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24 05:26
9月18日,黃陂區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卡斯柯全國運維中心內,工作人員正在對設備進行檢測維護。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倪娜 攝)
近日,全球領先的真空泵、鼓風機及壓縮機制造商德國普旭集團全球最大海外單筆投資項目——武漢基地一期,在武漢中德國際產業園正式建成投產,成為普旭全球第八家制造工廠。項目總佔地190畝,本次投產的一期項目佔地70畝,涵蓋生產基地、銷售及研發中心。
如今的武漢,正成為跨國企業眼中的「投資熱土」。不僅斯丹德、奧托立夫等外資重點項目紛紛選擇在此落地生根,百威、普旭、卡斯柯等早已深耕武漢的 「老夥伴」,更是持續加碼投資,用實際行動表達對這座城市的信心。
亮眼的招商成績單,更印證了武漢的吸引力:2024年,武漢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07家,同比增長7.7%,外商直接投資(FDI)穩穩佔據中部城市榜首;截至2024年底,已有310家世界500強企業慕名而來,在武漢這片沃土上佈局發展。
看好中國,投資武漢。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了武漢多家跨國企業負責人,聆聽他們與武漢結緣、在武漢深耕、選擇持續「投資武漢」的故事,感受這座城市與全球企業共成長的勃勃生機與澎湃動力。
卡斯柯落子黃陂
運維中心輻射全球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黃磊 通訊員 黃宣 徐芳
9月18日,黃陂區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卡斯柯全國運維中心內的產品運維調度指揮中心大屏上,顯示着其產品在全球分佈、安裝、維修等情況。現場,還有基地內中車長客的工作人員,前來領取設備,準備應用在地鐵12號線的車輛裝配上。
卡斯柯,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集團有限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合資成立的中國鐵路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也是軌道交通控制系統集成領域領軍企業。2011年起,卡斯柯開始進軍武漢市場,參建武漢地鐵2號線。目前,在武漢城軌領域,卡斯柯參與建設了2號線、4號線、6號線等武漢10條地鐵,總里程超過386公里,約佔武漢地鐵總里程的60%;在鐵路領域,卡斯柯的調度集中系統實現了武漢鐵路局400余站的全覆蓋。
「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享有九省通衢的區位優勢。」卡斯柯武漢分公司負責人傅廣玉説,為更好深耕武漢市場,2021年,卡斯柯在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註冊成立卡斯柯武漢子公司。2024年5月,卡斯柯全國運維中心入駐軌交基地。「全國運維中心建在武漢軌道交通產業創新基地,一方面是爲了更好地服務武漢及華中地區,另一方面也是進一步豐富軌交基地的產業鏈條,助力基地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羣。」
中心落户黃陂區以來,發展勢頭迅猛,成爲了卡斯柯立足武漢、輻射華中、服務全國、走向全球的重要支點,高效支撐了武漢、北京、成都、南寧等國內重點城市的軌道交通信號系統運維。同時,中心的服務能力不斷向海外市場延伸拓展,為全球十多個國家的卡斯柯設備提供着全面、專業的運維服務。截至目前,該中心共獲得國內外訂單120余個。
2025年7月,卡斯柯與黃陂區人民政府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將深度融合黃陂區特色資源,在區域內積極推進低空管控平臺建設,部署無人機AI巡檢系統,構建覆蓋軌道、農林、水務、政務的全方位「低空+」應用體系,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
「結合黃陂區域豐富的低空經濟應用場景,我們正和該區攜手構建‘低空+’產業生態。」傅廣玉説,卡斯柯研發的低空智能管控系統、無人機AI巡檢系統等已在福建、河南等地已有廣泛應用,未來,卡斯柯將依託黃陂獨特的低空場景優勢,利用低空無人機巡檢鐵路、地鐵線路,在低空技術應用中逐步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武漢模式」。「未來,卡斯柯還將在武漢配套建設一體化站門實驗室,將武漢子公司進一步打造成集運維、創新於一體的卡斯柯華中區域總部,更好地紮根武漢,服務武漢。」
深耕武漢20年
康明斯持續本土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通訊員 杜藝婷
「康明斯全球僅有的兩個氫內燃機臺架,正在這里進行前瞻測試。」9月18日上午,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總經理石磊向來訪者介紹他所在的研發機構,言語中透着自豪。
康明斯既是百年企業,也是世界500強企業,1919年創立,總部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是全球知名的動力技術提供商,1975年進入中國市場。
2005年7月,康明斯與東風公司在武漢合資成立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此后相繼投資建設康明斯燃油系統武漢工廠、康明斯電力武漢工廠等,產業版圖越做越大。
深耕武漢追加投資
大馬力機組42分鍾一臺,中小馬力機組36分鍾一臺……金秋時節,康明斯電力武漢工廠智能化生產線上,一臺臺柴油發電機組,源源不斷下線,經過嚴格檢測后,將發運往浙江杭州等地。
這是華東一家互聯網頭部企業定製的新一代發電機組,主要用於數據中心供電保障。
康明斯電力2009年落户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康明斯全球五大標準電力生產基地之一。16年來,康明斯電力研發、生產更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年產值從剛開始不足2億元人民幣,提升至2024年41億元人民幣,增長近20倍!
