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CWG Markets外匯:美國電動車前景趨緩

2025-10-27 19:32

10月27日,2017年,通用汽車(GM)首席執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宣佈,公司將在2030年前實現零排放目標,誓言「告別汽油、告別柴油、告別碳排放」。隨后,福特汽車在2018年也宣佈計劃到2022年將其在電動與混合動力汽車領域的投資增加近三倍,目標推出40款新車型。然而,CWG Markets外匯表示,隨着成本壓力上升、電動車普及速度放緩以及美國政策支持的逆轉,美國汽車產業的電動車未來正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

  根據Morningstar高級分析師David Whiston的説法,美國電動車市場滲透率「已陷入停滯」。上周,通用汽車宣佈由於需求預期疲軟以及近期美國政策變化(包括聯邦電動車税收抵免的終止與排放標準放寬),公司將在縮減電動車業務上產生16億美元虧損。CWG Markets外匯認為,這反映出補貼退坡對行業盈利能力的衝擊正在迅速顯現。事實上,福特、通用與Stellantis等主要車企目前均在電動車型上處於虧損狀態。

  聯邦電動車税收抵免於9月30日正式到期,這一政策自2008年實施以來,一直是推動美國電動車銷量的關鍵動力。在加拿大魁北克,通用與韓國鋼鐵製造商POSCO的Ultium CAM電池項目的第二階段被暫停,原因是「市場動態變化」。這也導致巴西礦業巨頭淡水河谷(Vale SA)取消了為該項目配套的硫酸鎳工廠計劃。CWG Markets外匯表示,這一連鎖反應揭示了上游供應鏈對政策和市場預期的高度敏感性。

  儘管在補貼到期前,第三季度美國電動車銷量激增40%,創下紀錄,但這種「搶跑」式增長並未改變整體下滑趨勢。Cox Automotive數據顯示,第二季度美國電動車銷量同比下滑6.3%,顯示增長曲線被明顯壓制。BloombergNEF預測,在當前政策下,到2030年全球將少售出約1400萬輛電動車。CWG Markets外匯認為,美國電動車市場的短期波動反映出政策、成本與消費者信心之間的複雜博弈。

  消費者信心的疲軟同樣顯而易見。Edmunds調查顯示,充電站不足、充電時間長以及車輛可靠性問題是消費者拒絕購買電動車的主要原因。福特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甚至預計,隨着税收抵免到期,電動車銷量可能下降約50%。此外,美國新車平均價格已首次突破5萬美元,而電動車平均售價仍高出約7000美元,這進一步加劇了購車負擔。CWG Markets外匯認為,價格差距與基礎設施短板將成為未來幾年電動車普及的核心掣肘因素。

  RBC資本市場報告指出,美國電動車放緩的根本原因在於新舊車價格差距擴大。二手純電動車(BEV)的平均售價約為3萬美元,已與二手燃油車持平。關税上升可能進一步推高新車價格,使市場更傾向於購買二手車型。RBC因此將美國2030年電動車滲透率預測從35%下調至17%。

  根據安永(EY)2025年9月發佈的《EY Mobility Lens Forecaster》模型預測,美國電動車滲透率達到50%的時間將推迟至2039年,比原先預期晚五年。CWG Markets外匯認為,這一趨勢表明,隨着消費者補貼的取消與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美國市場的電動車轉型步伐將繼續放緩。相比之下,歐洲雖將滲透率預期從50%下調至40%,但仍有嚴格的監管配額要求。

  全球市場9月電動車銷量達到210萬輛。CWG Markets外匯表示,全球電動車產業格局正在重新洗牌,美國的退步可能意味着其在新能源競爭中的戰略主動權正在削弱。

責任編輯:陳平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