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復宏漢霖PD-L1 ADC HLX43聯用抗EGFR單抗HLX07獲批臨牀

2025-10-01 03:27

內容來源:復宏漢霖

2025年9月30日,復宏漢霖宣佈,公司創新型程序性死亡-配體1(PD-L1)抗體偶聯藥物(ADC)注射用HLX43聯合其自研的重組抗EGFR單克隆抗體HLX07用於晚期/轉移性實體瘤治療的Ib/II 期臨牀研究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准。這是針對HLX43開展的第二項聯合治療方案。

HLX43是一款潛在同類最優(Best-in-class)的PD-L1 ADC,由全人源IgG1抗PD-L1抗體與創新連接子-拓撲異構酶抑制劑荷載偶聯而成,藥物抗體比(drug-to-antibody ratio, DAR)約為8。臨牀前研究顯示,HLX43在PD-1/PD-L1單抗耐藥的非小細胞肺癌、宮頸癌、食管鱗癌等多個瘤種中展現出治療潛力,且耐受性良好。在早期臨牀研究中,HLX43展現出高效、低毒、兼具IO功能的廣譜抗腫瘤潛力,不依賴患者PD-L1表達。其在2025 WCLC上公佈的最新臨牀研究數據進一步驗證了HLX43在擴大患者樣本中優異的抗腫瘤療效,尤其在EGFR野生型等特定亞組人羣中療效更為凸顯,EGFR野生型非鱗狀NSCLC患者的經確認的客觀緩解率為46.7%,其中2.5mg/kg劑量組療效更為顯著,ORR達60.0%,且安全性良好。

HLX07是復宏漢霖自主開發的創新型抗EGFR的單抗。相比西妥昔單抗該產品具備更低的免疫原性和更好的靶點親和力。同時通過Fc端改造,HLX07大大延長了產品的半衰期,3周的給藥頻率使其更適合與腫瘤免疫產品的臨牀聯用。臨牀前研究表明,HLX07具有出色的生物活性,在不同腫瘤模型中均能顯著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並與H藥顯示出很強的協同作用[1]。基於此,復宏漢霖圍繞肺鱗癌、皮膚鱗癌、鼻咽癌、食管鱗癌等多個實體瘤適應症,積極開展HLX07單藥或聯合H藥 漢斯狀(斯魯利單抗)的II期臨牀探索。

根據2025 WCLC最新數據發佈,HLX07聯合斯魯利單抗及化療在EGFR高表達sqNSCLC患者一線治療中展現出顯著的抗腫瘤活性和持久療效,在中位隨訪18.6個月時,兩個劑量組均實現了約70%的客觀緩解率(ORR)和超過90%的疾病控制率(DCR);其中高劑量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達到17.4個月,由於大部分低劑量組患者的病情仍在穩定控制中,尚無法得出低劑量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顯示出療效的持續性,表明抗EGFR單抗與PD-1/L1抑制劑的聯用,不僅阻斷EGFR生長信號,更同步激活免疫應答,極具聯合協同治療潛力。此外,傳統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和抗EGFR 抗體聯合用藥的療效已在臨牀研究中得到驗證。已有研究表明,西妥昔單抗與伊立替康(一類拓撲異構酶抑制劑)的聯合療法在轉移性結直腸癌的治療中展現出顯著優勢,其療效優於西妥昔/化療單藥治療[2],目前已獲批用於該病的一線及后線治療[3-4]。此外,「抗EGFR抗體+化療」的聯合策略也廣泛應用於結直腸癌、頭頸鱗癌、胰腺癌等多種實體瘤的治療[4-6]。因此,兼具抗PD-L1單抗的腫瘤免疫治療(IO)與拓撲異構酶抑制劑的毒素精準殺傷功能的HLX43,有望協同抗EGFR單抗HLX07,發揮出較拓撲異構酶抑制劑聯合抗EGFR單抗更高的治療潛力,進一步提升晚期實體瘤患者的治療獲益。

目前,復宏漢霖正全力推進HLX43的臨牀開發進程,累計已啟動十項HLX43單藥及聯合其他產品的臨牀研究,廣泛覆蓋非小細胞肺癌(NSCLC)、胸腺癌(TC)、宮頸癌、肝細胞癌、食管鱗癌、頭頸鱗癌、鼻咽癌、結直腸癌、胃癌/胃食管交界部(G/GEJ)癌等。其中,HLX43針對NSCLC、TC等實體瘤的國際多中心II期臨牀陸續在中美日澳等地啟動。基於HLX43展現出的IO療效,一項探索HLX43聯用公司自研抗PD-1單抗H藥 斯魯利單抗(漢斯狀)用於實體瘤治療的Ib/II期聯合治療方案正在進行中。此外,公司積極探索HLX43與其他多元分子的聯合治療潛力,不斷挖掘和最大化該產品在臨牀中的應用價值。

未來,復宏漢霖將繼續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初心和理念,深耕實體瘤這一重要疾病領域,通過不斷挖掘患者未滿足的臨牀需求,持續夯實更多創新分子的差異化佈局,為更多腫瘤患者帶來高質量、可負擔的新型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1] Tseng,Yun-Chih Cheng, Chieh-Hsin Ho, Shih Chieh Chen, Yanling Wang, Eugene Liu,Hassan Issafras & Weidong Jiang (2021)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a novelhumanized anti-EGFR monoclonal antibody based on cetuximab with superiorantitumor efficacy,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21:11, 1491-1507.

[2] D Cunningham, Y Humblet, S Siena et al. Cetuximab monotherapy and cetuximab plus irinotecan in irinotecan-refractory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04, 351: 337-345

[3] E Van Cutsem, CH Köhne, E Hitre et al. Cetuximab and chemotherapy as initial treatment for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09, 360: 1408-1417.

[4] I LLC. Cetuximab FDA label. 2021.09.24.

[5] A Inc. Panitumumab FDA label. 2025.01.16.

[6] 尼妥珠單抗注射液説明書. 2017.12.12.

(復星國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