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8 17:45
(來源:醫療器械創新網)
商業決策上,企業對業務的重視度,都藏在真金白銀的投入里。
美敦力以「五年內向英國投入數千萬美元投資」 錨定 AI 與機器人手術,在倫敦撐起其全球最大數字中心;邁瑞以「全鏈條資源傾斜」 推進 AI 落地,僅 2025 年上半年 「三瑞生態」 就新增超 500 個項目。
當前,國內政策對醫療器械與 AI 融合正處於密集支持期 —— 從《「十四五」 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攻關智能裝備,到國家藥監局簡化 AI 醫療審批流程,政策紅利為技術落地鋪路。
而兩大龍頭的投入,正是結合了市場需求與政策紅利的順勢而為。
邁瑞醫療
全鏈條投入,破解落地難題
邁瑞的 AI 投入核心是 「不做單點技術,只做全場景解決方案」,通過資源傾斜破解傳統醫療三大痛點:數據孤島、診療碎片、管理粗放,最終實現 「從賣硬件到賣解決方案」 的價值躍遷。
這一佈局恰好契合國內政策導向,獲得了落地加速的有利環境。
「三瑞生態」:投入見成效的全科室滲透
作為 AI 落地的核心載體,「瑞智、瑞檢、瑞影」三大系統的滲透數據直接體現投入成效(截至 2025 年 6 月):
瑞檢生態:累計裝機近 800 家醫院(80% 為三甲),上半年新增 210 家 ——AI 讓檢驗流程從 「人工審覈」 轉向 「自動分析 + AI 複覈」;
瑞智生態:國內覆蓋千余家醫院,上半年新增 108 個項目(含 38 家三甲),國際 「瑞智聯 M-Connect」 簽單 107 個(累計超 760 個)——AI 實現重症設備遠程監控、跨院協同診療;
瑞影生態:全國 31 省裝機超 1.77 萬套,上半年新增 2100 套,匯聚 5.4 萬專業用户 ——AI 推動影像數據跨院共享,基層醫院也能獲得精準診斷支持。
啟元大模型:研發投入下的 「臨牀級 AI」
邁瑞在 AI 算法上的投入聚焦「讓 AI 懂臨牀」,而國家藥監局 2025 年出臺的 「簡化核心算法不變而算法性能優化的 AI 醫療器械變更註冊」 政策,為技術迭代掃清障礙。
2024 年底推出的全球首個臨牀落地啟元重症醫療大模型,具備病情問答、建議生成、病歷撰寫、知識查詢四大功能—— 在 ICU 場景中,能快速整合患者多維度數據,輔助醫護人員在高壓下精準判斷病情,降低漏診風險。
目前,大模型已延伸至麻醉、影像等科室:瑞智重症決策輔助系統&啟元重症大模型實現裝機醫院 8 家,瑞智麻醉決策輔助系統&啟元麻醉大模型實現裝機醫院 2家。
與邁瑞的實戰應用相比,國內部分企業的AI可能還是停留在概念炒作階段。
細分突破:AI 超聲解決 「經驗依賴」 痛點
近日,邁瑞醫療官宣邁瑞乳腺超聲輔助評估軟件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評審,正式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
針對超聲診斷「年輕醫生經驗不足、病灶難識別」 的問題,邁瑞投入資源開發乳腺超聲 AI 輔助軟件:以《乳腺疾病超聲檢查共識》為基準,用真實臨牀圖像 + 專家組診斷結果訓練模型,即便複雜病變也能精準分類 —— 這一軟件讓年輕醫生的診斷準確率顯著提升,縮短經驗積累周期。
美敦力
千萬美元投資落地
錨定手術數字化
投資具象化:倫敦數字中心成全球支點
美敦力的千萬美元英國投資並非抽象規劃,而是落地為倫敦辦事處的「硬擴張」:辦公面積翻倍至 25,000 平方英尺,團隊擴充至 200 人以上,且100% 聚焦 AI 與機器人手術—— 這一佈局讓倫敦中心成為其全球最大數字中心,也是對接倫敦 「硅環島」 科技資源的核心接口。
「投資不是短期試水,而是爲了撬動全球手術數字化。」 美敦力相關負責人的表態點出核心邏輯:借倫敦科技集羣優勢,將該中心打造成技術研發、測試、落地的 「中轉站」,為全球市場輸出 AI 手術解決方案。
投入轉化:從技術收購到 「硬軟協同」 突破
千萬美元投資的價值更體現在「技術從 0 到 1 再到閉環」 的轉化上:
2020 年 「種子期」:收購倫敦 Digital Surgery,獲得其 Touch Surgery 平臺 —— 全球首個手術視頻分析 AI 系統,為后續研發打下基礎;
2024 年 「成長期」:升級平臺,新增 14 種 AI 算法與手術直播功能,讓 AI 從 「后臺分析」 轉向 「術中實時支持」,解決腹腔鏡手術臨牀痛點;
2025 年 「爆發期」:實現與 Hugo 手術機器人的 「硬件 + 軟件」 協同,形成 「手術規劃 - 模擬培訓 - 術中決策」 全流程方案,技術壁壘顯著提升。
目前,Hugo 系統已落地歐洲(2021 年 CE 認證)、推進美國(2025 年 FDA 申請),還在疝氣修補術研究中取得突破 —— 這些成果正依託中國 「優化進口創新醫療器械審評」 的政策窗口,加速對接國內市場。
全球競速
AI 醫療賽道的 「投入比拼」
邁瑞與美敦力的投入是全球行業的縮影,國際巨頭與國產陣營各有側重,而國內政策正為國產企業突圍注入動力。
國際巨頭:拼技術迭代與場景深耕
強生:2025 年 7 月推出骨科 AI 系統 VIRTUGUIDE™,投入資源專攻拇外翻矯正 「個性化方案」,AI 規劃精度達 0.1mm;
直覺外科:達芬奇 5 投入研發升級 「軟件驅動」,算力較前代提升 1 萬倍,2025 年二季度部署量同比激增 157%,鞏固腔鏡機器人優勢;
西門子醫療:聚焦影像 AI,AI-RAD Companion 算法可自動識別多類病灶,致力於減少影像醫生的重複勞動。
國產陣營:拼本土化與性價比突圍
在《「十四五」 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攻關智能手術機器人」 的政策指引下,2025 年上半年,微創醫療、瑞龍外科等 5 家企業密集獲批手術機器人,形成「圍攻達芬奇」 格局;
疊加地方政策補貼,國產設備相較於進口設備而言,主打超高性價比—— 邁瑞 「三瑞生態」 更是國產代表,以 「適配國內醫院流程」 的優勢加速替代進口。
投入的終極目標:醫療普惠
無論是邁瑞的全鏈條投入,還是美敦力的千萬美元佈局,本質都是「用 AI 解決醫療痛點」。
而政策的精準託舉,讓這些投入能夠更快轉化為臨牀價值:當邁瑞的 AI 方案走進縣域醫院,美敦力的智能手術系統提升精準度,全球醫患纔是最終受益者。
當前,兩大龍頭的競速,正推動醫療從「傳統模式」 向 「智能普惠」 加速轉型。
醫療器械企業在產品註冊、上市、融資、落户等關鍵階段需專業支持。醫療器械創新網深耕行業,可提供合規梳理、投融資對接、落户規劃等解決方案。有需求可掃描文章頭部貼片上的二維碼加微信,攜手助力企業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