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的100%藥品關税:2700億美元的製造業戰爭可能會重塑你的藥品內閣

2025-09-26 20:01

特朗普從10月1日開始全面徵收100%的藥品關税,引發了2700億美元的行業投資激增,創造了像禮來這樣的股市贏家,而依賴外國的公司現在面臨着潛在的災難。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周四宣佈對品牌和專利藥品徵收100%的關税,引發了數十年來製藥股估值最劇烈的洗牌,在那些有望受益於國內製造業迴流的公司和那些從10月1日開始面臨嚴厲進口懲罰的公司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分歧。

該政策豁免了在美國建設製造工廠的公司,已引發超過2700億美元的行業投資承諾,並從根本上改變了製藥股的競爭格局。對於投資者來説,新的關稅制度既帶來了非凡的機遇,也帶來了巨大的風險,股票表現可能取決於每家公司的製造足跡和快速將生產轉移到國內的能力。

禮來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LLY)成為特朗普關税政策無可爭議的贏家,完全有能力利用向國內藥品生產的大規模轉變。這家總部位於印第安納波利斯的公司運營着美國最大的製造網絡,擁有9家國內工廠,自2020年以來已向美國製造業承諾前所未有地投入500億美元,其中包括最近宣佈斥資270億美元建設四家美國新工廠。

特朗普的知名盟友、首席執行官大衞·里克斯(David Ricks)已將禮來定位為從迴流趨勢和擬議的企業減税中受益,以使國內製造業更具競爭力。該公司的三個新的活性藥物成分(API)生產設施直接解決了國內成分生產的嚴重短缺問題,在關税增加競爭對手的進口成本之際,為禮來公司賦予了巨大的定價權。

Vertex Pharmaceuticals(納斯達克股票代碼:VRTX)代表了理想的關税保護模式,其100%的生產在馬薩諸塞州波士頓進行。這種純粹的國內製造方法提供了零關税風險,同時使該公司能夠在外國競爭對手面臨進口處罰時提高價格。由於不需要額外投資來遵守新政策,隨着市場對藥品重新定價以反映關税成本,Vertex的利潤率可能會大幅擴大。

艾伯維(紐約證券交易所:ABBV)在大型製藥公司中脫穎而出,擁有9家國內工廠和9家外國工廠,使其成為主要製藥股中國內製造比例最高的企業。該公司最近承諾在未來十年投資100億美元,包括1.95億美元擴建其北芝加哥原料藥工廠,進一步增強了其競爭地位。艾伯維的平衡製造方法意味着關税風險最小,同時保持戰略海外業務的成本優勢。

百時美施貴寶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BMY)受益於已經建立了更高的國內製造業與外國製造業比率,需要最少的迴流投資來維持競爭力。該公司在美國擁有強大的關鍵腫瘤學和免疫學藥物生產基地,使其和醫療保健系統能夠尋找可靠的國內供應商以避免供應鏈中斷。

輝瑞(紐約證券交易所:PFE)利用其在美國9個州的11個製造基地的廣泛網絡,首席執行官阿爾伯特·布爾拉(Albert Bourla)明確表示,該公司可以「從外部的製造基地轉移到這里的製造基地」,以減輕關税影響。這種生產靈活性使輝瑞能夠根據成本優化來轉移製造,同時避免關税處罰。

諾華(NYSE:NVS)面臨的關税風險可能是主要製藥公司中最嚴重的,美國API生產有限,海外業務廣泛。投資分析師預計,關税影響可能造成每年高達8億美元的損失,迫使這家瑞士公司宣佈在五年內投資230億美元,其中包括七個新的美國設施。然而,新制造設施的5-10年時間軸意味着諾華將在國內產能上線之前吸收大量關税成本。

羅氏(OTCQX:作為一家總部位於歐盟以外的瑞士公司,RHHBY)面臨着更大的挑戰,對非歐盟藥品進口徵收39%的全額關税。儘管該公司宣佈在五年內投資500億美元,其中包括在賓夕法尼亞州的一座基因治療設施,分析師預計關税政策每年將產生高達10億瑞士法郎的影響。生物技術製造的複雜性使得羅氏的生產轉型尤其具有挑戰性且成本高昂。

