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21:00
來源:36氪
改名之后,娃哈哈能迅速轉型嗎?
文|付饒
封面來源|IC photo
8月底,宗馥莉接受了財經獨家專訪,坦言2025年娃哈哈業績承壓,上半年銷量增速回落。
多項關鍵的數據也出現了下滑。尼爾森數據顯示,AD鈣奶在華東地區銷售額下降37%,純淨水市佔率從18%跌至12%。
這是一份慘淡的數據。對於任何一家飲料公司來説,二季度作為主要的銷售旺季,通常都該是全年表現最好的一個季度,業績下滑本身就是消極信號。
尤其對於娃哈哈來説,AD鈣奶和純淨水是娃哈哈的兩大重要收入構成,華東地區是全國最大的飲料消費市場(佔全國總銷售額的24.8%),也是娃哈哈起家、渠道鋪設率最高的地區。
表面上,關鍵業務和關鍵銷售市場的失利,娃哈哈看似突然賣不動了。
實際上,娃哈哈已經原地踏步很久了。
原地踏步
在軟飲料市場,中國沒有任何一家飲料公司會否認自己對可口可樂的執念。
但曾經打服可口可樂的,只有娃哈哈。
1998年,7家本土可樂挑戰外來「兩樂」,均受到慘遭失敗后,宗慶后推出了一款中國人自己的可樂——非常可樂,銷量一度接近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對此,可口可樂前總裁杜達夫曾給予了高度評價:「將來,可口可樂在中國唯一的對手可能是來自娃哈哈的挑戰。」
好景不長,這句話在不到20年的時間就慘遭打臉。
2024年,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跌下神壇,用漲價對衝銷量下滑,勉強穩定業績。可樂單品還分別被農夫山泉、元氣森林盯上,碳酸飲料霸主的地位岌岌可危。
另一頭,靠AD鈣奶、營養快線和瓶裝水吃老本的娃哈哈,已經長期原地踏步。
業績上來看,從2015年到2023年這8年,娃哈哈的營收幾乎是一條直線,在500億的業績線上下波動。2024年成為例外,娃哈哈業績突破700億,但就連宗馥莉自己都親口承認,這里面有不少宗老去世后的情懷消費因素。
原地踏步不見得是壞事。從營收體量來看,娃哈哈依舊是飲料行業巨頭,也使得宗慶后於2020年、2021年、2023年三次登上中國首富寶座。
但有同行對比,娃哈哈就顯得有些「不思進取」。尤其是加上農夫山泉作為對比,這個原地踏步的情況就更加明顯。
農夫山泉近幾年的營收增速明顯比娃哈哈快,24年受輿論影響業績回落
八年時間里,軟飲料行業市場格局不斷變化:飲用水品類里,品牌之間競爭更加激烈;其他飲品更是進入全面爆發時期,無糖茶、氣泡水、養生水等品類逐漸登場,成為迎合消費者健康觀念下的百億大單品。
爆發新品類中,沒有娃哈哈的身影不説,娃哈哈擅長的老品類也逐漸排在其他品牌后面。
最先掉隊的就是飲用水業務。千禧之年還是包裝飲用水龍頭的娃哈哈,在2007年、2010年、2015年,市場份額先后被康師傅、農夫山泉、怡寶超越,逐漸被擠出行業前三,至今仍沒改變。
同時,同行還在持續動作,意在拉大差距。
比如怡寶憑藉母公司華潤集團的財力,把瓶裝水工廠建到全國,加上渠道創新,包裝飲用水份額逐年提高,為集團貢獻超百億;農夫山泉為搶奪更多市場,在2024年4月推出綠瓶純淨水,用低價策略拉動銷量。
而娃哈哈的反擊,從宗馥莉上任以后纔開始。
重新增長的瓶裝水
2010年,娃哈哈創始人宗慶后表示要「再造一個娃哈哈」,爭取3年內實現年銷售收入1000億元。
去年娃哈哈700億營收,接班的宗馥莉讓這個目標變得可能。爲了提早完成這個目標,娃哈哈今年經銷商的任務普遍增長,在多家媒體瞭解到的信息中,一些地區更被要求增長50%。
對於娃哈哈來説,AD鈣奶、營養快線和八寶粥是最大營收來源。但這些已經火了將近20年的產品仍作為娃哈哈主要的支撐營收,算不上健康的盈利模式。
所以宗馥莉去年接班以后,用700億營收將娃哈哈拉回十年前的業績水平同時,在娃哈哈集團2024年銷售會議上,宗馥莉將2025年的發展重點放在了水和茶品類。
增長的路徑已被鋪好。
在水的業務上,過去主戰場在低線城市的娃哈哈,今年通過全家、盒馬等渠道,擠進一線市場。2024年以前基本不在廣州售賣的娃哈哈飲用水產品,通過美宜佳的一萬多個點位,成為各大零售終端的常規商品。
效果很明顯。
市場份額上,快消品行業數據監測公司「馬上贏」的相關數據顯示,包裝水方面,娃哈哈在2024年第一季度市場份額約為9.42%,而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市場份額上漲至17.07%。
在2025年中國消費者最常購買的包裝飲用水品牌中,農夫山泉礦泉水以48.53%的佔比高居榜首,成為消費者最常購買的包裝飲用水品牌。娃哈哈礦泉水佔比45.04%,以微弱劣勢緊隨其后,遠超排名第三、佔比36.73%的怡寶。
