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10-02 23:34
兩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政府要求禮來公司(Eli Lilly)增加胰島素產量,要求輝瑞公司(Pfizer)擴大其暢銷抗癌藥物愛博新(Ibrance)及降膽固醇藥物立普妥(Lipitor)的產能,並要求總部位於倫敦的阿斯利康公司(AstraZeneca)考慮將新總部設在美國。
兩名知情人士表示,製藥行業高管近期幾乎每天都會接到白宮工作人員(包括白宮辦公廳主任蘇西・懷爾斯)以及衞生與公眾服務部、商務部等機構高層的電話。
但製藥公司只是冰山一角。
六位以上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推動覆蓋多達 30 個行業的交易,涉及數十家被認為對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企業。
在部分案例中,政府通過提供關税減免,換取企業讓步、收入擔保,或獲得陷入困境企業的股權等,同時提供其他形式的援助。消息人士稱,這種快節奏的交易談判旨在為特朗普在 2026 年中期選舉前爭取政治勝利。
周二,特朗普宣佈與輝瑞公司首席執行官阿爾伯特・布爾拉達成協議:輝瑞同意降低藥品價格,以此換取美國政府取消針對進口藥品的擬議關税。「美國不會再為世界其他地區的醫療保健提供補貼,」 特朗普在橢圓形辦公室的一場活動中表示。
兩名消息人士指出,與交易本身同樣重要的是 「曝光形式」—— 所有交易必須在白宮宣佈。
禮來公司就曾 「吸取教訓」:9 月該公司宣佈新建兩座生產基地時,未邀請特朗普參與,隨后便接到政府電話,被問及為何不讓總統親自宣佈這一消息。
禮來公司發言人表示,對與政府的此次溝通並不知情,並稱 「作為一家美國公司,禮來致力於擴大在美國的生產能力」。
輝瑞和阿斯利康公司均拒絕置評。白宮則拒絕對禮來公司的公告及政府計劃的具體細節發表評論。
這一切都屬於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所稱的 「政府整體協作式」 交易策略,目的是 「維護國家與經濟安全」。
六位知情人士透露,該計劃旨在利用政府的廣泛權力推動企業實現特朗普的目標:將製造業遷回美國、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加強關鍵產品供應鏈,以及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消息人士表示,政府已接觸經濟領域的多個角落,涵蓋半導體、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關鍵礦產、造船、能源、電池生產、製藥及貨運等行業。
此前,政府計劃的完整範圍從未被公開報道過。
總體而言,政府對美國經濟的這些干預計劃,扭轉了數十年來對私營企業的 「不干預」 政策 —— 而這一政策正是美國資本主義的標誌性特徵。
「令人驚訝的是,一屆共和黨政府正將我們帶離傳統資本主義,其程度遠超以往任何一屆民主黨政府,」 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公司法教授約翰・科菲表示。
2500 億美元融資計劃
兩名消息人士稱,特朗普政府正指望一家鮮為人知的聯邦機構 —— 國際開發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oration)—— 在監督和資助該計劃中發揮關鍵作用。
該機構在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依據 2018 年《建設法案》(BUILD Act)成立,初衷是為發展中國家的糧食、醫療及其他項目提供低成本融資。
但今年 6 月,該機構向國會提交的一份提案要求大幅擴大其權限與覆蓋範圍。
該法案將把該機構的融資能力從 600 億美元提升至 2500 億美元,增幅超 3 倍;同時將設立一隻股權基金,用於支持關鍵領域,包括基礎設施、能源、關鍵及稀土礦產、供應鏈等 —— 幾乎涵蓋所有 「符合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利益」 的領域。
目前,該機構仍在等待國會批准其預算,以及阿波羅全球管理公司(Apollo Global Management)聯合創始人利昂・布萊克之子本・布萊克出任該機構負責人的提名確認。布萊克的發言人表示,在參議院確認其任命前,無法就國際開發金融公司的事務置評。
國際開發金融公司一名官員拒絕對具體交易置評,但表示該機構的使命是 「動員私營部門投資於推進美國外交政策與經濟利益的項目,包括減少對中國控制的關鍵礦產和材料依賴的項目」。
一名美國官員向路透社透露,政府還計劃利用日本根據貿易協議向美國提供的 5500 億美元資金,為商務部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負責的 「美國投資加速器」 項目提供啟動資金。日本需在特朗普任期結束前提供這筆資金。
