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19:40
行業觀點概要
■ 本周(20250922-20250926)板塊行情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板塊:本周上漲3.86%,漲跌幅排名第1,強於上證指數。滬指收於3828.11點,上漲8.02點,漲幅0.21%,成交49582.82億元;深成指收於13209點,上漲138.13點,漲幅1.06%,成交65023.74億元;創業板收於3151.53點,上漲60.53點,漲幅1.96%,成交30832.05億元;電氣設備收於9749.37點,上漲362.57點,漲幅3.86%,強於上證指數。
■新能源車:2025年9月23日,全新問界M7、尚界H5正式上市
9月23日,鴻蒙智行全新問界M7正式上市,共推出12款配置車型,提供增程、純電兩種動力版本,售價27.98-37.98萬元,M7車身尺寸為5080×1999×1780mm,增程版配備37kWh和53kWh電池,CLTC綜合續航最高達1625km,純電續航315km,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系統。同時,鴻蒙智行尚界H5正式上市,共6款車型,提供增程、純電兩種動力版本,售價15.98-19.98萬元。
■新能源發電:8月國內光伏裝機量環比下降,逆變器出口同比微增
9月26日,國家能源局發佈1-8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8月底,2025年1-8月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新增230.61GW,同比增長64.73%。8月單月太陽能發電裝機新增7.36GW,同比下降55.29%,環比下降33.33%。
■電力設備及工控:8月全社會用電量再破萬億,達到10154億千瓦時
8月全社會用電量101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1~8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687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64193億千瓦時。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0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第二產業用電量433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第三產業用電量132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10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
■ 本周關注:寧德時代,科達利,大金重工,海力風電,德業股份,良信股份,盛弘股份,廈鎢新能,許繼電氣,明陽電氣等。
■ 風險提示:政策不達預期、行業競爭加劇致價格超預期下降等。
■ 重點公司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汽車:2025年9月23日,全新問界M7、尚界H5正式上市
1.1 行業觀點概要
9月23日,鴻蒙智行全新問界M7正式上市,共推出12款配置車型,提供增程、純電兩種動力版本,售價27.98-37.98萬元。同一時間,鴻蒙智行尚界H5正式上市,共6款車型,同樣提供增程、純電兩種動力版本,售價15.98-19.98萬元。
全新問界M7,從設計方面來看:注重空間實用性與駕乘舒適性,車身尺寸為5080×1999×1780mm,軸距3030mm,在有限車身內實現高效空間佈局。二排腿部空間達1030mm,頭部空間為1050mm,第三排亦具備937mm頭部空間與810mm膝部空間,兼顧每一排乘坐體驗。整車運用150余處聲學材料與260多項噪音優化措施,120km/h高速行駛時車內噪音僅60.2dBA,營造靜謐座艙環境。此外,全車設置46處收納位,進一步提升日常用車便利性;
從動力與底盤系統來看:提供增程與純電雙動力選擇,均搭載寧德時代電池。增程版配備37kWh和53kWh電池,CLTC綜合續航最高達1625km,純電續航315km,百公里油耗低至5.6L;純電版採用100kWh華為巨鯨電池與高壓電驅七合一系統,CLTC續航達710km,並支持全國140萬+補能網點。底盤搭載「滿血途靈」平臺,配備全鋁合金雙叉臂前懸與五連桿后懸,減振器支持100次/秒阻尼調節與80mm高度調節,兼顧操控穩定性與複雜路況適應性;
從智能系統與安全配置來看: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4系統,配備前向15個傳感器、高精度攝像頭、分佈式4D毫米波雷達及艙內激光視覺方案,具備全場景、全時速智能駕駛能力,異形障礙物檢出距離達115米。座艙搭載鴻蒙ALPS系統,支持后排娛樂屏、壓縮機冷暖箱、主駕零重力座椅及一鍵實時對講等功能,融合科技感與居家舒適體驗,打造「健康·智能」移動空間。
