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7 09:30
來源:華興資本
「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周報」定期發佈,專注從資本角度解讀一周數據,並提供最新行業觀察。
醫療與生命科技是華興資本多年來關注並深耕的領域,目前已為近200個融資及併購項目擔任財務顧問。
醫療與生命科技行業創新不斷涌現,已經發展成為最活躍的行業之一;華興資本始終支持、陪伴這一領域創業企業成長,致力為行業帶來理性專業的聲音。
連續融資!津渡生科Pre-A輪獲創東方千萬級投資
近日,深圳津渡生物醫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渡生科」)宣佈完成Pre-A輪千萬級投資,創東方投資領投,江西金控跟投。AI for Science投資賽道火熱,津渡生科連續數輪融資,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近億元融資。
行業視角:
作為AI for BioScience先行者,津渡生科手握全球前沿生物科學大模型GeneLLM,並打造了一站式生物科學研究平臺BioFord™、生物科學智能體系統BioFord Agent™,技術橫跨創東方大AI、大健康兩大投資領域,獲得認可。公司創始人金泳成博士帶領的核心團隊成員全部來自於牛津大學,擁有生命科學和人工智能等教育背景,具備複合型團隊特點。
信息來源:動脈網
易慕峰生物獲B+輪融資,專注於CAR-T治療
2025年10月23日,蘇州易慕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慕峰」)獲得B+輪融資。本輪投資方為中國太平、博儒資本、東吳創投-東吳證券、粵科金融。
行業視角:
易慕峰從實體瘤治療痛點和臨牀獲益出發,在全球首次提出「化實體瘤為血液瘤」的臨牀策略,並在此基礎上開發了Peri Cruiser®技術平臺,同時還開發了SNR、T-Booster等技術平臺,旨在提高CAR-T產品的安全性、對抗腫瘤異質性以及提高擴增和浸潤腫瘤的能力。
信息來源:細胞基因治療前沿
上海心聚策源基金領投,添音生物完成超千萬融資,以原創NSR技術引領精神心理健康精準診療新賽道
海添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添音生物」)宣佈完成超千萬元融資,由上海心聚策源基金領投。這標誌着添音生物在精神心理健康領域的原創技術再獲資本認可,為其下一階段的產業化與規模化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本輪融資將用於推進技術研發、產品落地、市場拓展及醫保準入。
行業視角:
添音生物是上海交通大學科研成果轉化企業,專注於精神心理疾病的客觀檢測與干預。公司開發了全球首個可指導臨牀干預的客觀生物學檢測技術——皮膚煙酸反應測試(NSR)技術,可實現對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的早期篩查、精準評估和指導個性化治療。
信息來源:動脈網
嘉道資本戰略投資香港美亞,行業翹楚重磅加持特醫產業
腫瘤營養治療整體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美亞特醫已完成由嘉道資本獨家投資的數千萬元戰略融資。在完成本輪融資后,美亞特醫在獲得強大資金助力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借勢嘉道資本在全球大健康領域尤其是在日本漢方藥、藥食同源、特醫食品、醫學功能食品等領域的產業佈局,加速市場開拓,進一步推動腫瘤營養治療解決方案臨牀落地。
行業視角:
此輪嘉道資本領投,不僅將為美亞特醫注入強勁的發展動力,更標誌着嘉道資本在整合其全球大健康佈局的日本漢方藥、藥食同源、特醫食品、醫學功能食品等產業版圖中,推動了佈局東亞、立足中國、面向全球的大健康全產業鏈生態的加速成形。
信息來源:動脈網
天貓精靈前產品線兼GTM總監創業獲資本青睞,驊羲科技完成新一輪融資,剛需C端養老機器人引資本加持
杭州驊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驊羲科技」)宣佈完成2025年第二輪天使輪融資(種子輪由天宸具身於2025年3月投資)。本輪由硬科技投資領軍機構光谷咖啡創投領投,養老產業方跟投。資金將主要用於加速行業首款C端具身養老機器人「HT-X2」的量產與市場推廣。在此之前驊羲科技首款產品HT-X1已量產並已批量交付各養老場景,已短時間內快速覆蓋全國超8個省份。
