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解讀ESMO:中國創新葯閃耀世界

2025-10-28 13:02

一年一度的歐洲腫瘤內科學會年會ESMO於10月17日至2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成為中國創新葯實力的集中展示舞臺,​​今年ESMO會議上中國創新葯的表現格外搶眼​​:共有35項中國研究入選口頭報告,23項研究入選最新突破性摘要(LBA),刷新歷史紀錄。從追趕到並跑,中國創新葯企正改寫全球腫瘤治療格局。

2025年是中國創新葯出海的關鍵年份。根據Insight數據,2025年1-9月中國創新葯對外專利授權交易金額突破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70%。中國已成為世界創新葯產業的重要貢獻地。展望后續,四季度預計將進入BD傳統旺季,在一連串閃耀世界的創新成果之下,中國創新葯企業獲取海外訂單的潛力再次獲得市場持續關注。

隨着中國創新葯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日益出色,其投資價值也持續受到市場關注。以恆生港股通創新葯指數為代表的港股創新葯資產在近期調整后也逐漸進入「性價比區間」。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投資創新葯個股面臨諸多挑戰,管線、臨牀、監管、BD等方面都需要專業的跟蹤能力。與其追逐「爆款」,不妨考慮用ETF編織一張覆蓋產業龍頭的投資網絡。

恆生港股通創新葯指數通過在編制方案中明確剔除CXO公司,聚焦創新葯產業核心公司的選樣方法,能夠幫助投資者更好把握本輪產業趨勢。目前,恆生創新葯ETF(159316,聯接A/C:024328/024329)是市場上唯一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指數的產品,可助力投資者便捷佈局港股前沿創新葯企。

中國創新葯亮相國際舞臺

10月17日至21日,​​2025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年會​​在德國柏林舉行。這一全球腫瘤學領域的頂級盛會,與美國臨牀腫瘤學會(ASCO)、美國癌症研究協會(AACR)並稱為世界三大腫瘤學會議。

據大會議程及企業公告顯示,​​今年ESMO會議上中國創新葯的表現格外搶眼​​:本屆大會共有33家中國創新葯企業攜研究成果亮相,共有35項中國研究入選口頭報告。據行醫藥魔方統計,本屆大會公佈的2929條摘要中,有448項來自中國公司,佔總量的15.3%。

中國研究的質量提升更為顯著。​​入選最新突破性摘要(LBA)的中國研究達到23項​​,而2024年僅為7項,呈現爆發式增長,刷新歷史紀錄。這類研究通常被認為是會議上的「重磅炸彈」,其結果可能直接影響腫瘤治療的指南和臨牀實踐。

ESMO大會的科學委員會專家表示:「​​中國創新葯企的創新能力再獲國際認可​​,多項研究數據作為最新突破性摘要發佈,吸引了國外專家主動前來洽談合作」。

創新成果驚艷世界

在ESMO大會上,中國創新葯企展示了從​​PD-1/VEGF雙抗到ADC(抗體藥物偶聯物)​​ 等一系列前沿產品的臨牀研究數據,覆蓋肝癌、肺癌、淋巴瘤、肉瘤等十余個高發癌種。

肝癌治療領域迎來重大突破。其中,CARES-009研究是全球首個在肝細胞癌圍手術期治療領域取得陽性結果的III期臨牀試驗。該研究採用基於卡瑞利珠單抗與阿帕替尼的 ​​「新輔助治療+手術+輔助治療」的「三明治」式綜合治療模式​​,將患者無事件生存期從19.4個月延長至42.1個月,療效翻倍。

肺癌治療領域取得雙重勝利。其中,備受關注的HARMONi-6研究顯示,依沃西單抗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中位無進展生存期達到11.1個月,顯著優於對照組的6.9個月。OptiTROP-Lung04研究則針對EGFR-TKI耐藥后的肺癌患者,結果顯示蘆康沙妥珠單抗將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至8.3個月,較傳統化療提升近一倍。

同樣來自中國的全球Ⅲ期MANEUVER研究長期隨訪結果顯示,CSF-1R抑制劑Pimicotinib治療腱鞘鉅細胞瘤的客觀緩解率從第25周的54%顯著提升至76.2%,且患者報告的症狀及功能結局持續改善。

​​中國原研藥物在國際學術舞臺上的表現也獲得頂級醫學期刊的認可​​。多篇研究論文在《柳葉刀》、《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權威期刊同步發表,彰顯中國研究的質量已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出海浪潮下的價值重估

2025年是中國創新葯出海的關鍵年份。根據Insight數據,​​2025年1-9月中國創新葯對外專利授權交易金額突破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70%。中國已成為世界創新葯產業的重要貢獻地。以美國市場為例,根據花旗統計,美國獲取專利授權中來自中國企業的比例已由2019年的5%提升至24%,成為除了美國外最大的創新葯專利來源地。

1-9月,跨國藥企從中國採購創新葯專利金額超1000億美元

image

數據來源:Insight,數據截至2025年9月30日

交易規模不斷攀升的同時,交易模式也日益多元化。​​跨國藥企與中國藥企的合作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從傳統的一項對外授權對應一個管線,發展到多個管線「打包」式授權,還出現了NewCo(新公司)模式。此外,中國創新葯的出海領域已從腫瘤藥擴展到慢病領域。

隨着中國創新葯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日益出色,其投資價值也受到市場關注。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投資創新葯個股面臨諸多挑戰,管線、臨牀、監管、BD等方面都需要專業的跟蹤能力,投資者在信息獲取上存在明顯劣勢,個股選擇難度大。與其追逐單個「爆款」,不妨考慮用ETF編織一張覆蓋產業龍頭的投資網絡。

當下,港股通創新葯公司在出海產業趨勢下具有更好的成長性,在本輪專利授權出海的產業趨勢中表現突出。恆生港股通創新葯指數通過在編制方案中明確剔除CXO公司,聚焦創新葯產業核心公司的選樣方法,能夠幫助投資者更好把握本輪產業趨勢。

目前,恆生創新葯ETF(159316,聯接A/C:024328/024329)是市場上唯一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指數的產品,可助力投資者便捷佈局港股前沿創新葯企。

此外,易方達指數產品線具備完善的醫藥產品矩陣,既包含能夠表徵A股、港股、美股市場醫藥資產整體表現的指數產品,也包含創新葯、生物科技、醫療等核心賽道,為投資者配置醫藥行業提供體系化產品矩陣和綜合解決方案。

易方達基金醫藥產品線佈局

image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