尚界H5,從設計方面來看:延續鴻蒙智行家族設計語言,定位中型SUV,車身尺寸為4780×1910×1664mm,軸距2840mm,以經典城市SUV比例打造簡潔大氣的型面視覺效果。前臉採用封閉式格柵搭配狹長燈組與可發光Logo,車尾配備貫穿式能量水晶尾燈,並延伸至車身側面,增強整體感與辨識度。內飾佈局極簡,配備10.25英寸液晶儀表與15.6英寸懸浮中控屏,支持三輻式平底方向盤與懷擋換擋機構。全系可選六種車身配色,並搭載2.3㎡全景天幕與電動遮陽簾,兼顧通透視野與隔熱需;
從動力與底盤系統來看:提供增程與純電雙動力版本。增程版搭載1.5L專用發動機與32.6kWh電池組,CLTC純電續航235km,綜合續航達1360km,百公里油耗低至4.44L;純電版配備64.6kWh與80kWh電池,續航分別為535km與655km,支持6kW對外放電。底盤搭載HUAWEI DATS動態自適應扭矩系統與XMotion控制 body系統,具備智能集成制動與動態轉向輔助功能,提升操控穩定性與能耗效率;
從智能系統與安全配置來看:全系標配鴻蒙智能座艙,支持超級桌面、多屏互聯、多區域語音識別及無麥K歌等功能。智駕方面,Max版搭載華為ADS 4高階系統,配備激光雷達與27個傳感器,支持城市NCA與全向防碰撞;Pro版採用純視覺方案,支持高速領航輔助。安全方面車身採用高強鋼佔比超84%的九橫五縱結構,配備7安全氣囊與2.3米超長側氣簾,電池通過X-ray全檢與多重冗余設計,具備碰撞斷電解鎖機制,滿足C-NCAP 2024高標準安全要求。
投資建議:
電動車是長達10年的黃金賽道,25年國內以舊換新補貼政策延續,國內需求持續向好,重點推薦三條主線:
主線2:4680技術迭代,帶動產業鏈升級。4680目前可以做到210 Wh/kg,后續若體系上使用高鎳91系和硅基負極,系統能量密度有可能接近270Wh/kg,並可以極大程度解決高鎳系熱管理難題。重點關注:大圓柱外殼的【科達利】、【斯萊克】和其他結構件標的;高鎳正極的【容百科技】、【當升科技】、【芳源股份】、【長遠鋰科】、【華友鈷業】、【振華新材】、【中偉股份】、【格林美】;佈局LiFSI的【天賜材料】、【新宙邦】和碳納米管領域的相關標的。
主線3:新技術帶來高彈性。重點關注:固態電池【廈鎢新能】、【奈科技】、【元力股份】等。
新能源發電
新能源發電:8月國內光伏裝機量環比下降,逆變器出口同比微增
2.1 行業觀點概要
1)2025年9月,海關總署發佈2025年8月光伏出口數據。根據海關總署數據,2025年1-8月,國內逆變器出口金額為434.02億元人民幣,同比+7.85%,其中8月單月出口62.94億元,同比+2.22%,環比-3.37%,按出貨地劃分,廣東省8月單月出口22.65億元,同比+8.41%,環比-7.20%,浙江省單月出口16.51億元,同比-12.83%,環比+7.00%,安徽省單月出口7.52億元,同比-26.24%,環比-9.80%,江蘇省單月出口8.30億元,同比+32.40%,環比-15.89%。
2025年1-8月國內組件出口金額為1322.06億元,同比-17.98%,8月單月出口209.55億元,同比+20.40%,環比+31.91%。2025年8月,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在27.27GW,環比7月上升30.53%,同比增長31.02%。2025年1-8月光伏組件總出口量為178.63GW,同比去年微增0.42%。其中8月流向荷蘭的貿易量最大,為3.99GW,環比增長23.15%。海外方面,由於海外裝機最終潮疊加中國組件出口退税的末期影響,海外終端企業對組件的需求量有所提高,此外囤貨意願亦有增長致使實際需求量遠超表觀需求。
2)9月26日,國家能源局發佈1-8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截至8月底,2025年1-8月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新增230.61GW,同比增長64.73%。8月單月太陽能發電裝機新增7.36GW,同比下降55.29%,環比下降33.33%。
產業鏈價格:
硅料:根據infolink統計,本周硅料企業產品報價區間並無明顯變動,原先在上周下旬硅料廠家試圖抬高報價,但下游拉晶廠家已經無法承接,且終端仍在掙扎漲價未明確落地,報價無法成功上行,一線廠家報價維持在 55 元人民幣,二三線廠家報價 52-53 元人民幣,顆粒料新單報價約 51 元人民幣的水平。報價上行幅度開始收斂。本周觀察交易量相對上周下行,訂單多在上周四過后少量簽訂,當前執行發貨以九月上旬簽單為主,本周價格緻密復投料執行發貨價格價位約在 49-55 元人民幣之間、顆粒料執行發貨價格約 47-50 元人民幣。價格持續滾動連帶前期訂單調整,新一輪執行價格估計將在國慶后發貨,綜合均價有望來到緻密復投料 51-52 元人民幣、顆粒料執行發貨價格約 50-51 元人民幣。