行業視角:
驊羲科技由天貓精靈前產品線兼GTM總監閆春秋創立,團隊核心成員來自華為、商湯、阿里、越疆、高仙、達闥、清華控股博奧等知名科技企業及科研院所,覆蓋AI算法、硬件研發、康養產品落地等關鍵領域。
信息來源:動脈網
頭部市場化資本加持,耀視醫療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加速全球領先超廣角SLO及多款眼科光學設備商業化
近日,耀視(蘇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耀視醫療」)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禾璞華戰略領投,海鴻金慄跟投。所募集資金將主要用於加速耀視醫療核心產品超廣角共聚焦激光掃描檢眼鏡(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產品在國內外的市場化以及多款眼科光學創新設備的研發,持續領跑行業。
行業視角:
耀視醫療是一家聚焦眼科醫療器械創新,集創新型眼科光學平臺的研發、生產、銷售和AI大數據研究為一體的企業。公司擁有一支集世界500強、國際化著名眼科設備公司、有近20年工作經驗的資深技術團隊,在覈心圖像處理、光學設計、產業化和工程化等領域有深厚積累。目前,公司在蘇州、南通、日本分別設立生產研發中心,以眼科高端光學平臺為基礎,致力於創新眼科診斷及篩查技術。
信息來源:動脈網
AI+醫療又迎政策東風:國務院重磅發佈,深入實施「人工智能+」應用落地
近日,智能體也開始寫入國務院文件。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其中提出:探索推廣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動人工智能在輔助診療、健康管理、醫保服務等場景的應用,大幅提高基層醫療健康服務能力和效率。
• 死亡風險降低過半,FDA批准抗癌ADC
• 葛蘭素史克重磅ADC在美國獲批上市
• 葛蘭素史克(GSK.US)血癌藥物Blenrep重獲FDA批准,將重返美國市場
• 華東醫藥1類小分子新葯國內獲批上市
• 恆瑞醫藥2型糖尿病新葯獲批上市
• 賽諾菲已上市多款小分子藥物
• 多款醫療器械產品獲批上市
死亡風險降低過半,FDA批准抗癌ADC
GSK宣佈,美國FDA批准其抗體偶聯藥物Blenrep(belantamab mafodotin)聯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BVd),用於治療至少接受過兩種既往療法的復發或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Blenrep是一款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的ADC,可通過多重作用機制消除骨髓瘤細胞。該批准基於關鍵性3期臨牀試驗DREAMM-7的數據,研究顯示,Blenrep聯合方案較活性對照組使患者死亡風險降低51%,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至31.3個月,而活性對照組為10.4個月,風險比為0.31。在中位總生存期方面,Blenrep聯合治療組與活性對照組分別為未達到和35.7個月,風險比為0.49。Blenrep聯合方案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與各單藥已知特徵總體一致。
信息來源:新浪網
葛蘭素史克重磅ADC在美國獲批上市
葛蘭素史克宣佈其BCMA ADC瑪貝蘭妥單抗獲美國FDA批准上市,聯合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用於治療既往至少接受過兩種療法(包括蛋白酶體抑制劑和免疫調節劑)的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為全球首個獲批的BCMA ADC。此次獲批基於Ⅲ期臨牀試驗DREAMM-7結果,該研究顯示,在接受過兩種或以上治療方案的患者中,瑪貝蘭妥單抗聯合用藥將患者死亡風險降低51%,中位無進展生存期延長至31.3個月,優於對照組。此前,瑪貝蘭妥單抗曾於2020年獲FDA加速批准和EMA附條件批准上市,但因后續DREAMM-3研究未達主要終點,GSK主動撤回其在美國的上市申請,歐盟EMA也撤回了上市許可。