水和其他飲料不同,作為滿足日常剛性需求的基礎型飲料,水生命周期最長,甚至可以當成其他飲料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從軟飲料細分市場規模來看,2024年,瓶裝水市場規模1398億元,排名斷層第一,是排行第二碳酸飲料的2倍。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分析師預測,2025年中國瓶裝水市場規模預計突破310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6.5%,到2030年將達4000億元。
就幾家瓶裝水巨頭的營收來看,儘管遠未觸及行業的天花板,但增速放緩成為品牌們心照不宣的難題。農夫山泉在2024年營收僅同比增長0.5%,華潤怡寶營收下滑2.6%,康師傅飲品業務僅增長0.1%。
更嚴峻的,農夫山泉和怡寶等幾家包裝飲水的比拼,充分暴露出包裝飲用水品牌的短板:用户品牌忠誠度脆弱,營收和盈利也極易受到價格戰衝擊。
2024年,農夫山泉上半年受輿論衝擊,包裝飲用水產品收入下滑18.3%,下半年影響持續加大,下滑幅度同比擴大至24.4%,使得農夫山泉2024年全年包裝飲用水產品收入下降21.3%至159.52億元。
面對市場份額壓力,農夫山泉彎下腰,打起了價格戰,也引得怡寶等品牌不得不跟進。
如今,兩家盈利能力都受到價格戰衝擊。2025年上半年,農夫山泉飲用水利潤率為35.44%,遠低於2022、2023年同期的39%與36.4%。而華潤飲料業績的支柱,佔收入比重超過80%的包裝飲用水業務收入更是同比下滑了23.1%。其中,對飲用水業務收入貢獻最大的小規格瓶裝水產品(單瓶容量不超過1升),收入31.94億元,同比下滑26.2%。
儘管娃哈哈通過渠道改革、點位鋪設,在2025年市場份額有所上升,但留給品牌上升的空間其實並不多。
從市場佔有率來看,頭部包裝飲用水企業的地位較為穩固。娃哈哈以9.9%的市場份額排名第四,多年未變。其余頭部,農夫山泉、華潤怡寶、康師傅、百歲山、冰露市場份額分別為26.5%、21.3%、10.1%、7.4%、5.3%,六家企業的市場佔有率總和就高達80.5%。
隨着胖東來、東方甄選、元氣森林等品牌相繼入局包裝飲用水領域,傳統水企的市場份額很有可能被進一步瓜分。
對於娃哈哈來説,在其他品類找增量,似乎成爲了必須開拓的道路。
仍不死心無糖茶
除了對於瓶裝水業務上心,從宗馥莉接管娃哈哈之后,另一個更上心的業務要數無糖茶。
2024年上半年,娃哈哈密集推出一系列相關茶飲品,效果甚微。今年5月,宗馥莉又推出娃小宗無糖茶,希望能成為實現增長的下一個大單品,但單品難言出圈,甚至一些經銷商的冰櫃里,都看不到此單品。
儘管對於無糖茶的新品策略,娃哈哈在飲料行業沒激起波瀾,甚至作為反擊動作,有些滯后,但無糖茶賽道遠遠沒有進入存量競爭,仍處於快速爆發的賽道。
最典型的特徵就是,無糖茶行業市場規模的增長不是百分比,而是「倍」,從2017年-2023年里,行業規模從18億增長到189億,6年規模增長超10倍。
一些品牌已經吃到紅利,比如農夫山泉和怡寶。
前者以東方樹葉為核心的茶飲料板塊,今年上半年時間,營收就突破百億,收入規模、增速遠超飲用水業務。后者新推出的無糖茶「佐味茶事」和草本茶「至本清潤」,去年銷量分別增長122%和100%,帶動該公司飲料收入同比增長30.8%至14億元。
過去,娃哈哈的營收大頭始終是AD鈣奶、營養快線等乳製品,想要創造更大的增長空間,娃哈哈需要跳出這個火了20年的老品類。
選擇無糖茶,娃哈哈一方面可以複用自己的渠道和資源,另一方面這個市場更大,增長可以更快。目前,無糖茶品類在中國市場滲透率僅為7.7%,與日本的78%形成鮮明對比。這也説明,這個市場規模比飲用包裝水大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對於娃哈哈而言,娃小宗無糖茶單品的暫時失敗,只是一個縮影。其背后,真正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娃哈哈這艘大船已經在飲料行業比拼中,在策略和產品推新上,顯得有些笨重。這里面,有娃哈哈股權糾紛、品牌使用權限、渠道發展等歷史遺留問題。
尤其今年,娃哈哈和宗馥莉都壓力倍增。
據Tech星球,6位經銷商中有4位表示,今年的銷量對比去年同期並沒有明顯的增長,銷量基本持平,而另外兩位經銷商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今年的整體銷量比去年下跌了至少30%。
在軟飲料行業,二季度是行業公認的集中銷售旺季,在全年營收佔比突出,也因此往往決定着一家飲料公司全年的業績走向。但接連傳來的銷量業績,讓娃哈哈能否在今年保住700億營收,都變成了一個問號。
最新傳出的消息,宗馥莉將希望寄託於2026年啟動新品牌「娃小宗」,全面代替娃哈哈,前者商標由宗馥莉旗下宏勝集團申請並持有,對其有百分之百的決策權。
這是宗馥莉的重要落子。
這意味着,宗馥莉不再受限於其他股東,從產品推出、市場策略調整,到渠道發展、品牌營銷等動作,都不再需要經過內部複雜的程序,大幅提升了決策效率。
短期來看,宗馥莉對於無糖茶的追求目的,看似是想找出增長點。但長期看,宗馥莉更想借娃小宗,來帶領娃哈哈迅速轉型。
畢竟原地踏步多年的娃哈哈,轉身速度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