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9 03:09
轉自:貴州日報
本報訊 9月28日,伴隨着嘹亮的鳴笛聲,十余輛裝有二手車、家用電器、百貨等貨物的集貨集拼貨車,從貴陽綜保區貴州國際集貨集拼中心緩緩駛出,標誌着全省首家國際集貨集拼中心——貴州國際集貨集拼中心正式投運。
作為打造國際貿易中轉集拼地、西南地區重要國際貨運樞紐的重要載體,貴州國際集貨集拼中心的投運,推動了貴州物流由「分散運輸」轉向「規模集拼」、從「通道經濟」升級為「樞紐經濟」,為推進貴州省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關鍵一步。
中心將圍繞系統優化、貨暢其流,着力構建「1+3+N」全球倉儲體系,即「查驗中心倉+國際陸港集貨場(倉)、網內集貨倉、網外集貨倉+自營專業倉」,配套建設冷鏈設施、海外倉、數字化平臺,強化集貨集拼主體功能。通過明晰集貨集拼譜系,構建骨干流通走廊,引導貨物流向貴州國際集貨集拼中心集聚。同時,充分發揮「區港聯動」優勢,加快形成以東盟、中亞為開放主方向,「四向班列+跨境卡班」為骨干支撐的國際物流基礎設施網絡體系,融入全面開放新格局,實現「樞紐對樞紐」的轉變。
中心投運后,在集貨集拼方面,從報關、報檢、退税,公路到班列「門到門」,裝卸、輔助到裝箱,將實現「一站式覆蓋、全環節保障」,讓貨主享受便捷、安全、專業、高效的全程服務;在跨境運輸方面,利用獨有的TIR與GMS雙通道,實現通關提速,構建起輻射中歐、中亞、東盟及國內的多向班列網絡,實現成本降低,助力黔貨出山、出海,推動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
「中心對我們企業出口產品有很大的作用。當貨物裝不滿一車時,可以採用集貨模式,跟別人共用一輛運輸車和訂單,共同運輸,從而減少運輸成本。」第一批參與貴州國際集貨集拼中心「集貨集拼」對外出口的貴州萬輝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吳龍華説。
「中心從9月15日試運行以來,貴陽綜保區利用功能政策優勢集聚二手車、家用電器、輪胎、百貨等各類貨物單品20余種,實現保税業態進出口值超3500萬元。」貴陽市物流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曉娟介紹,市物流公司作為貴州國際集貨集拼中心的運營主體,將加快建成「線上物流中心+線下集貨平臺」,優化「本地集拼-口岸直達-海外分撥」全鏈路,推動「黔貨出山」「黔貨出海」,助力貴州品牌走向世界。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易穎)
(《推動物流由「分散運輸」 轉向「規模集拼」》由貴陽日報為您提供,轉載請註明來源,未經書面授權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