信息來源:Insight數據庫
葛蘭素史克(GSK.US)血癌藥物Blenrep重獲FDA批准,將重返美國市場
葛蘭素史克血癌藥物Blenrep重獲FDA批准,將重返美國市場。此前,該藥物因有效性問題於2022年撤市,此次FDA批准其與另外兩種藥物聯合治療復發或對初始治療無反應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並附帶風險緩解計劃。此前,FDA顧問小組對藥物劑量有擔憂,投資者對其重獲美國批准期望減弱。此次批准提升了Blenrep銷售潛力,行業研究預估其銷售額最高可達26億美元,對葛蘭素史克而言是一場勝利。此前,英國和歐洲藥品管理局也已批准或即將批准該藥物迴歸市場。葛蘭素史克撤市后研究了聯合用藥方案,發現該方案能降低患者死亡風險。
信息來源:新浪網
華東醫藥1類小分子新葯國內獲批上市
華東醫藥全資子公司中美華東的1類新葯馬來酸美凡厄替尼正式獲批,用於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1號外顯子L858R置換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一線治療。該藥是新型、強效、高選擇性EGFR/HER2小分子抑制劑,此次獲批基於III期臨牀試驗HDHY-MHTN-III-1907的積極結果,試驗顯示馬來酸美凡厄替尼組mPFS顯著優於吉非替尼組,在EGFR L858R突變患者中,馬來酸美凡厄替尼組mPFS也顯著長於吉非替尼組,與已上市三代EGFR-TKIs療效相當。此前,多款EGFR-TKIs已獲批用於該適應症,但21號外顯子L858R置換突變人羣的治療存在未滿足的臨牀需求,此次馬來酸美凡厄替尼獲批有望成為安全、耐受且高效的一線治療方案。
信息來源:Insight數據庫
恆瑞醫藥2型糖尿病新葯獲批上市
NMPA官網顯示恆瑞醫藥的2.3類新葯恆格列淨瑞格列汀二甲雙胍緩釋片(Ⅰ)、(Ⅱ)獲批上市,用於經二甲雙胍治療血糖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該藥是恆瑞醫藥自主研發的SGLT2抑制劑恆格列淨、DPP-4抑制劑磷酸瑞格列汀和二甲雙胍的固定劑量複方緩釋製劑,有望通過三種不同作用機制達到降血糖作用,且為緩釋製劑,可簡化療法、提高患者依從性。目前,該藥已完成生物等效性研究、食物影響研究及一項三藥聯合的Ⅲ期臨牀試驗,2023年6月,Ⅲ期臨牀試驗主要研究終點達到方案預設的優效標準,三藥聯合劑量組優效於兩藥聯合劑量組,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
信息來源:Insight數據庫
賽諾菲已上市多款小分子藥物
賽諾菲已上市多個小分子藥物,包括Rezurock®,2021年獲FDA批准,用於治療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2022年銷售額9.14億歐元;Plavix®,1997年獲批,用於抗血栓,2022年銷售額9.83億歐元;Multaq®,2009年獲批,治療心律失常,2022年銷售額3.83億歐元;Jevtana®,2010年獲批,用於前列腺癌治療,2022年銷售額3.91億歐元。此外,還有Hectorol®(1999年獲批,治療慢性腎臟疾病透析患者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Flomax®(1997年獲批,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Avapro®(1997年獲批,治療高血壓)及AUBAGIO®(2012年獲批,治療複發性多發性硬化,2022年銷售額20.31億歐元)等藥物。
信息來源:合成藥物
多款醫療器械產品獲批上市
ELUXEO 8000:富士推出最新內鏡系統
