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破局高空檢修!秦港股份曹妃甸實業港務公司「卸船機專用移動檢修平臺」投用

2025-09-24 18:34

近日,在秦港股份曹妃甸實業港務公司礦石碼頭橋式抓鬥卸船機大梁下方,一臺纜車模樣的設備正沿着長長的軌道滑行。這不是科幻場景,而是曹妃甸實業港務公司破解高空檢修難題的「祕密武器」——卸船機專用移動檢修平臺。該平臺的成功投用,不僅讓曹妃甸實業港務公司攻克了高空檢修難題,更實現了港口大型設備維修效率與質量的雙重突破。

傳統檢修存在侷限

曹妃甸實業港務公司礦石一期現有6台橋式抓鬥卸船機,司機室軌道均位於大梁箱體鋼結構下方,發揮着保障操作人員人身安全與設備精準運行的重要作用。司機室軌道單台設備總長超110米,且高空作業環境極為複雜,檢修難度極大。當軌道踏面(即車輪與軌道接觸的表面)磨損量達原尺寸的10%,或者出現局部橫向變形等情況時,軌道的維修或更換工作就變得刻不容緩了。

此前,傳統維修需在大梁下方焊接預製腳手架,再由維修人員進行高空檢修作業,不僅存在着焊接作業易導致主體結構應力集中、大梁變形的風險,更存在着腳手架搭建和設備維修周期過長、嚴重侵佔設備正常作業時間的問題,大幅拉低了碼頭整體生產效率。爲了進一步保障生產作業的連續性,提升設備維修效率,傳統模式升級迫在眉睫。

創新破解檢修難題

為打破這一困境,公司技術團隊主動出擊,歷經多輪方案論證與測試,成功研發「卸船機專用移動檢修平臺」,並投入現場應用。

該平臺通過與卸船機主繩進行精準連接,由司機操控主小車(繩索牽引式抓鬥小車)即可實現平臺的靈活提升與作業位置的水平移動,徹底擺脫了傳統固定式腳手架的束縛,以三大核心優勢,顛覆了原有的維修模式:

一是維修周期大幅縮減。單台設備軌道維修或更換時長從原來的至少12天壓縮至7天內,維修效率較傳統方式提升超41.7%,為快速恢復生產贏得了寶貴時間。

二是生產影響降至最低。可根據現場作業需要,利用生產間隙對司機室軌道進行分段維修,單次停機僅需3天即可重新開展作業,大幅縮短了停機時長,最大限度減少了對現場作業的干擾,保障了生產的連續性。

三是維修範圍全面拓展。該平臺不僅可以高效完成司機室軌道更換,還能夠進行此前難度較高的大梁箱體下部檢測、鋼結構加強等任務,設備運維工作更全面、更深入、更高效。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該平臺還具備優秀的工程適應性——支持拆分運輸與整體吊裝,可以滿足多種規格的卸船機軌道更換需求,真正實現了「一機多用、多維賦能」,為港口大型設備維修保養提供了靈活高效的檢修方案。今年8月,該平臺首次用於礦石碼頭一期UL2卸船機司機室軌道更換,截至目前,已經成功完成5台卸船機司機室軌道的維修更換工作。

曹妃甸實業港務公司負責人表示,「卸船機專用移動維修平臺」的成功投用,不僅為保障公司順利完成生產任務、提升核心競爭力注入強勁動力,更以技術創新為港口大型設備維保升級提供了全新方案。下一步,公司將持續深耕設備運維技術創新,不斷破解行業難題,以更優質的技術方案助力港口高質量發展。

文字 | 李鵬  劉國坤

編審 | 黨委工作部  曹妃甸實業港務公司

(秦港股份)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