安進(納斯達克:AMGN)和Biogen(納斯達克:BIIB(BIIB)代表了最脆弱的生物技術股,因為它們的外國製造業風險敞口和税收結構。安進在愛爾蘭和新加坡的業務為其外國業務的有效税率提供了6%的收益,而Biogen通過其在瑞士和北卡羅來納州的業務實現了8%的收益。與競爭對手相比,這兩家公司都缺乏美國宣佈的重大製造業投資承諾,這使它們面臨持續的關税影響。

關税政策對歐洲製藥公司造成了系統性的不利影響,賽諾菲(納斯達克股票代碼:SNY)在海外經營着16家主要工廠,儘管其到2030年美國投資承諾為200億美元,但歐洲製造業仍面臨15%的關税。葛蘭素史克(NYSE:GSK)面臨最大的海外風險敞口,在美國境外運營着31家主要工廠-主要製藥公司中最廣泛的國際製造網絡。

阿斯利康(納斯達克:AZN)面臨着英國業務和潛在10%關税的適度影響,儘管其最近宣佈的35億美元的美國擴張提供了一些保護。諾和諾德(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NVO)儘管在美國長期存在,但其歐洲製造業務仍然容易受到歐盟關税風險的影響。

製藥行業2700億美元的投資激增是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工業迴流運動,但新制造設施的5-10年時間軸為擁有現有國內產能的公司創造了更長時間的競爭優勢。根據每家公司立即利用關税保護的能力與需要多年轉型投資的公司相比,股票表現可能會出現顯着差異。

活性藥物成分(API)生產提供了特殊的機會,因為目前只有9%的API製造商在美國運營,相比之下,中國為22%,印度為44%。隨着進口成本的增加,大量投資於國內原料藥生產的公司(特別是禮來公司、艾伯維公司和默克公司(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MRK))定位為佔領可觀的市場份額。

由於複雜的製造要求和更長的開發時間表,生物製品和特種藥物部門面臨着獨特的挑戰。輝瑞、默克和主要生物技術公司等擁有美國現有生物製劑能力的公司在這些高價值治療領域保持着巨大優勢。

關税政策對消費者的影響增加了股票估值的複雜性。由於30%的美國成年人已經因成本問題而放棄服用藥物,2740萬沒有保險的美國人面臨全額價格風險,關税引發的價格上漲可能會減少對藥品的需求。擁有強大國內製造業的公司可能會受益於市場份額的增長,但隨着負擔能力挑戰的加劇,整體市場增長可能會放緩。

創歷史新高的藥品短缺情況已報告323起,這給依賴外國製造的公司帶來了額外的風險。由於藥品短缺而面臨高達20%的藥品費用增加的醫院對於能夠提供可靠供應的國內製造商來説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

關税政策創造了一個明確的投資論點,有利於國內製造業領導者,同時懲罰外國依賴企業。禮來公司(Eli Lilly)、Vertex和艾伯維(AbbVie)代表了藥品迴流政策的最有力參與者,既提供即時關税保護,又從國內產能投資中獲得長期競爭優勢。

相反,諾華、羅氏和安進等外國依賴型公司可能會預計關税風險和轉型成本將帶來多年的阻力,這使得它們只對那些願意等待制造業轉型完成的投資者來説具有潛在吸引力的價值遊戲。

27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代表着全球製藥製造業的根本性重組,創造了該行業現代歷史上最大的產業政策成功故事和最嚴重的供應鏈中斷。對於投資者來説,關鍵問題不再是製藥製造業是否會重返美國,而是哪些公司將主導以國內為中心的新格局。

醫療保健利益相關者必須為一個潛在的動盪時期做好準備,其特徵是成本上升、供應中斷和獲取基本藥物的複雜性增加。與此同時,希望國內製造能力的長期利益能夠實現,而不會在此期間犧牲患者福利。

Beninga免責聲明:本文來自無薪外部撰稿人。它不代表Benzinga的報告,也沒有對內容或準確性進行編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