富士膠片在美國推出最先進內鏡系統ELUXEO 8000,採用智能設計的單機式圖像處理器和光源(EP-8000),具備多項功能,可提升圖像質量、治療能力和工作效率。專家評價其EP-8000處理器在圖像清晰度上有進步,引入ACI(琥珀紅染色成像)新功能,提高了黏膜下層空間操作時對組織層和血管的視覺識別能力,對ESD等手術至關重要。高管稱ELUXEO 8000是富士將內窺鏡成像提升到新高度的證明,開發了新光模式支持挑戰性手術。ELUXEO 8000集成4K分辨率、三重降噪技術(3NR)和調光/色調控制技術E-DRIP,提供卓越成像效果。其觀察模式涵蓋4種LED光源,包括新開發的ACI。
信息來源:MedTF
波科塗層左心耳封堵器獲批上市+首植
近日,在第36屆長城心臟病學大會期間,全球首款HEMOCOAT塗層左心耳封堵器——波士頓科學自主研發的WATCHMAN FLX Pro上市會召開,並正式啟動在中國上市后的首批臨牀應用,標誌着中國房顫卒中預防左心耳封堵進入新階段。卒中是我國居民致死致殘主因之一,房顫患者卒中風險高,左心耳封堵術成為高出血風險等房顫患者預防卒中的重要手段。2024年8月4日,該產品獲NMPA批准,適用於高卒中風險非瓣膜性房顫患者預防腦卒中。其為全球首款帶PVDF-HFP塗層的左心耳封堵器,核心技術在於PVDF-HFP聚合物塗層,不含藥理活性成分,能減少早期炎症反應,降低術后早期併發症。
信息來源:心未來
維心醫療維心捷™顱內電解脱彈簧圈獲批上市
近日,威高介入集團旗下維心醫療自主研發的維心捷™顱內電解脱彈簧圈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上市批准,為出血性卒中治療提供更多安全有效選擇。該產品用於顱內動脈瘤等填塞,作為維心彈簧圈二代產品,升級電溶斷解脱方式,解脱更快捷穩定;改良設計實現從支撐到柔軟的完美過渡,確保推送穩定柔順;規格齊全,成籃-填塞-收尾全覆蓋,為臨牀治療提供廣泛選擇。未來,維心醫療將繼續圍繞臨牀需求,持續創新開發更具臨牀價值的產品,為腦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優質普惠治療方案,助力神經介入發展。
信息來源:威高介入
威高介入金屬藥物支架系統正式獲得俄羅斯醫療器械註冊證
威高介入集團旗下深圳市金瑞凱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金屬藥物支架系統,近日成功通過俄羅斯相關監管部門審覈,正式獲得俄羅斯醫療器械註冊證。這一里程碑標誌着該產品品質與安全性獲國際認可,為威高介入進一步開拓俄羅斯及歐亞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威高介入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發展,嚴格遵循國際質量標準,此次註冊證的取得,不僅體現了公司在體系與合規方面的實力,也展現了其服務全球醫療需求的決心。未來,威高介入將繼續推動產品國際化應用,為更多醫療機構和患者提供優質服務。
信息來源:威高介入
奧林巴斯推出新一代雙極高頻超聲刀
2025年10月22日,奧林巴斯宣佈推出新一代雙極高頻超聲刀Thunderbeat II。Thunderbeat II專為腹腔鏡與開放手術設計,致力於實現更快速、更精準的止血解剖及大血管離斷。Thunderbeat II將於2025年10月在歐洲首發,隨后於同年登陸日本市場,后續將在獲得產品註冊及市場準入等監管批准后,逐步推廣至美國及其他地區。Thunderbeat II作為Thunderbeat系列創新混合能量設備的最新成員,不僅繼承上一代產品的優勢,而且實現了止血解剖速度與血管閉合安全性的雙重提升。性能提升得益於奧林巴斯賦予Thunderbeat II的三大技術優勢:三大能量模式開啟全能操作、精細設計減少熱損傷、人性化手柄與無線傳感技術。
信息來源:MedTF
泰爾茂首款雙模一體化腔內成像導管獲FDA批准上市
泰爾茂首款雙模一體化腔內成像導管DualView及成像系統OPUSWAVE獲FDA批准上市,這是泰爾茂首個腔內成像產品獲FDA批准,其腔內影像產品此前已在日本上市,且日本腔內影像技術應用率全球領先。OPUSWAVE將光學頻域成像(OFDI)與血管內超聲(IVUS)整合於單一導管,DualView成像導管具備150毫米最大回撤長度、2.6Fr微型化成像輪廓,兼容6Fr指引導管,支持最高40毫米/秒可調回撤速度,OFDI軸向分辨率20μm,IVUS軸向分辨率120μm,可同步並排顯示OCT和IVUS圖像,實現OCT三維重建,還能利用算法實現IVUS和OCT圖像自動融合顯示,集成IB-IVUS功能補充組織及斑塊成分信息。泰爾茂是醫療技術領域全球領導者,業務遍及全球。
信息來源:MedTF
