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25 07:28
原標題:映恩研發日,殺瘋了
映恩生物真的殺瘋了!近期映恩生物發生了兩項重要事件,一是映恩開展了研發日活動,二是映恩官宣將前往A股科創板上市。
前者的活動里,映恩披露了比較多的乾貨,也讓大家對映恩做早期研發和中后期臨牀的思路有了更加明確,更加清晰的理解,這是研發日最重要的意義。
而后者科創板上市,或許更重要的是與映恩her2 ADC即將上市,加上映恩的鉅額的BD里程碑付款,使其虧損即將大幅縮窄有關。
不管怎麼説,映恩是近期上市的*質創新葯標的之一,是非常具有成長潛力的一家biotech,它近期密集的動作也説明它不打算偏安港股biotech一隅,最近的動作,正是為它成為global biopharma在狂踩油門!
01 臨牀策略——狙擊差異化適應症
臨牀管線上,筆者認為差異化的點和映恩這邊做的PPT透露的信息還是較為接近的,映恩在臨牀管線的差異化上,首先非常重點地介紹了B7-H3 ADC。如圖所示,衆所周知,現在映恩幾條主要的ADC當中,主要搭載兩種payload,一種是P1003,一種是P1021,在映恩前面主要的四條管線里,除了her2 ADC用的是P1003,剩下的三條ADC用的都是P1021,並且DB-1311把DAR值設定成了6,從結果來看有比較好的優化治療窗口作用,它的HNSTD(最高非嚴重毒性劑量)達到了80mg/kg。並且該ADC的抗體有着非常好的選擇性(>1000倍)。
當然,結構之外,最為重要的是DB-1311的適應症選擇,它除了做其它B7-H3都在做的SCLC適應症外,還差異化的去開發了前列腺癌這一適應症,這是最值得稱道的。因為這個適應症首先確實有較大的未滿足需求,目前探索CRPC這一適應症的ADC較少,目前哪怕是DS-7300在該適應症上的探索也僅僅在臨牀I期階段。
而DB-1311快速瞄準了這一未滿足需求,目前在該適應症上的進度可以説是全球*。從最終的療效上來看,其總的ORR做到了42.3%,DCR做到了90以上。而9個月的rPFS率達到了58%。並且從瀑布圖的PR數量來看,6mg/kg與9mg/kg兩個劑量組的差別不算大。而在安全性上來説,6mg/kg組的三級以上TRAE遠遠小於總臨牀樣本的TRAE(28.9%VS42.5%)。也正因為此,在研發日上,映恩方稱大概率會拿6mg/kg的劑量去作為RP2D(臨牀2期推薦劑量)。
前列腺癌發展成CRPC需要一定的時間,根據資料與瞪羚研究團隊的測算,2023年中國新發前列腺癌病例數為13.53萬人,而同年中國CRPC新發病例為5萬人左右。映恩現在的策略就是全力從后線往前線推,從三線往一線去推。未來整體的銷售額預測上,在末線治療CRPC這個主打適應症上,瞪羚研究團隊預測2035年銷售峰值將超過5億元,這還只是國內,我們團隊預測它在美國的CRPC適應症銷售額峰值將超過53億人民幣!
當然,DB-1311也在其他適應症上努力拓展,例如在HNSCC和ESCC上的單藥治療,以及在肝癌適應症上的聯合治療等。
B7-H3這一靶點,或許會在映恩生物的DB-1310這條管線上,發揮出*的價值!
