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銅將開始新的牛市周期:是什麼推動了這一舉動

2025-10-28 20:57

如果説有一個市場變得越來越難以忽視,那就是銅。多年來,它一直被視為另一種工業金屬:有用、周期性,但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但在平靜的表面之下,銅在技術上和基本面上都在穩步積累能量,我認為這可能是其下一次重大周期性牛市的開始。

這與短期反彈或另一次投機性反彈無關。證據--從期貨頭寸和ETF流入到預計的供應短缺--都指向了一個更深層次的故事。世界液化的速度超過了銅的開採速度,這種結構性失衡正在為重新評估這種金屬的定價和看法奠定基礎。

讓我們從圖表顯示的內容開始。在銅的26年月度圖表上,該金屬似乎正在擺脫三年的上升三角形,這種模式往往會在強勁牛市的長時間停頓期間形成。將其視為市場在繼續朝着主導趨勢方向前進之前深吸一口氣。就銅而言,自2020年低點以來,這一趨勢一直在上升,這次突破錶明該走勢的下一階段現已開始。

使這種設置更加令人信服的是長期圖表上黃金十字架的形成,即12個月簡單移動平均線已升至36個月平均線上方。這種交叉並不經常發生,當它發生時,通常預示着動力的持久轉變。這是市場的説法,「長期趨勢正式轉向走高。"

如果這種格局繼續按預期展開,則測量的移動目標指向每磅7.31美元左右,比現在上漲近40%。對於一種處於現代經濟核心的金屬(為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和全球電網提供動力)來説,這不僅僅代表着技術突破。這將標誌着銅在全球增長故事中所扮演角色重大重新定價的開始。

銅正在進入新牛市周期的另一個跡象是,它正在悄然開始超越十多年來主導市場的資產。經過多年科技股主導的上漲和流動性推動的增長交易,表面之下的一些東西開始發生變化,銅開始佔據主導地位。

當將銅與主要股票基準進行比較時,這種轉變就會變得明顯。銅與NDX(納斯達克100)和銅與SPX(標準普爾500)比率均顯示出看漲的MACD背離。簡而言之,雖然這些比率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在走低,但它們的動量指標--MACD線--卻一直在走高。這種差異通常是資產在長期忽視后重新獲得相對實力的第一個跡象之一。這是市場暗示領導層可能正在易手的方式。

對我來説,這正是現在正在發生的事情。多年來,投資者紛紛湧入科技股和增長型投資組合,相信在廉價資金和低通脹時代行之有效的相同策略。但隨着實際收益率趨於平緩、流動性改善以及通脹被證明具有粘性,市場的注意力自然開始轉移。那時,資本開始悄然而漸進地從估值過高、敍事驅動的資產轉向提供現實世界效用和稀缺性的有形資產。

銅完全符合這一描述。它不僅僅是另一種商品;它是實體經濟的支柱。它為電網供電,以保持電力供應,連接推動數字世界的數據中心,並支撐推動全球能源轉型的電氣化運動。隨着投資者開始尋找實質性資產而不是投機資產,銅自然成為長期資本的目的地。

對我來説,圖表並沒有預測什麼新的東西;它們只是證實了幾個月來基本面所發出的信號:從紙面財富到實物價值的安靜但決定性的輪換。銅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業金屬,看起來將從這一轉變中受益。

如果資本真的開始轉向硬資產,那麼期貨市場就是這種信念首先顯現的地方。圖表可以暗示潛力,但頭寸數據揭示了交易員實際將資金投入的地方。就Copper而言,證據不容忽視。

根據CME數據,銅期貨的未平倉合約已飆升26%,從2022年的179,801份合約攀升至2025年的227,318份。從表面上看,這聽起來像是一個簡單的統計數據,但從市場角度來看,它很能説明問題:更多的交易員、更多的資本以及對銅貿易的信心不斷增強。

交易者承諾(COT)報告闡明瞭這一點。管理資金類別(包括對衝基金、CTS和大型投機者)已果斷轉向看漲。過去三年,多頭頭寸躍升46%(從39,527只增至57,496只),空頭頭寸減少近60%(從34,438只增至14,107只)。這不是投資組合的隨機調整;這是專業交易員的故意重新定位,他們追隨趨勢,而不是炒作。

即使是通常跟隨而不是領先的零售交易員,也開始適應這一趨勢。他們的多頭投資增加了24%,空頭投資減少了35%,表明樂觀情緒正在逐漸蔓延到市場中。當機構和小型交易員開始增加風險敞口同時削減下跌賭注時,這通常是一個跡象,表明情緒在頭條新聞流行之前正在悄然轉變。

關鍵的要點不僅在於數字,還在於它們所傳達的信息的一致性。未平倉頭寸上升、多頭頭寸增加和空頭頭寸減少都表明一個結論:投資者正在為銅價走高做好準備。

投資者為銅價走高做好準備的另一個明顯跡象是,過去幾個月資金穩定流入專注於銅的基金。這不是追逐短期波動的快錢;而是長期機構資本在預期可能持續數年的結構性牛市的情況下悄悄積累風險敞口。

以Global X Copper Miners ETF(NYSE:COPX)為例。短短三個月內,它就吸引了令人印象深刻的6.68億美元淨流入--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季度激增之一。這不是散户投機;這是悄悄增加曝光率的大筆資金。對我來説,這是對銅中期前景的明確信任票,也是投資者預計價格上漲將轉化為礦商更強勁收益的堅實信號。