• 宜明昂科IMM2510聯合IMM01的IB/II期臨牀試驗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 百利天恆又一款ADC獲批臨牀
• 翰森製藥又一款1類新葯申報上市
• 首款,總生存率100%,突破性單抗療法獲近2億美元助力進入關鍵研究
• 諾華IL-17A單抗治療多發性肌痛風濕III期研究成功
• 復宏漢霖H藥美國橋接試驗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
宜明昂科IMM2510聯合IMM01的IB/II期臨牀試驗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宜明昂科-B(01541)公告,IMM2510聯合IMM01治療晚期實體瘤的IB/II期臨牀試驗完成首例患者給藥,是集團在癌症免疫治療領域的里程碑。IMM2510是自主研發的雙特異性分子,能抑制血管生成,激活免疫細胞。公司與Axion Bio, Inc.訂立授權及合作協議,擁有IMM2510在大中華地區的商業化權利,並授予Axion Bio, Inc.大中華地區以外獨家授權。核心產品IMM01是創新靶向CD47的分子,為中國首個進入臨牀階段的SIRPα-Fc融合蛋白,能充分激活巨噬細胞,且安全性良好。IMM01聯合阿扎胞苷進行CMML一線治療獲FDA孤兒藥資格認定,集團擁有IMM01全球知識產權及商業化權利。
信息來源:智通財經
百利天恆又一款ADC獲批臨牀
百利天恆公告其自主研發的注射用BL-M24D1(ADC)藥物臨牀試驗獲批,適應症為復發或難治性血液系統惡性腫瘤和晚期實體瘤。BL-M24D1與BL-B16D1、BL-M17D1共享同一「連接子+毒素」平臺,毒素為MMAE/F,BL-M24D1靶點未知。目前,百利天恆已有超10款ADC候選藥物進入臨牀階段,核心產品BL-B01D1(iza-bren)是全球首個EGFR/HER3雙抗ADC,多項III期臨牀研究正在進行中,且已創下全球ADC領域對外授權的單藥總價紀錄。此外,BL-M07D1(T-Bren)是百利天恆第二款進入III期臨牀階段的ADC項目,對比同類HER2 ADC產品,T-Bren展現了更優有效性和安全性信號。
信息來源:藥智網
翰森製藥又一款1類新葯申報上市
CDE官網顯示翰森製藥自主研發的RET抑制劑HS-10365膠囊上市申請獲受理,推測適應症為RET融合陽性非小細胞肺癌,這是國內第3款報上市的國產RET抑制劑。HS-10365是高效、高選擇性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劑,此前公佈的研究數據顯示,其在RET融合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耐受性和藥代動力學特徵,並顯示出優越的抗腫瘤活性。目前國內已有2款RET抑制劑獲批上市,國產RET抑制劑已有3款申報上市。翰森製藥目前在中國產生銷售收入的創新葯共有7款,HS-10365未來有望為翰森帶來新的業績增量。
信息來源:Insight數據庫
首款,總生存率100%,突破性單抗療法獲近2億美元助力進入關鍵研究
Electra Therapeutics宣佈其主打療法ELA026獲美國FDA突破性療法認定及歐洲EMA的PRIME資格,用於治療高炎症、高死亡率的繼發性噬血性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sHLH),且為針對該病獲雙重認定的首款候選療法。ELA026是一種靶向SIRP的單克隆抗體,1b期臨牀研究顯示,其在與惡性腫瘤相關的HLH患者中一線治療8周時總生存率達100%,4周時總緩解率達100%,且患者出院率100%。與此同時,Electra Therapeutics完成1.83億美元C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支持ELA026在sHLH中的全球關鍵性2/3期臨牀研究,該研究已啟動。此外,融資還將支持Electra第二項SIRP靶向療法ELA822進入臨牀。
信息來源:藥明康德
諾華IL-17A單抗治療多發性肌痛風濕III期研究成功