「今年有望突破50億元人民幣!」康明斯電力(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新華底氣十足。
這份底氣,來自康明斯電力發電機組的核心競爭力,「各地數據中心建設中,要求電力設備不斷電,我們可做到連續發電;AI算力投資水漲船高,我們的電力設備供不應求。」
近年來,康明斯電力武漢工廠追加投資,持續開展智能化改造與數字化升級,部署一系列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系統,引入IMR機器人、COBOT機器人,產能大大提升。
在康明斯全球五大標準電力生產基地中,武漢工廠當年規模最小,后來搬來北京工廠生產線、關停新加坡工廠,武漢工廠規模已躍居第二。
前瞻佈局清潔能源
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位於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康明斯在美國以外投資最大的技術中心,2005年7月設立,2022年11月遷至新址,現有專職研發人員400多人。
氫氣,被譽為「終極清潔能源」。氫能源領域目前有兩條技術路線:氫燃料電池技術路線、氫內燃機技術路線。氫燃料電池是主流氫能技術路線之一,但其製造成本高昂,需要整體更新驅動系統。氫內燃機與傳統燃油發動機更為接近——傳統燃油發動機燒汽油、柴油,氫內燃機燒氫氣。
「傳統內燃機已有百余年曆史,產業鏈、供應鏈都十分成熟,所以康明斯投入大量精力研發氫內燃機。」 石磊介紹,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前瞻佈局,「兩條腿」走路,不僅建有氫燃料電池試驗室,還建有氫內燃機試驗室,目前氫內燃機臺架完成安裝調試,已投入使用。
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建有一棟新能源動力研發樓,配備最新燃料電池試驗室、動力電池試驗室、氫內燃機試驗室及整車輪轂試驗室等,研發項目覆蓋發動機、動力總成到新能源動力等全線動力總成解決方案。
據悉,康明斯在華設有37家機構、26家制造企業,員工1.3萬多名。康明斯東亞研發中心研發的柴油發電機組,柴油、天然氣發動機,多燃料發動機等新技術產品,不僅瞄準中國市場,也出口歐美。
這里燈火通明,高效運轉,必將撐起康明斯在中國乃至東亞的未來產業。
WeWork中國:
「武漢已成為產品創新首發地!」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文俊 通訊員 劉佳毅
窗外長江遼闊,室內空間靈動。9月22日,走入武漢企業天地1號的41層,藝術畫作引人流連,智慧服務系統無聲運轉,WeWork中國高端辦公產品「勵帷LITE」空間在江岸區首次亮相。
2010年,共享辦公模式在美國興起,以靈活租期、成本優化和社區氛圍等打破傳統辦公的剛性束縛,一度引領辦公空間迭代風潮。作為行業開創者,WeWork早在2016年就進入中國市場。
近年來,當許多共享辦公品牌在宏觀環境中收縮調整時,WeWork中國卻在6年內3次加碼投資武漢。在江岸和光谷,其運營總面積已達1.8萬平方米,近200家企業跟隨WeWork中國在此紮根生長,空間入駐率近80%,遠高於本地寫字樓市場的平均水平。
「‘在武漢,為武漢’,武漢已成為產品創新首發地!」WeWork中國上海及新一線城市總經理白蕊介紹,全國首個面向中大企業辦公的「勵帷」產品便誕生於江岸,2023年推出不到半年即滿租,新近發佈的「勵帷LITE」則更注重靈活性,可滿足中小團隊「按月簽約、拎包入駐」的需求。「在全國佈局的12個城市中,武漢率先實現全面積段精裝產品覆蓋,會員數量年增長率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5年時間,我們從企業天地出發,將武漢的1個校區擴展到全國30多個校區,員工從4個人即將擴充至90多人。沒有WeWork,不可能這麼快。」蜜冠網球創始人羅元生感慨。
羅元生看中的不僅是「品牌調性一致」,更是其賦能企業成長的能力。「小到一塊黑板擦、一次會議室調整,微信一説,馬上解決。每次擴租,我只需一個消息,幾天后就能搬進新辦公室。」他説,今年企業全國門店數量計劃增至50家,營收預計同比增長70%。
更重要的是資源鏈接。通過WeWork中國,蜜冠網球對接了銀行融資渠道、政府扶持政策,甚至參與了法國領事館的文化節、英國女王誕辰日等活動。「這些曝光和人脈,對品牌提升至關重要。」
近年武漢接連出台外資鼓勵措施,江岸區也將WeWork列為「企業合夥人」和「招商大使」,提供精準支持。「審批流程精簡辦理,入駐企業有問題,2小時內區里派人解決。這樣的營商環境,沒得説!」白蕊説。
「精品硬裝+高效軟服務」的對接模式,不僅吸引悉地國際、蜜冠網球等本土企業入駐,也備受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駐漢機構的青睞,在此形成多元共榮的產業生態。
眼下,WeWork中國還在提速新業務落地武漢。其自研的「悠座」靈活辦公智能解決方案已上線,讓入駐企業、個人,從空間預訂到遠程協作更加靈活、高效。針對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等未來產業,公司準備推出專項辦公服務,吸引前沿領域企業入駐。
「我們將繼續紮根江岸,做好企業與城市之間的連接器。」作為「江岸區招商大使」,白蕊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