整了領導層,提議由Markus Ronner接替Lukas Gaehwiler出任副董事長。Michelle Bereaux將擔任瑞銀集團合規與操作風險控制負責人,而現任非核心單元負責人Beatriz Martin將出任集團首席官。

瑞銀內部正在研究First Brands Group破產對其若干投資基金的影響。瑞銀對First Brands的債務以及通過相關聯的供應鏈金融協議的敞口超過5億美元,這些敞口分佈在包括UBS Hedge Fund Solutions和UBS O’Connor在內的投資基金中。

據瞭解,這些風險敞口基本位於該機構的投資基金中,而非體現在瑞銀本身的資產負債表上,儘管相關問題已引發一些投資者對瑞銀風險管理的質疑。此次倒閉也使瑞銀將該機構旗下的O’Connor對衝基金業務部門出售給華爾街金融巨頭坎託·菲茨傑拉德(Cantor Fitzgerald)的交易蒙上陰影。

AT1衝擊波未完待續

本月早些時候,一家瑞士法院作出的重要裁決,給瑞銀增添了新的法律層面不確定性。對於瑞銀投資者們而言感到非常意外的是,瑞士法院表示,瑞士在2023年下令將瑞信發行的約170億美元AT1可轉換債券清零的決定屬於非法舉措。對此,瑞銀在周三披露的業績報告中表示,計劃對該決定提起上訴。

原告方約3,000名投資者主張,2023年3月作出的將165億瑞士法郎(大約205億美元)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減記的政令違法,應予撤銷,並應將該減記予以恢復確認。

因此,瑞士法院的這項重要裁決,可謂是為那些在瑞銀集團(UBS Group AG)以政府撮合的大型收購交易救助瑞信(Credit Suisse)時其投資被清零的瑞信債券長期持有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救助瑞信的過程中將AT1債券資產清零,是瑞士政府應對該國第二大銀行業流動性危機的舉措中一項高度爭議的內容,因為通常應先由股東吸收損失而非債券持有人。瑞士政府和瑞士金融監管機構 Finma 當時辯稱,投資者們應當知悉債券「細則」中包含的條件。

瑞銀已經啟動先前宣佈的,且在今年下半年最多高達2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舉措,瑞銀全年的股票回購總額仍有望達到30億美元。該機構表示,年末的CET1資本充足率將反映對2026年回購的計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