諾華宣佈其IL-17A單抗藥物Cosentyx®(司庫奇尤單抗)在成人多發性肌痛風濕(PMR)Ⅲ期臨牀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成功達到主要終點及全部次要終點,第52周實現相較安慰劑具有統計學及臨牀意義的持續緩解。該藥物通過抑制IL-17A信號通路發揮作用,已在全球多國獲批用於多種免疫性疾病治療。本次研究中,Cosentyx聯合24周激素遞減方案顯著降低糖皮質激素累積劑量,且藥物耐受性良好。諾華計劃2026年上半年提交該適應症上市申請。此次成果為PMR帶來新希望,Cosentyx有望成首個靶向生物製劑,推動治療模式邁向「精準免疫調控」新時代。
信息來源:藥研網
復宏漢霖H藥美國橋接試驗完成全部受試者入組
復宏漢霖自主研發的H藥(漢斯狀®,斯魯利單抗)在美國的ES-SCLC橋接試驗(ASTRIDE研究)已完成全部200例患者入組,為后續向FDA遞交BLA奠定基礎。該研究由復宏漢霖美國團隊自主管理、獨立執行,在美國超100家腫瘤中心開展,是目前美國入組規模最大的ES-SCLC臨牀研究之一,也是唯一一款在美國開展橋接臨牀試驗的抗PD-1單抗。作為全球首個獲批用於一線治療ES-SCLC的抗PD-1單抗,H藥已在近40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此次研究完成彰顯了復宏漢霖在國際臨牀研究設計、執行及監管溝通等全鏈條能力上的領先水平,也標誌着中國創新葯全球化步入更高階段。
信息來源:復星醫藥
• 21億美元!神經科學領域收購+1
• 10.6億美元,Biogen收購一款臨牀前口服小分子C5aR1拮抗劑
• 一家基因治療公司被收購
• 固生堂與1doc達成戰略合作,共創新加坡中西合璧的「新中醫」服務模式
• 醫療媒體公司MJH完成收購BPD Healthcare
• 復星醫藥與赫爾森集團達成止吐藥物磷奈匹坦帕洛諾司瓊注射用濃溶液本地化生產戰略合作
21億美元!神經科學領域收購+1
2025年10月22日,總部位於愛爾蘭的Alkermes plc(以下簡稱「Alkermes」)宣佈以最高2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生物製藥企業Avadel Pharmaceuticals plc(以下簡稱「Avadel」)。此次交易不僅涉及18.50美元/股的現金收購,還包含一項或有價值權(Contingent Value Right,CVR):若Avadel旗下旗艦藥物Lumryz在2028年底前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用於成人特發性嗜睡症(Idiopathic Hypersomnia,IH)治療,Alkermes將額外支付1.50美元/股。該交易預計於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
信息來源:動脈網
10.6億美元,Biogen收購一款臨牀前口服小分子C5aR1拮抗劑
Biogen與Vanqua Bio宣佈達成許可協議,Biogen以7000萬美元預付款及最高9.9億美元里程碑付款,獲得Vanqua臨牀前口服C5aR1拮抗劑的全球獨家權利。該協議加強了Biogen的免疫學戰略,C5aR1作為充分驗證的靶點,在炎症性疾病中起核心作用,項目臨牀前已展現對致病性免疫細胞補體激活的抑制作用及良好安全性。Biogen預計若結果支持,2027年將提交IND,並領導后續開發、製造及商業化工作。Vanqua Bio首席執行官稱,Biogen的規模及開發能力使其在推進化合物方面獨具優勢,此次交易也使Vanqua能專注中樞神經系統管線。
信息來源:Medaverse
一家基因治療公司被收購
禮來宣佈與基因療法公司Adverum達成最終收購協議,以現金加或有權益方式收購其全部股份。此次收購核心資產為Adverum的主打候選產品Ixo-vec,這是一款用於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單次給藥基因療法,旨在通過一次治療實現眼內持續穩定表達抗VEGF蛋白,減輕患者負擔並可能帶來更優視力改善效果。目前,Ixo-vec正處於III期臨牀試驗階段,已獲FDA、EMA等多家機構認定。根據收購協議,Adverum股東將獲每股3.56美元現金及一份或有權益憑證。據估算,禮來此次收購初始成本約7400萬美元,若達成里程碑,總支付金額最高可達2.6億美元。
信息來源: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
固生堂與1doc達成戰略合作,共創新加坡中西合璧的「新中醫」服務模式