硅片:根據infolink統計,本周硅片價格延續上周的挺價格局,市場並未出現明顯變動,各尺寸成交區間逐步收斂。183N 穩定維持在每片 1.35 元人民幣,需求支撐力道仍在;210N 持平於每片 1.70 元人民幣,受國內集中式項目需求推動,近期產量增加,成交氛圍相對穩健。相比之下,210RN 雖於上周出現新一輪報價,但由於市場接受度有限,當前主流成交仍集中於每片 1.40 元人民幣。細部觀察個別尺寸,需求層面來看,183N 與 210N 的成交活躍度均優於 210RN,其中 210N 的量體擴張與集中式項目起量直接相關;反觀 210RN,儘管個別廠家有低價出貨,但考慮到電池廠手中的硅片庫存多集中於該尺寸,亦間接壓制了成交熱度,使其表現明顯不及其他尺寸。
電池片:根據infolink統計,本周 N 型電池片價格:上周初步報漲之價格在周間陸續落地:183N、210RN 與 210N 本周均價仍分別上漲至每瓦 0.32 元、0.29 與 0.31 元人民幣,價格區間則分別為每瓦 0.315-0.32、0.285-0.29 與 0.3-0.31 元人民幣。需注意的是,由於 210RN 當前產能佔比較高,仍有供過於求情形,價格上漲較為艱難,頭部與二三線廠家交付價格於近期出現分歧。
組件:根據infolink統計,當前組件執行多數前期訂單執行為主,近期組件廠家積極與終端商談漲價,並控制低價交付量體減少。整體小幅拉抬均價上行來到 0.67-0.70 元人民幣之間為大宗交付價格。臨近年末,國內終端企業部分仍尚未達成十四五框架目標,且機制電價第一批競價項目需在年底前投產,近期重新商談組件訂單交付價格,疊加成本上升較大,近兩周組件價格交付新單價格確實出現小幅上行。需注意集中式項目需求開始拉動之下,210N 組件產品的需求增量也開始上升。BC 方面,N-TBC 的部分,本周持穩當前執行價格約 0.71-0.8 元人民幣之間的水平,整體報價不含經銷商與庫存售價。集中項目交付也在醖釀漲價。
投資建議:
光伏
海內外需求預期旺盛;產業鏈技術迭代加速,強調差異化優勢,各廠家有望通過持續研發打造差異化優勢,在提升效率的同時持續擴張下游應用場景。伴隨着「反內卷」治理持續深入,光伏行業供給側改革加速推進,建議關注四條主線:
1)硅料環節為供給側改革抓手,收產能相關舉措持續推進后,產能出清有望加速,關注成本曲線左側的硅料龍頭企業協鑫科技、通威股份、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和有硅料佈局的一體化廠商弘元綠能。
2)行業出清除了政策端變化外,還要關注產能出海和新技術。銅漿導入提速,關注與龍頭深度綁定的粉體與漿料企業博遷新材、聚和材料、帝科股份等;主鏈環節BC產業化進展持續加速,有望通過高效率和差異化競爭率先穿越周期關注愛旭股份、隆基綠能,TOPCon技術進步持續推進,關注TOPCon領先企業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鈞達股份等。
3)推薦深度受益光儲需求高景氣的逆變器環節陽光電源、固德威、錦浪科技、德業股份、禾邁股份、昱能科技;關注有望受益於大電站相關的陽光電源,中信博,上能電氣等。
4)北美市場需求復甦,關注有望受益於北美市場高盈利的鈞達股份、橫店東磁、阿特斯、博威合金、陽光電源、上能電氣等。
風電
當前的交易核心仍舊是需求;中期看,目前已經進入行業趨勢驗證期,行情演繹逐步從事件驅動迴歸需求景氣度驅動,內外有望共振;短期看,進入24Q4項目推進明顯提速,基本面和市場面的右側信號都逐漸明朗,對於確定性較高的公司可以更樂觀。
1)關注海風,管樁(海力、天順、泰勝等),海纜(東纜、中天、亨通等);關注深遠海/漂浮式相關(亞星錨鏈等);
2)關注具備全球競爭力的零部件和主機廠等:振江股份、大金重工、明陽電氣、日月股份、金風科技、明陽智能、三一重能等。
3)關注適應降本增效需要、滲透率有望提升的大兆瓦關鍵零部件等,關注崇德科技、盤古智能等。
儲能
儲能需求向上,關注儲能三大場景下的投資機會。
場景三:工商業側儲能,重點推薦【蘇文電能】【金冠電氣】【金冠股份】【澤宇智能】等。
工控及電力設備
電力設備及工控:8月全社會用電量再破萬億,達到10154億千瓦時
3.1 行業觀點概要
電力設備: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8月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8月份,全社會用電量101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6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7%;第二產業用電量59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第三產業用電量204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96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
