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5 15:5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近日,上海建發致新醫療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發致新」)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的審覈狀態已經變更為註冊生效,公司即將登錄資本市場。
招股書顯示,建發致新為國資控股企業,控股股東為廈門市國資委。公司為全國性的高值醫療器械流通商,主要從事醫療器械直銷及分銷業務,併爲終端醫院提供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SPD)服務。
流通環節面臨多重困境 萬億器械流通市場格局重塑
當下,人口老齡化加速、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居民健康意識普遍增強以及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共同驅動着醫療器械市場需求持續增長,為流通環節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市場增量。儘管行業前景廣闊,但當前器械流通環節仍面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首先是供應鏈高度碎片化,運營效率低下,單家大型三甲醫院往往需要同時對接數百家甚至上千家供應商。這種極度分散的供應格局導致醫院採購流程繁瑣複雜,管理成本劇增,頻繁的小批量、多批次補貨成為常態,不僅顯著推高了雙方的物流與交易成本,更使得供應鏈整體響應速度迟緩,難以滿足臨牀高效、靈活的需求。
其次,行業內普遍存在產品標識不統一、信息標準各異的現象,「一物多碼」問題突出。這直接導致了產品來源、流向、使用、庫存等數據在生產、流通、醫院、醫保間形成孤島,無法有效貫通與共享,進而產生產品溯源困難、精準計費與消耗覈算受阻、監管合規風險高企等問題。
從醫院角度看,為應對供應、採購不穩定風險,醫院往往被迫維持高庫存水平,佔用大量資金和倉儲空間。同時,管理龐雜的供應商關係、處理海量訂單、執行驗收入庫、院內配送及耗材領用流程均需投入大量人力,效率低下且易出錯。此外,醫護人員花費在耗材申領、管理等非診療事務上的時間長,也顯著影響了其醫療服務的效率與質量。
供應鏈的碎片化、數據的割裂與標準化缺失,以及由此衍生的高運營成本與合規風險,構成了當前醫療器械流通環節發展的主要瓶頸。這些問題不僅增加了產業鏈各方的負擔,也阻礙了醫療資源更高效、更透明、更安全的配置與使用。
當前,國家層面的藥品和醫療器械集中帶量採購與DRG支付方式改革正深刻重塑醫療生態,醫療器械流通行業環境已發生根本性轉變,根治上述行業頑疾已刻不容緩。
以DRG支付為例,DRG支付的核心在於「打包付費」,為特定病種設定支付「天花板」。這迫使醫院從粗放式管理轉向精細化的成本管控,對包括醫療器械在內的所有診療成本進行嚴格覈算與控制。其中,流通環節的低效、高成本以及因數據孤島導致的管理混亂,都成為醫院成本控制的痛點、難點。
破局之道:建發致新的三重創新
在此背景下,建發致新通過 「全國一體化醫療器械流通樞紐」的模式創新,醫用耗材集約化管理服務的業態創新,自主研發原碼解析等技術的技術創新,使產品分散流通、多級流通下的管理成本高、效率低、溯源難等問題得到顯著改善。
就模式創新而言,建發致新打造「全國一體化醫療器械流通樞紐」,覆蓋全國的醫療器械「分銷-直銷」一體網絡,為醫療器械行業上下游提供覆蓋渠道、倉儲物流與配送、流通信息、資金等多方面的綜合管理服務。
在縱向的產業鏈方面,公司與與微創集團、美敦力集團、泰爾茂、歸創通橋、波士頓科學、貝克曼、思塔高、邁瑞醫療等眾多醫療器械生產廠商和全國3300余家重點醫院開展深度合作,平臺化管理模式降低上游生產廠商對銷售渠道的管理難度,克服傳統經銷代理模式下「單一廠商、單一產品、單一區域」帶來的諸多問題,減少管理成本的同時提高管理效率;橫向產品覆蓋方面,公司為醫療機構客户提供品種多元化、科室全覆蓋的一攬子解決方案,滿足全院多科室的不同採購需求。
就服務創新而言,建發致新不僅僅是醫院產品供應商,更是「醫院醫療器械供應鏈智慧管家」。公司自主研發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SPD)管理系統,可一體化統籌管理院端醫用耗材,實現對院內醫用耗材的日常採購、配送、使用、結算等過程的集中化和精細化管理。