02 后續管線生力軍想象力十足
后續不管是早期研發管線還是平臺,映恩的想象力都非常豐滿。
DBNexus是非常不錯的靶標識別平臺。初始篩選上,先初篩出人類蛋白質圖譜中7000多個編碼質膜蛋白或腫瘤相關蛋白的基因;然后通過AI驅動的對靶標的分析與評分,從幾千個靶點中篩選出大約100個評分最高的基因。然后經過科學家評測,得到60個左右的靶標,最后從這60個左右的靶標中得到30個左右有前景的靶標,其中十個有較大確定性會有較好的臨牀前和早期臨牀數據。而另外,專家們也會選擇10個左右的靶點去深度分析與驗證。
在2025年,映恩已經將1個高優先級的靶點推進至PCC階段,將4個靶點深入推進至POC階段,第二波靶點及靶點配對也正在高速推進中。
DBApex是映恩*的AIDD工程平臺。將蛋白質序列/複合物結構輸入進系統,經過蛋白質LLM模型(大語言模型)/蛋白質MPNN設計,使得蛋白質具有更好的屬性。在現實世界已經有了非常成功的案例:將24個野生型抗體輸入到大語言模型當中,經過*輪的設計得到19個結構,再經過兩輪的試驗驗證,終於得到了性能更加優質的抗體:擁有非常不錯的持久親和力,內部氨基酸序列得到了改善,並且減少了其它副反應通路的激活。
除此之外還有映恩的ADC平臺DBMidas,這套系統的核心是基於模型的藥物開發(MIDD),能夠在最少患者數量的前提下最快達到臨牀推薦劑量。除此之外,其還有另外一個亮點:通過整合來自10多個臨牀前和臨牀項目的數據(這些數據已得到2000多名患者的驗證),來發展下一代更有效的相關ADC。
映恩打造2.0管線大概是這三個方向:一是找差異化的靶點,二是做雙抗ADC,三是做難治自免疾病的ADC。
不同靶點方面,映恩主要提到了ADAM9這個靶點與相應管線DB-1317,這個靶點確實很有意思,它可能會成為claudin18.2之后的下一代消化道*靶點。根據映恩研發日給出的説法,與需要生物標誌物檢測的Claudin 18.2和HER2 ADCs不同,ADAM9的高患病率可能使患者無需生物標誌物即可進行篩選(ADAM9在腫瘤細胞中,陽性率分別比HER2和CLDN18.2高20倍和3倍),而這也意味着ADAM9將會讓更廣大的胃癌或者胰腺癌患者得到治療,目前來看,claudin18.2 ADC還是嚴格限制在claudin18.2表達人羣去使用,而her2在胃癌領域更是如此。因此,ADAM9還是非常有看點的,看它是否能夠實現至少在胃癌方面的全人羣覆蓋。
目前PDX模型中,DB-1317的數據還是比較驚艷的,胃癌模型里面,87.5%的個體實現了TGI≥60,而腸癌模型中這個數字也達到了62.5%。
然后是雙抗ADC,映恩首先提到的是DB-1419,一款靶向B7-H3和PD-L1的雙抗ADC,用的是P1003 payload,DAR值達到了8,抗體方面是非常典型的四價設計,一面激活T細胞,一面介導抗體內化。此外,它的ADCC和CDC效應也會對腫瘤細胞殺傷加分。
這一路看下來,筆者更加堅定了映恩會在B7-H3這一靶點上做出成就的信心,這一雙抗ADC結合了B7-H3表達的廣度與PD-L1對T細胞的激活作用,在同源小鼠腫瘤模型中,與B7-H3單抗ADC相比,雙抗ADC的腫瘤體積減少效果更為顯著且持續。
除此之外,映恩還展示了另一條與百利天恆雙抗ADC管線靶點一樣的管線——DB-1418,DAR=6,payload用的是P1021。它已經以5000萬美元的首付款,11.5億美元的里程碑價格BD給了Avenzo。
最后是映恩展示的下一代payload,分別是DUP5,DUP9和DUP10,DUP5載荷阻斷致癌mRNA翻譯,DUP9載荷阻斷致癌轉錄。
從后面的表格去看,DUP5的差異化在於對非分裂狀態的癌細胞也有效果,這是眾多主流ADC載荷例如dxd,MMAE/MMAF和PBD所做不到的。
03 映恩A股上市風雲
這一年創新葯板塊還算景氣,不少藥企都在籌備A+H兩地上市,例如百利天恆就遞交了港股的招股書。而映恩生物則計劃在A股科創板上市。
要細究其中原因的話,大約是映恩生物的her2 ADC目前已經做出了陽性結果,預期明后年就將會上市,而搭配映恩生物持續不斷的BD授權收入的話,其在兩年內做到扭虧為盈也不是不可能,畢竟科創板的話,從遞表到過會大約要一年時間,到時候映恩的her2 ADC管線大概率已經上市,源源不斷形成營收了。
此外,券商研報方面對映恩的BD授權費用預期給的非常不錯,根據中信建投關於映恩生物的研報顯示,未來從2027年到2035年,給的年BD里程碑收入都為8億元人民幣。
當然,此次上市也不是沒有風險,不是必定能夠成功,根據映恩生物的招股書顯示,它在2024年開始淨虧損直線上升,2022和2023年其年淨虧損僅3-4億元,而到了2024年,其淨虧損達到了10.5億元;除此之外,今年上半年,儘管映恩生物的實現總營收12.29億元,但它的期內虧損超過了20億元。這樣的持續擴大的虧損規模,是否能夠成功過會,確實是有待商榷的。
結語:映恩生物目前是非常穩健的ADC biotech,是港股少見的創新葯優質標的,本次研發日秀肌肉也算是滿足了絕大多數投資者的期待。我們之后期待映恩走出更加陽光燦爛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