1~8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687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為64193億千瓦時。從分產業用電看,第一產業用電量101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6%;第二產業用電量4338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第三產業用電量132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10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6%。
投資建議:
電力設備
主線一:電力設備出海趨勢明確。電力設備出海有望打開設備企業新成長空間,我國擁有完整的電力設備製造供應鏈體系,競爭優勢明顯(總承包經驗豐富+報價具有競爭力+項目執行效率高),推薦變壓器等一次設備【金盤科技】【明陽電氣】【思源電氣】【伊戈爾】;變壓器分接開關【華明裝備】;取向硅鋼【望變電氣】;建議關注變壓器電磁線【金盃電工】;建議關注電錶&AMI解決方案【海興電力】【三星醫療】【威勝控股】;推薦電力通信芯片與模組【威勝信息】;建議關注:線纜【華通線纜】;複合絕緣子材料【神馬電力】。
主線二:配網側投資佔比有望提升。配網智能化、數字化為新型電力系統發展的必由之路,是「十四五」電網重點投資環節,推薦【國電南瑞】【四方股份】,電力數字化建議關注【國網信通】;分佈式能源實現用户側就地消納,推薦EPCO模式服務商【蘇文電能】【澤宇智能】,分佈式能源運營商【芯能科技】,新能源微電網【金智科技】;建議關注:功率及負荷預測【國能日新】;虛擬電廠運營商【安科瑞】【東方電子】【恆實科技】。
工控及機器人
人形機器人大時代來臨,站在當前產業化初期,優先關注確定性&價值量。
思路一:確定性高的Tesla主線,參與Tesla機器人產品前期設計研發,定位一級供應商,大概率確定供貨。關注Tier1【鳴志電器】【三花智控】【拓普集團】,以及供應Tier1的間接供應商【綠的諧波】【五洲新春(維權)】【斯菱股份】;
思路二:考慮人形機器人后續降本需求,國產供應鏈廠商具備量產性價比,且多數企業正在陸續與國內機器人本體廠接觸,有望受益后續大規模量產。建議關注(減速器)【中大力德】【精鍛科技】;(絲槓)【鼎智科技】【恆立液壓】【貝斯特】;(電機)【偉創電氣】【儒競科技】;(傳感器)【柯力傳感】等;
行業數據跟蹤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發電
電力設備&工控
板塊行情
電力設備與新能源板塊:本周上漲3.86%,漲跌幅排名第1,強於上證指數。滬指收於3828.11點,上漲8.02點,漲幅0.21%,成交49582.82億元;深成指收於13209點,上漲138.13點,漲幅1.06%,成交65023.74億元;創業板收於3151.53點,上漲60.53點,漲幅1.96%,成交30832.05億元;電氣設備收於9749.37點,上漲362.57點,漲幅3.86%,強於上證指數。
板塊子行業:本周太陽能指數漲幅最大,核電指數跌幅最大。太陽能指數上漲5.62%,鋰電池指數上漲3.47%,風力發電指數上漲1.00%,儲能指數下跌0.15%,新能源汽車指數下跌0.37%,工控自動化下跌0.51%,核電指數下跌0.67%。
行業股票漲跌幅:本周漲幅居前五個股票分別為向日葵 57.86%、中電鑫龍 29.90%、大洋電機 20.50%、吉鑫科技 18.87%、鵬輝能源 18.56%、跌幅居前五個股票分別為卧龍電氣 -8.61%、南風股份 -9.02%、動力源 -10.53%、杭電股份 -11.77%、融鈺集團 -16.46%。
行業公告跟蹤
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發電
電力設備&工控
風險提示
政策不達預期:各主要國家對新能源行業的支持力度若不及預期,則新興產業增長將放緩;
行業競爭加劇致價格超預期下降:若行業參與者數量增多,競爭加劇下,價格可能超預期下降。
研究報告信息
證券研究報告:8月用電量再破萬億,鴻蒙智行多款新車上市【民生電新·周觀察·20250928】
對外發布時間:2025年9月28日
報告撰寫:
鄧永康 SAC編號S0100521100006
王一如 SAC編號S0100523050004
李佳 SAC編號S0100523120002
朱碧野 SAC編號S0100522120001
李孝鵬 SAC編號S0100524010003
趙丹 SAC編號S0100524050002
林譽韜 SAC編號S0100524070001
席子屹 SAC編號S0100524070007
許浚哲 SAC編號S010012302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