固生堂(02273)與新加坡綜合數字醫療平臺1doc達成戰略合作,共創新加坡「新中醫」服務模式。雙方將在新加坡西醫家庭診所引入中醫服務,提供中西醫協同診療體驗,這是固生堂中醫深度融入新加坡主流醫療體系的重要里程碑。根據合作框架,1doc將在診所內劃分獨立中醫診療區,固生堂持股70%並全面負責運營管理,1doc持股30%。新加坡政府積極推進中西醫融合,2025年將推出「中醫整合沙盒計劃」,為合作提供政策支持。1doc作為新加坡健康領域龍頭企業IHG子公司,擁有強大本地化醫療網絡和數字化技術。固生堂作為中國首家上市中醫連鎖機構,積累了海量高質量臨牀數據。
信息來源:智通財經
醫療媒體公司MJH完成收購BPD Healthcare
MJH生命科學公司近日完成了對BPD醫療保健公司的收購,此舉旨在加強科學進步與醫療交付系統之間的聯繫。 MJH生命科學公司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小邁克爾·J·亨尼西表示,此次收購旨在加強衛生系統與行業創新者之間的合作。
信息來源:GeneOnline
復星醫藥與赫爾森集團達成止吐藥物磷奈匹坦帕洛諾司瓊注射用濃溶液本地化生產戰略合作
復星醫藥與赫爾森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將磷奈匹坦帕洛諾司瓊注射用濃溶液進行本地化生產。復星醫藥董事長陳玉卿與赫爾森集團CEO Dr. Melanie Rolli等共同見證了合作協議的簽署,這標誌着雙方合作從商業化邁向產業化深度融合。此前,復星醫藥已獲赫爾森集團多款腫瘤支持治療藥物在中國內地及港澳地區的獨家許可等權利,其中奧康澤®膠囊已上市並納入醫保。磷奈匹坦帕洛諾司瓊注射用濃溶液為奧康澤®的注射劑型,其上市許可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本地化生產將大幅縮短供應鏈周期,提升藥品可及性,惠及更多腫瘤患者。
信息來源:新浪網
國產植介入龍頭,三闖IPO
2025年10月21日,賽克賽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山東證監局提交IPO輔導備案,輔導券商為光大證券,此前其曾兩次衝擊IPO未果。賽克賽斯成立於2003年,主營業務為植介入生物材料類醫療器械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覆蓋多個領域。公司技術積累深厚,擁有多項「國產首創」產品:「複合微孔多聚糖止血粉」是國內唯一複合型澱粉類可吸收止血產品;「非粘附性液體栓塞劑」是國內首款用於腦動靜脈畸形治療的非粘附性液體栓塞材料,也是該領域唯一國產品牌;「角膜表面粘彈保護劑」是唯一國產用於眼科手術保護角膜上皮細胞的產品;「可吸收血管封合醫用膠」則是國內唯一通過「水密封合」機制防止血液滲漏的封合產品。
信息來源:器械之家
統計區間: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0月24日
市值日期:2025年10月24日
市值單位:百萬美元
免責聲明:本文由華興資本集團(連同其關聯公司,統稱「華興資本」)編寫,謹供接收方作參考用途,並非作為也不應被視為在任何地區對任何證券的研究報告,不構成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及產品的邀請或保證。本文所提及的上市公司僅為示例,不代表任何投資分析或投資建議。接收方不應僅依靠本文,而應按照自己的判斷作出投資決定,並在作出任何投資行動前,諮詢專業意見。
本文所載資料的來源皆被華興資本認為可靠,但華興資本概不擔保本文所含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新近度。本文所載的見解、分析、預測、推斷和期望均截至本文的發表日期,且可能在未經事先通知的情況下調整。華興資本與本文所提及的公司之間可能存在或尋求業務關係,因此,接收方請知悉可能存在的影響本文客觀性的利益衝突。華興資本不對因使用本文而承受的直接或間接損失承擔任何責任。本文受到版權和資料全面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或立場,不代表新浪財經頭條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與新浪財經頭條聯繫的,請於上述內容發佈后的30天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