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4 06:02
(來源:華彬金融觀察)
創新葯再迎重磅利好催化。
信達生物宣佈與武田製藥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共同推進新一代免疫腫瘤(IO)及抗體藥物偶聯物(ADC)療法開發,合作交易總金額最高可達1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12億元)。
當前,全球腫瘤藥賽道規模已突破2000億美元,PD-1專利到期引發的「市場空窗」,正催生新的競爭焦點。
目前來看,中國創新葯出海大潮仍在持續。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創新葯出海合同總金額超1000億美元,同比增長170%。
「創新葯出海」是中國製藥企業從本土走向全球、驗證其研發實力和產品全球競爭力的關鍵一步,也是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的焦點。出海的主要形式包括對外授權(License-out)、自主海外臨牀及上市、合作開發等。
以下將A股相關上市公司按出海進展和模式進行分類匯總,並附上典型案例。
一、 出海第一梯隊:已實現產品海外商業化或重大授權
這些公司的產品已經通過FDA批准在美國上市,或完成了高額的對外授權,是出海領域的標杆。
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核心出海產品/領域出海里程碑與模式
百濟神州688235.SH澤布替尼(BTK抑制劑)模式:自主海外臨牀與商業化
• 澤布替尼獲美國FDA批准用於多項淋巴瘤適應症,成為首個在美國獲批並取得重磅銷售的中國本土創新葯。
• 2023年全球銷售額超過13億美元,成功實現「出海」併成為「重磅炸彈」藥物。
君實生物688180.SH特瑞普利單抗(PD-1)模式:對外授權 + 合作開發
• 與Coherus BioSciences合作,在美國申報上市。
• 2024年4月,特瑞普利單抗獲得FDA批准,成為美國首箇中國PD-1,用於鼻咽癌治療。這是里程碑式事件。
傳奇生物LEGN.O(美股)西達基奧侖賽(CAR-T)模式:合作開發
• 注意:傳奇生物在美股上市,但其母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在港股。 因其出海成就巨大,必須提及。
• 與強生合作開發,已獲FDA批准用於多發性骨髓瘤,上市后銷售額快速增長,是全球BCMA靶點CAR-T的領先產品。
榮昌生物688331.SH維迪西妥單抗(ADC藥物)模式:對外授權
• 2021年與Seagen(現已被輝瑞收購)達成高達26億美元的授權交易,創下當時中國單藥海外授權紀錄。
• 該ADC藥物用於胃癌、尿路上皮癌等,其海外臨牀開發由Seagen(輝瑞)推進。
二、 出海進展顯著:已完成重大對外授權(License-out)
這些公司已將其核心產品的海外權益授權給跨國藥企,獲得了可觀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顯示出其產品的國際吸引力。
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核心出海產品/領域出海里程碑與模式
康方生物9926.HK(港股)依沃西單抗(PD-1/VEGF雙抗)模式:對外授權
• 注意:康方生物在港股上市,但因交易額巨大,備受A股投資者關注。
• 2022年將美國、歐洲、加拿大和日本的權益授權給Summit Therapeutics,總交易額高達50億美元,首付款5億美元,創下中國雙抗藥物出海紀錄。
科倫博泰6990.HK(港股)SKB264(TROP2-ADC)等模式:對外授權
• 注意:科倫博泰在港股上市,是科倫藥業子公司。
• 與默沙東達成多項ADC藥物授權合作,總金額超百億美元,是近年來中國生物科技公司最大的海外授權案例之一。
恆瑞醫藥600276.SH卡瑞利珠單抗(PD-1)等模式:對外授權
• 2023年將卡瑞利珠單抗的美國權益授權給一家美國公司,雖然交易額不如前幾家,但作為國內製藥龍頭,其出海嘗試具有風向標意義。
• 同時,其多個創新葯項目(如AR抑制劑、TSLP單抗等)也已成功對外授權。
翰森製藥3692.HK(港股)阿美替尼(三代EGFR-TKI)模式:對外授權
• 2023年將海外權益授權給美國公司EQRx,進軍全球市場。
三、 積極佈局海外臨牀,未來可期
這些公司正在積極推進核心產品的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為未來的海外上市或授權做準備。
公司名稱股票代碼核心出海產品/領域出海進展與模式
貝達藥業300558.SZ恩沙替尼(ALK抑制劑)模式:自主海外臨牀
• 正在全球開展eXalt3研究,並已向多個國家提交上市申請,計劃實現全球商業化。
澤璟製藥688266.SH傑克替尼(JAK抑制劑)模式:對外授權 + 自主臨牀
• 已將美國等海外權益授權給GCP公司,用於骨髓纖維化等適應症的開發。
艾力斯688578.SH伏美替尼(三代EGFR-TKI)模式:對外授權
• 2023年與ArriVent達成授權合作,總金額超8億美元,由合作伙伴主導其海外開發。
信達生物1801.HK(港股)信迪利單抗(PD-1)等模式:合作開發
• 與禮來合作,曾嘗試在美國申報上市,雖遭FDA拒絕,但積累了寶貴的國際臨牀經驗,仍在持續推進其他產品的海外開發。
四、 產業鏈延伸:CXO及上游供應商
創新葯出海浪潮也帶動了上游研發和生產外包服務(CXO)公司的全球化業務。
公司名稱股票代碼角色與出海的關聯
藥明康德603259.SH綜合型CXO作為全球領先的CRDMO平臺,深度參與眾多中國及全球創新葯的研發與生產,是出海產業鏈的「賣水人」。
康龍化成300759.SZ綜合型CXO為國內外藥企提供一體化研發服務,其全球網絡有助於支持客户產品的國際申報。
藥明生物2269.HK(港股)生物藥CDMO是全球生物藥CDMO龍頭,承接了大量國內外生物藥的產能訂單,包括眾多出海產品的生產。
總結與投資視角
出海模式多元化:
對外授權(License-out):是目前最主流、最成功的模式,能快速兑現研發價值,降低自身海外開發風險。
自主海外臨牀與商業化:難度最大、投入最高,但成功后收益也最大(如百濟神州),需要強大的資金實力和全球化運營能力。
合作開發:介於兩者之間,共同承擔風險和收益。
投資邏輯:
關注里程碑事件:FDA/EMA的受理、審評、批准;對外授權協議的達成與里程碑付款的兑現。
評估產品競爭力:出海產品的臨牀數據是否具備全球Best-in-class或First-in-class潛力。
跟蹤銷售放量:對於已上市的產品,其在海外市場的銷售情況是驗證出海成功與否的關鍵。
注意風險:海外臨牀失敗、監管審批延迟、地緣政治風險等都是需要考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