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銀發爸媽天團,開始「整頓」文旅圈了

2025-10-28 11:40

「等我退休了,就去環遊世界!」這個當下打工人最一致、最朴素的願望,正在被銀發的「爸媽」們實現着。

林芝市海拔2900米的雪山腳下,一輛白色房車旁,62歲的王一平熟練地架着三腳架將鏡頭定格到遠處的雪山,他的愛人從車窗探出頭喊道:「老王,直播時間到了!」這對退休的夫妻倆,買了一輛房車走遍中國20余個省份,邊旅行邊直播,把自己的「60歲大叔自駕遊」賬號經營成了擁有近2萬粉絲的旅行IP。

一邊旅行一邊拍短視頻分享所見所聞,在海拔5130米的呼嘯寒風中,王一平對着鏡頭喘着粗氣「我現在跨上了人生新高度」,笑容無比燦爛。

據AgeClub數據顯示,在中國老年羣體的消費結構中,旅遊休閒活動佔比高達57.0%,居於主導地位。

60來歲,正是「闖」的年紀,越來越多像王一平夫妻這樣的老年人,開着車、坐着專列,舉着手機、相機,化身旅行博主。在他們的鏡頭里,老年人絕不困於長椅,而是可以選擇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世界,將「退休證」化為一張「環球旅行證」,重新詮釋着「老年」的定義。

他們富有經驗與閱歷,喜歡拍照且熱衷於分享,憑藉一腔熱血成為高能量銀發網紅,也點燃了文旅業,飆升的老年文娛消費熱度恰恰印證了這一點。

新時代的老年文旅,正在被這羣銀發天團改寫並重塑着。

01

退休后,他成了旅行博主

老年人的旅遊熱情,可能比年輕人還瘋狂。

62歲和丈夫離婚的Linda説「我總是一個人在家,這個事實很殘酷,我感到很悲慘,經常一個人哭泣。」在兩個女兒的鼓勵下,她邁出第一步——旅行,去尋找自己的人生。女兒還給她註冊了旅行博客當禮物,她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學不會。可女兒卻説不會的可以慢慢學,但是夢想必須即刻開始。

直到在評論區看到那條:「謝謝你,讓我看到了我向往的人生。」她忽然明白,原來做旅行博主,可以為別人帶來幸福,開始享受這種分享喜悦和快樂的方式。

「奔向自由,找到自我,為自己活一回」,電影《出走的決心》的女主角蘇敏,登上了戛納電影節的紅毯,這部以她的真實經歷拍成的電影,揭開了她人生的嶄新的一頁。在此之前,蘇敏是一名家住河南鄭州某老舊小區的普通主婦,飽受婚姻的折磨。

56歲時她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開着一輛白色Polo車駛離鄭州,踏上了自駕遊的征程。「在旅途中,我得到了很多,心情變好了,身體變棒了,收穫了朋友、‘驢友’,更重要的是得到大家對我的認可。」她記錄旅行日常的視頻賬號也迅速走紅,全網粉絲數量超過500萬。

那時的她大概也沒想到,一次勇敢的出走會成為一場新的社會浪潮的序幕——越來越多像蘇敏這樣的銀發旅行者,正在走出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社交媒體上,71歲的鳳兒和老伴帶娃17年后,開着房車從北京出發開到巴馬,她告訴採訪者,自己已經十幾年沒吃過藥,「用生活方式解決生活方式病」,「為自己活」;追夢始古稀,策馬趕少年,一對伉儷自駕商務車行駛過65萬公里,橫跨歐陸,只為實現對愛人的承諾;廈門退休夫妻自駕房車4萬公里,用160天環遊歐亞;山東退休夫妻工作了42年后,踏上環遊中國的旅途,「是時候實現我們年輕時的夢想了。」

60歲博主「徽子墨的旅途見聞」從2022年開始在各個平臺發佈旅行vlog,目前全平臺粉絲數已超過百萬,憑藉接地氣的拍攝風格和真誠的內容分享,幾乎每條視頻都能獲得萬贊。

不止短視頻賽道,圖文賽道亦有尖子生,今年68歲的「君婆婆愛旅行」以旅行打卡照+人生感悟的圖文搭配形式,記錄下自己前往南極旅行的經歷,獲得了5000+點贊、上千條留言,是小紅書上少數因圖文內容出圈的中老年旅行達人。

「本原財經」觀察到,像蘇敏、鳳兒、徽子墨這樣活躍在旅途中的銀發族正迅速增多,他們曾被認為是「被時代甩下」的一代,卻偏偏學會了「與流量共舞」,拿起短視頻打破年齡偏見,向外界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

過去的旅行達人以Z世代年輕博主為主,什麼時候60后、70后活力銀發KOL后來居上了?

