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1929年到Dot-Com,為什麼這種欣快感會以灰燼告終

2025-09-24 02:05

股市再次陷入歡欣鼓舞的運行,人們將其與兩個歷史性的過度時期進行比較:20世紀90年代末的互聯網泡沫和大蕭條之前的咆哮二十年代。

儘管人工智能驅動的科技巨頭繼續將指數推至歷史新高,但機構投資組合仍然嚴重集中在股票中。

世紀之交,互聯網激發了全球投資者的想象力。今天,人工智能也在上演類似的故事。

富國銀行顧問指出,在這兩個時代,「少數股票和板塊將標準普爾500指數推至歷史新高。「2000年,信息技術和電信佔該指數的近一半;如今,技術、通信和消費者自由裁量權(再次由大型科技股主導)佔55%以上。

這種相似之處延伸到投資者的心理上。在互聯網熱潮的鼎盛時期,IBM曾説過一句名言:「[互聯網]革命已經到來。它以驚人的速度將我們所有人帶入了一種新型經濟和新型社會。"

二十五年后,這種情緒幾乎與當前的人工智能敍事逐字逐句,華爾街和硅谷都在推動一個變革性的新時代。

估值也達到了極端。在互聯網泡沫期間,思科(納斯達克股票代碼:CSCO)曾短暫地成為全球最大的公司,股價是遠期收入的20倍以上。如今,Nvidia(納斯達克股票代碼:NVDA)佔據了類似的地位,價值佔美國GDP的近15%。這兩種情況都基於指數增長假設,而這種假設可能經不起時間的考驗。

但差異同樣説明問題。富國銀行指出,當今的大型股領導者擁有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這與1999年的許多互聯網寵兒不同,后者的定價標準是夢想而不是盈利。

然而,在最近的研究中,GQG Research警告説,這種品質是「倒退的」。"

該公司警告稱:「當前人工智能熱潮的后果可能比互聯網時代更嚴重,因為其規模(相對於經濟和市場)要大得多。」並指出增長放緩、競爭加劇以及與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相關的資本支出膨脹。

這一次,風險可能會被放大,不是因為公司實力較弱,而是因為賭注更高。現在,技術在經濟和指數權重中所佔的份額要大得多。如果該行業陷入困境,連鎖反應可能會比2000年更廣泛。

雖然有些人將今天的激增比作1999年,但另一些人則認為這與1929年的崩盤有更黑暗的相似之處。馬克·斯皮茨納格爾(Mark Spitznagel)是Univa Investments的創始人、黑天鵝作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的門生,他以在危機時期的繁榮而建立了自己的聲譽。

斯皮茨納格爾在2015年「閃電崩盤」期間單日賺取了10億美元,並在雷曼倒閉和Covid-19崩潰期間均取得了顯着的收益。

Universa的方法是尾部風險保護--大多數時候損失適度,但在急劇衰退時卻能帶來巨大回報的投資。這一策略使包括養老基金在內的客户能夠繼續投資於上漲的市場,同時防止市場崩潰。Spitznagel指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看漲的條件使這項保險更實惠。

他為《華爾街日報》表示:「我是墜機者--我仍然是墜機者。」他警告説,今天的情況類似於大蕭條之前的情況。

他認為,美聯儲的反覆救援造成了一個脆弱的系統:就像撲滅森林中的每一場小火一樣,它為災難性的火災留下了太多的導火索。他擔心,結果可能是一顆比1929年以來任何情況都更糟糕的「燃燒彈」。

儘管提出了警告,斯皮茨納格爾承認市場可能首先進一步上漲。他甚至認為標準普爾500指數近期有可能觸及8000點,較當前水平上漲20%。從歷史上看,市場經常在崩盤前的一年強勁反彈,例如1929年。

最新的美銀全球基金經理調查(BofA Global Fund Manager Survey)強化了這些擔憂。股票投資處於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就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而黃金配置仍接近歷史低點,僅為2.4%。這樣的倉位表明,投資者還沒有做好應對衝擊的準備。

對於斯皮茨納格爾來説,危險在於自滿:「投資者面臨的最大風險不是市場,而是他們自己。「然而,他並沒有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市場動態。

「市場是反常的。他們的存在就是爲了欺騙人們,」他總結道。

閲讀更多:

圖片:Shutterstock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