三名消息人士稱,商務部的 「投資加速器」 與國際開發金融公司,據稱將取代特朗普最初計劃設立但后來取消的主權財富基金。
聯邦機構變身 「交易撮合者」
在衞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尋找交易的工作由前硅谷醫療投資人克里斯・克倫普和前衞生政策顧問約翰・布魯克斯牽頭,而懷爾斯則親自參與重大製藥交易的談判。
當被要求採訪克倫普和布魯克斯時,衞生與公眾服務部發言人將路透社的請求轉至白宮。
前債券交易員盧特尼克如今是金融服務公司康託・菲茨傑拉德(Cantor Fitzgerald)的董事長,也是特朗普的 「首席交易撮合者」。他負責監督政府的多數重大交易,包括政府獲得英特爾公司 10% 股權,以及今年 6 月日本製鐵以 149 億美元收購美國鋼鐵公司時,商務部獲得的 「黃金股權」(特殊管理股權)。
盧特尼克通過發言人拒絕置評,但他已成為 「美國應持有企業股權」 的堅定支持者。
「如果我們要給你錢,我們就該分一杯羹,」 盧特尼克在 8 月接受 CNBC 採訪時表示。
兩名消息人士稱,他已聘請兩名華爾街交易專家負責部分交易:幾個月前從摩根士丹利加入政府的科技銀行家邁克爾・格萊姆斯,以及前瓦赫泰爾・利普頓・羅森・卡茨律師事務所合夥人、併購律師戴維・夏皮羅。
摩根大通曾協助政府與稀土採礦公司 MP 材料(MP Materials)達成交易,該公司在近期的播客中表示,自 7 月該交易宣佈以來,已組建一支由商業銀行家、説客和投資銀行家組成的特別工作組,專門處理企業客户的諮詢電話。
「我們已與客户進行了不少於 100 次溝通,討論 MP 交易以及這對其他行業的意義,」 摩根大通中型市場併購聯合主管安德魯・卡斯塔爾多表示,「我們還多次前往華盛頓,與政府探討這些合作機會。」
夏皮羅和格萊姆斯均通過發言人拒絕置評。
上述美國官員稱,盧特尼克計劃在未來幾周為 「投資加速器」 從華爾街招募更多高級交易人才。
兩名消息人士透露,在白宮,新上任的供應鏈主管戴維・科普利負責主持多數談判,而國防部副部長史蒂夫・範伯格則牽頭與國防承包商的溝通。
範伯格和科普利拒絕置評,美國國防部將路透社的採訪請求轉至白宮。
部分企業對政府的這種方式表示歡迎,認為這是獲取聯邦資金、從政策舉措中獲益的機會;另一些企業則對與政府談判感到不安。
某關鍵礦產行業高管表示,他的同行們 「擔心我們去參加關於貸款或撥款的會議時,政府會説:‘我們要持有你公司 10% 的股份’」。
還有些企業擔憂,基於當前政策做出的商業決策可能在三年后因政策變動而失效。
「最大的擔憂是這種政策可能是短期的,」 莫里森・科恩律師事務所董事長兼聯合管理合夥人 Y・戴維・沙夫表示(該律所正代表部分企業與美國政府談判),「如果下一屆政府的觀點與當前完全相反,是否需要推翻現有的一切安排?」
批評人士稱,政府如此深入干預私營部門,可能會破壞美國的自由市場理念,並使政府陷入 「挑選贏家和輸家」 的角色。
「過去標榜自由市場的人,如今卻支持他們曾經批評的國家主導型模式,這本身就是矛盾的,」 研究國家資本主義的專家、《重塑國家資本主義》等著作的作者阿爾多・穆薩基奧表示。
三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政府並不認為持有企業股權是 「意識形態倒退」,而是將其視為降低戰略領域風險、保障納税人權益、恢復美國製造業就業崗位的務實手段。
交易模式逐漸成形
四名消息人士稱,儘管各筆交易細節不盡相同,但與 MP 材料公司的協議可作為未來交易的大致模板。在該交易中,美國國防部依據冷戰時期出臺的《國防生產法案》獲得了 MP 材料公司 15% 的股權,為美國未來採購關鍵礦產設定了底價,並促使蘋果公司承諾簽訂一份 5 億美元的長期協議,採購該公司的再生磁體。
MP 材料公司拒絕置評。
政府已動用多種資金來源為部分交易提供融資。例如,在英特爾交易中,政府通過商務部將《芯片與科學法案》下的一筆撥款轉化為 10% 的股權。
路透社上月報道,在另一案例中,美國能源部某貸款項目負責人格雷格・比爾德要求美洲鋰業公司(Lithium Americas)出讓部分股權,以推進 2021 年獲批的 22.6 億美元貸款;美洲鋰業提出可出讓 5% 至 10% 的股權。
比爾德通過能源部發言人拒絕置評,該發言人表示,能源部 「正繼續與各部門及白宮協調,確保建立必要的國內供應鏈,為美國民眾提供負擔得起、可靠且安全的能源」。
美洲鋰業公司拒絕對本文置評。該公司位於內華達州的薩克帕斯鋰礦計劃於 2028 年投產,投產后將成為西半球最大的鋰資源產地。
五名知情人士透露,在 7 月 24 日於白宮舉行的一次會議上,特朗普顧問彼得・納瓦羅和科普利告知稀土及大型科技公司高管:今年早些時候中國暫停磁體及其他關鍵材料出口后,政府正採取 「類似應對疫情的策略」,以增加美國關鍵礦產供應。
礦產精煉企業 ReElement Technologies 首席執行官馬克・延森出席了此次會議。他表示:「政府希望看到可信的項目,以及存在可行合作關係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