其一,現在正步入老年的,是「60后」和「70后」一代,他們普遍教育水平較高,可支配資產和休閒時間較多,更重要的是很早就開始科學養生,身體健康狀況比上一代好了太多倍。退休后的他們,對文化娛樂以及精神享受的重視度達到空前高度,高質量的晚年生活,消費需求不再是簡單基礎的生存,情感與自我實現層面的滿足更為重要。

另一份中國旅遊研究院發佈的《中國老年旅居康養發展報告》也提到,受訪老年人平均每年進行8次國內旅遊、1次出境旅遊。城鎮65歲以上老年遊客人均每次花費1209.20元,相當於城鎮遊客平均花費1626.50元的約74.3%。

所以説,在文旅消費上,這屆老年人是真的有錢有閒有理想。

另一方面還要得益於互聯網的普及程度正在提升。來自QuestMobile《2024中國互聯網核心趨勢報告》顯示,我國移動互聯網流量保持穩步提升的態勢,2024年9月同比增長1.7%,規模已達12.44億。其中銀發人羣月活躍用户規模達到3.29億,月人均使用互聯網時長129小時,同比提升5.3%。

做旅行博主這件事,銀發羣體不僅是有動機,還有能力去實踐。

第三點,要歸功於以抖、快、視為核心的主流社交平臺,算法機制的升級和流量分發邏輯的優化。「全民皆可當博主」,任何一個普通人的生活都可能因為其人設、故事、技能等等被關注、放大、走紅。

在平臺的聚光燈下,一大批老年博主異軍突起,活躍在各個領域,展現銀發一代獨特的生活美學,成為文旅賽道的一股新興力量。

02

進擊的銀發旅遊生態

隨着銀發旅遊市場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主流媒體聚焦於「老年人的詩與遠方」上,也推動着整個「老年旅遊生態」的升級

上層政策明確支持銀發文旅。

202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這是國家出臺的首個支持銀發經濟發展的專門文件,因此,這一年也被稱為「銀發經濟元年」。

2025年,民政部等1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支持老年人社會參與 推動實現老有所為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提升旅遊服務設施適老化水平,鼓勵開發旅居養老、家庭同遊等產品。

於是基建發力了,廣西的「暖心專列」,讓沒條件自駕的老年人用上了自由充電的牀頭和帶扶手的廁所;「中原鐵道·大河之南號」上,戲曲與懷舊音樂會交替上演,17天的山河漫遊如夢如詩;武漢開往新疆的普惠列車,18天的環疆之旅只要4998元,圓了普通退休族的邊疆夢。經濟活力與民生福祉齊頭並進,讓「適老」和「悦老」不再是一句口號。

在上海楊浦,「直播經濟」直接賦能「銀發經濟」,一場「全國養老服務消費季暨上海銀發生活節」開展得如火如荼,東方購物還打造了面向銀發消費人羣的線上文旅服務直播,為「銀發族」省心、安心、舒心的無憂遠行加碼。

平臺端,抖、快、視短視頻嗅到第一縷春風,就積極挖掘新鮮的「老博主」,推流助力銀發經濟。KOL們順勢完成「種草」到「帶團」的升級,將內容影響力轉化為真實消費意願,形成商業閉環。

各大OTA平臺也在積極挖掘這一消費金礦。

攜程推出了專注銀發人羣的品牌攜程老友會,還推出了親情卡功能,子女可一鍵幫長輩代訂專享行程;途牛旅遊的「老玩童」老年遊品牌,配備了24小時應急響應,還與康復醫院合作開發術后療養遊;同程旅行於2024年6月成立了康養研究院,與黃山市簽署了目的地戰略合作協議……

線下的旅行團們更是實處渾身解數,純玩團、散拼團、獨立成團、康養團層出不窮,形成旅遊+養老+醫療+保險一條龍產業整合新模式

此外,一鍵呼叫、語音導覽、VR預覽、AI導遊、智能健康監測設備的需求井噴,觸發科技賦能,一系列適老化科技助力銀發博主們更便捷的在鏡頭里自由展現生命力。

「他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長。」銀發旅行天團,是老齡化社會的解壓閥與賦能器,也是年輕人未來生命的解惑者與預告片,與老年團同行也成為當下年輕人樂意選擇的旅行方式。

「這個年紀還能出來自駕和徒步的,都是經過了經濟和身體方面雙重篩選的精英人士」,在爺奶夕陽紅的隊列里,有見證98年的金融風暴的老股民,亦有某知名登山路線的開闢者,他們喊着「向快樂出發」,向「低精力人羣」分享處世之道,答疑解惑,食物與精神的雙重投喂之下,不亞於給體力與心靈來一場SPA。

銀發旅行博主崛起,銀發內容生態的想象空間更大了;老年文旅產業鏈從軟件到硬件淬鍊升級,文旅圈,終究還是被中老年達人拿捏了。可以預見,未來的中老年文旅賽道,必將更細分,更多元,消費潛力也將進一步被釋放。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本原財經」,作者:本原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