與此同時,直接投資該大宗商品的美國銅指數基金(NYSE:CPER)在六個月內新增了1.3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告訴我,投資者不僅購買礦業股;他們希望直接投資於金屬本身。這是一個重要的區別,因為它反映了人們對銅基本價格強勢的日益確信,而不僅僅是生產銅的公司的盈利能力。

就連規模較小、投機性更強的Sprott Junior Copper Miners ETF(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OPJ)也加入了這一趨勢,吸收了800萬美元的新資金。雖然與COPX流入相比,這看起來可能不多,但實際上是有意義的。從歷史上看,在對大型礦商的信心牢固建立之前,資金不會流入初級礦商。現在看到年輕人吸引資本表明樂觀情緒正在蔓延,這是早期牛市階段獲得關注的典型標誌。

當您看到資本同時流入生產商、初級股和實體支持的ETF時,這很少是巧合。這是市場對持續牛市而不僅僅是短期反彈的信心的一種方式。如果你問我,這些同步流入證實了技術面和期貨數據已經表明的情況:聰明的資金正在轉向銅,不是爲了快速交易,而是爲了對下一個主要大宗商品周期進行長期押注。

到目前為止,來自圖表、期貨頭寸和ETF流動的信號都表明,人們越來越相信銅的下一個牛市正在發生。但情緒和定位只能持續反彈。持續牛市背后的真正動力始終來自基本面。目前,這些基本面正在清楚地講述一個故事:世界正在陷入嚴重的銅短缺。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全球關鍵礦產展望(2025年)》,銅正處於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供需失衡之一的邊緣。到2030年,全球需求預計將攀升至3130萬噸,而供應僅為2310萬噸,缺口超過800萬噸。快進到2040年,這一缺口幾乎增加了兩倍:需求預計將達到3410萬噸,而供應將降至1500萬噸,造成前所未有的1900萬噸缺口。

這種日益嚴重的不平衡背后的原因很簡單。銅是全球能源轉型的支柱。從電動汽車(EV)和可再生能源系統到智能電網和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一切都依賴於它。一輛電動汽車使用的銅是燃氣動力汽車的四倍,隨着全球電動汽車的加速普及,需求曲線正在迅速變陡。再加上可再生基礎設施和工業電氣化的快速擴張,銅需求正在變得指數級增長,而不是增量。

問題是供應根本跟不上。礦石品位正在下降,新發現稀缺,現有礦山面臨更嚴格的環境法規、水資源短缺和令人痛苦的漫長許可時間表。即使新項目最終獲得批准,也可能需要七到十年的時間才能開始生產。這使得銅的供應曲線缺乏彈性;它根本無法對激增的需求做出足夠快的反應。

當這種無彈性的供應遇到勢不可擋的結構性需求浪潮時,價格不僅會暫時上漲;而且還會在數年內重新上漲。在我看來,這種結構性赤字是推動銅下一個多年牛市的基本引擎。

當您將一切拼湊在一起時(即,銅的技術突破、相對於股票的表現日益突出、期貨頭寸激增、ETF流入增加以及其背后形成的深層次結構性赤字),結論就變得顯而易見了。銅的下一個重大上漲趨勢不再是理論;它正在實時形成。如果價格能夠保持在5美元以上,其影響將遠遠超出銅本身;它將波及整個大宗商品綜合體,並重塑投資者未來幾年的資本配置方式。

首先,確認的突破可能會引發賤金屬和礦業股票的重新評級,尤其是與電氣化和電網基礎設施主題相關的股票。銅是資源行業的風向標,當它開始走勢時,資本通常會跟隨。這種勢頭常常會提升整個複合體,從鎳和鋁到鋰和鈾。

其次,我們可能會走向我所説的能源轉型定價衝擊。政策制定者和投資者終於意識到,以當前的銅供應和價格水平,世界無法實現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的目標。建設新礦山需要數年和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而以目前的價格水平,其中許多項目根本沒有經濟意義。爲了讓全球電氣化進程保持正軌,銅價需要走高以激勵新供應。從這個意義上説,銅價上漲不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第三,銅可以重新發揮其通脹對衝作用。持續的赤字和對實體資產的需求不斷增長,使其成為一種有吸引力的價值儲存方式,對於希望保護財富免受貨幣貶值和長期通脹壓力的投資者來説。

最后,還有股權槓桿效應。銅礦商,尤其是中型生產商和新興開發商,往往會優於金屬本身,因為銅價每上漲一美元,都會對他們的盈利產生成倍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資本流入礦業ETF的速度已經快於流入現貨銅的速度;投資者知道扭矩在哪里。

歸根結底,這不僅僅是銅價上漲的故事。這也是更廣泛市場輪換的開始,實體資產(而不是紙質資產)將推動下一個十年的投資回報。

當我今天看到Copper的設置時,感覺我們正站在一個世代轉折點的邊緣。現在,每一項證據都指向了相同的看漲方向:圖表上的長期突破、市場領導地位從科技股悄然轉向有形資產、期貨和ETF流入激增,以及結構性供應赤字,世界根本無法很快解決這個問題。總而言之,這些信號不僅暗示價格上漲;它們表明銅將被重新估值,成為下一個全球增長時代的基石。

從我的立場來看,這標誌着建立在真正稀缺和真正需求之上的長期、長期牛市的開始。銅的時代終於到來了,對於投資者來説,合乎邏輯的做法是在市場其他部分流行之前為更高的價格做好準備。

圖片來源:作者

Beninga免責聲明:本文來自一位無償外部撰稿人。它並不代表Beninga的報道,並且未經內容或準確性編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