例如,通過智能櫃存儲、自動計數、掃碼計費等功能,將大量人力從基礎工作釋放,提升運營效率;運用智能櫃、RFID、手持PDA、條碼掃描器等智能設備,提高信息錄入精準度和操作效率;以信息化方案管理院內耗材,避免過期耗材在庫,保證醫療安全;聯通收費系統,杜絕錯收、漏收、多收等情況的發生。
就技術創新而言,建發致新自主研發原碼解析技術,配合醫療器械唯一標識(UDI)的應用,對醫療器械產品進行一物一碼管理,實現了以醫療器械唯一標識為基礎的貨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集中管控、動態管控。
通過唯一主條碼,可向上游追溯到供應商、發票、結算,亦可以向下遊追溯到醫院、科室、患者,產品計費退費、陽採醫保結算。在實現「每一把手術刀都有來處,每一片止血棉皆可追溯」的同時,也保證了產品計費、使用的合規準確。
戰略佈局器械流通新藍海 協同效應顯現業績增速領跑行業
受行業政策推動,高值醫用耗材領域的集中帶量採購、「兩票制」、耗材零加成及臨牀專項整治等政策逐步落實,醫療器械流通領域在醫院端的服務面臨價值重構。具體體現為產業上下游更加重視成本的管控和效率的提升,加速推動流通行業渠道向規模化、專業化、信息化、規範化趨勢發展。
因符合政策要求和行業發展方向,可提高醫療機構運營效率,醫療器械SPD管理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應用。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醫療器械供應鏈分會的《2023中國公立醫院醫療器械SPD市場分析報告》,截至2023年3季度,全國共計新增100余家醫院公開招標SPD項目,已開展醫療器械SPD項目的醫療機構已達1800家,其中三級醫院佔比約為75%。
另據《2023年衞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共有11,772家公立醫院,按照此市場存量推算,目前我國醫療器械SPD項目在全國公立醫院的滲透率達15.29%,未來醫療器械SPD市場發展空間巨大。
建發致新作為國內醫療器械流通行業的頭部企業,精準把控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戰略佈局SPD業務新藍海,並已取得豐碩成果。據公司創業板招股書顯示,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簽約60家醫院的醫用耗材集約化運營服務,其中三級醫院近30家,醫療耗材管理規模超100億元。
除SPD業務自身高速增長之外,其提供的高質量服務也在持續強化公司品牌美譽度及醫院客户粘性,推動公司傳統流通業務保持領跑行業的業績增速。
根據行業上市公司披露的數據,2024年我國醫療器械流通行業中醫療器械收入超過 100 億元的企業包括國藥控股、上海醫藥、九州通、華潤醫藥、嘉事堂、重藥控股和建發致新。
2022年-2024,建發致新營業收入分別為118.82億元、154.43億元、179.23億元,2023年度、2024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9.97%和16.06%,2022年至2024年複合增長率為22.81%。
橫向對比來看,同報告期內,醫療器械流通業務增長的公司中,上海醫藥營收復合增長率為13.85%;華潤醫藥營收復合增長率為4.74%;九州通營收復合增長率為7.38%;嘉事堂未披露醫療器械收入。建發致新在頭部醫療器械流通企業中業務營收增速排名第一。
結語
作為國資控股的全國性醫療器械流通龍頭,建發致新的核心亮點在於精準把握行業痛點與發展趨勢,通過模式、服務與技術三重創新成功破局。
公司構建的「全國一體化流通樞紐」網絡與深度產業鏈合作,顯著提升了行業效率;其自主研發的SPD智慧供應鏈管理系統,為醫院提供集約化運營解決方案,有效解決了高庫存、管理難、溯源弱等核心問題,併成為強勁的業務增長引擎;而自主研發的原碼解析技術,更是確保了器械流通全流程的可追溯性與合規性。
這些創新舉措不僅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推動SPD項目快速落地滲透,更直接轉化為領跑行業的業績增速,充分驗證了其戰略佈局的前瞻性和商業模式的競爭力。在醫療器械流通市場格局重塑與SPD藍海加速拓展的背景下,建發致新憑藉其創新的解決方案、優異的運營效率和顯著的先發優勢,已奠定其在未來萬億市場中持續引領發展的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