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行業首家單軌運行!恆生助力華福證券託管核心系統全棧信創

2025-10-20 10:40

近日,恆生助力華福證券實現證券行業首家新一代託管核心業務系統全棧信創單軌上線、穩定運行!

新一代託管核心業務系統包含估值覈算、資金清算、投資監督和信息披露四套子系統,為華福證券託管業務「保管-清算-估值-監督-披露」提供一體化技術支撐。

此次系統升級,不僅是華福證券應對業務增長、提升運營效率的內在需求,也是積極響應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戰略、保障金融安全的關鍵舉措,標誌着其在託管業務數字化轉型與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道路上邁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也為證券行業託管系統信創改造提供了成功的實踐範本。

早在2017年,正式申請公募託管資格以來,華福證券與恆生便在託管業務領域達成合作。

伴隨業務規模增長與信創替代的雙重需求,雙方在託管業務領域合作日益深化:

  • 2024年10月,恆生新一代託管核心業務系統在華福證券成功上線,實現業務運營效能提升。

  • 2025年9月,實現全棧信創單軌運行,鑄就安全可靠的數字基石。

全棧信創,打造託管業務數字化基礎設施

此次系統全棧信創上線,通過融合雲原生、AI等前沿技術,打造「自主可控、智能驅動、開放互聯」的數字化基礎設施,為華福證券未來的業務創新和數字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

全棧信創,自主可控

系統深度融合信創生態,全面支持國產芯片、國產操作系統、國產數據庫及國產中間件。

此次上線基於國產基礎軟件進行了深度優化,在確保完全自主可控的技術底座上,進一步提升性能與穩定性。

基於「業務+技術」一體化的深度研發能力,系統可支持擺脫對國外商業軟件的依賴,快速響應監管與業務變化。

同時,系統提供標準API集市與低代碼平臺,助力構建開放的業務創新生態。

先進架構,彈性擴展

系統採用雲原生和微服務架構設計,實現了高併發、彈性伸縮和持續交付。

每個核心功能(如估值引擎、會計引擎、ECL計算)均為獨立、可擴展、可複用的服務。

在季末、年末等高峰時段,可動態調配計算資源,單獨擴容估值模塊,極大提升處理效率和系統穩定性。

全面賦能,託管業務效能飛躍

新一代系統上線以來,助力華福證券託管業務運營效率實現質的飛躍,處理效能大幅提升。

運營效率提升:日終批量處理提效超80%;自動化釋放50%以上運營人力,使其從重複操作轉向風險監控和業務分析等高價值工作;與管理人和外包機構的自動對賬差異率顯著降低,且差異排查時間從小時級降至分鍾級。

數據決策賦能:作為企業數據中臺的重要數據源,提供準確、一致的資產和淨值數據,為下游系統提供可靠數據基礎。

風險預警能力提升:投資監督監控指標日處理效率增強,有效提高事中、事后的風險預警能力。

託管清算效率提升:銀企劃款及清算效率提升數倍。

信息披露報告準確性提升:有效解決在月末、季末等日期大量報告集中出具的效率問題,同時加入指標勾稽關係,使得報告準確性得以提升。

業務快速支持:通過參數化配置快速支持新產品和新資產類型,新產品上線時間從數周縮短至幾天。

成本節約:採用分佈式架構和國產化信創軟硬件后,硬件採購成本、軟件許可證費用及年度維保費用綜合下降30%-50%。

攜手攻堅,保障系統平穩過渡、安全切換

全棧信創上線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確保對接眾多外部系統情況下的平穩過渡。

託管核心業務系統對接多個外部系統,包括對接深證通與託管基金管理人進行電子對賬、多家銀行的銀企直聯前置機進行線上劃款、華福證券的監管報送系統進行監管報送,以及華福證券託管部的託管外包專業機構服務平臺和託管基金績效分析系統為託管基金管理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等。

雙方共同制定「雙軌+單軌」的實施方案:

雙軌階段:兩套系統均正常進行估值、清算、信批和投監,上一代系統作為主系統繼續與外部系統對接;新一代系統作為副系統,與上一代系統的各項數據進行比對,確保兩套系統的運行結果一致。

單軌階段:並行運行穩定后,上一代系統全面下線,由新一代系統獨立進行所有運行操作並對接外部系統,成功實現單軌運行。

華福證券表示,此次恆生新一代託管核心業務系統全棧信創單軌運行后,不僅帶來了效率、成本和風控方面的顯著效益,更在合規性上構建了覆蓋監管要求、數據安全和系統高可用的全方位保障體系,成為華福證券在數字化轉型和合規經營中不可或缺的可靠基石。

託管業務作為證券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構建強大的科技能力已成為提升託管業務競爭力的關鍵因素。

在託管業務的發展之路上,恆生將不斷以先進的技術助力券商提升託管服務效率和質量、鑄就自主可控能力,為託管業務發展貢獻更多科技力量。

天弘基金和恆生聯合打造,新一代TA上線!

券商核心系統升級換代,運維如何又穩又好?

恆生電子助力國聯民生證券集中交易系統整體切換

(恆生電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