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雙抗風暴與BD大潮:中國創新葯的全球機遇與百奧賽圖的源頭價值

2025-09-19 15:41

  2025年的全球腫瘤學大會(WCLC),一款來自中國的雙抗ADC藥物讓全場沸騰。百利天恆展示的臨牀數據,不僅刷新了人們對雙抗和ADC結合潛力的認知,也讓外界意識到:中國創新葯正在以「全球源頭」的身份登上舞臺。

  這並非孤立事件。僅在2025年上半年,中國藥企就簽下了超過70筆在研管線的對外授權協議,交易總額超過600億美元,雙雙創下歷史紀錄。其中,三生製藥以60億美元的價格將PD-1/VEGF雙抗授權給輝瑞,更是改寫了中國創新葯對外授權的單筆紀錄。

雙抗風暴與BD大潮,正在重塑中國創新葯行業的座標。

全球需求與中國供給的契合

  跨國藥企的核心產品正普遍面臨「專利懸崖」。未來五年,將有超過1000億美元的重磅藥物失去專利保護,其中包括默沙東的Keytruda等超級品種。如何找到新的管線補位,成為跨國藥企生死攸關的戰略命題。

  與此同時,中國創新葯企業憑藉更高效的早期發現能力和更具優勢的研發成本,積累了大量潛力管線,卻在全球臨牀與商業化上存在資金與人才短板。供需之間的天然互補,使得對外BD成為中國創新葯最具爆發力的增長曲線。

  Morgan Stanley的預測顯示,到2040年,來自中國的創新葯年銷售額有望達到2200億美元,而FDA批准上市的新葯中,將有35%來自中國管線。

  在這樣的趨勢下,BD不再是「錦上添花」,而是驅動中國創新葯走向全球的必然選擇。

雙抗/雙抗ADC:下一個產業級風口

  如果説過去十年PD-1、CAR-T代表了創新葯浪潮,那麼未來五到十年,雙抗和雙抗ADC無疑是最大看點。

  雙抗通過多靶點協同,有望突破耐藥瓶頸,提升療效;而與ADC技術結合,更有可能催生出新一代「超級武器」。跨國藥企急切尋找差異化創新點,中國藥企手中的雙抗管線,正好對接這種需求。

  正是在這樣的浪潮中,中國創新葯開始從「跟跑」走向「並跑」,甚至在部分前沿領域「領跑」。

百奧賽圖的卡位:從模式動物到分子源頭

  在這股浪潮里,百奧賽圖的定位極為獨特。它並不是單純依靠某條管線去「押注」,而是通過構建技術平臺和體系化資源,成為行業的「分子發源地」。

  這意味着:藥企不必再等待數年驗證靶點,而是可以像從超市貨架挑選商品一樣,從百奧賽圖現成的抗體分子中篩選最優解,大幅縮短研發周期、降低投入成本。

  從「客户要什麼我就做什麼」,到「客户直接來挑現成的分子」,百奧賽圖完成了商業模式的躍遷,併成為全球創新葯研發體系中的稀缺型基礎設施。

以BD為導向的商業模式

  與大多數創新葯企既要權衡「自研」又要考慮「授權」不同,百奧賽圖選擇了極為清晰的路徑:專注分子發現,以BD為最終導向。

  這種模式的優勢在於:

  小型Biotech可以依託「千鼠萬抗」完成整個早期研發佈局;

  大型藥企則可將其作為外部分子庫,彌補內部發現體系的不足。

  事實證明,這種模式生命力極強。僅2025年上半年,百奧賽圖就新增簽署80項交易,同比增長近60%,累計已與約280個合作伙伴建立授權合作,覆蓋Merck、Gilead、翰森製藥等國內外巨頭。

  更值得關注的是,高「復購率」正在成為百奧賽圖的鮮明特徵。默克已三次選擇與其合作,IDEAYA的雙抗ADC管線從授權到IND申報也只用了短短一年多時間。這些案例表明,百奧賽圖不僅「能籤」,而且合作項目的推進效率也極為出色。

未來:BD時代的潛在大贏家

  在「千鼠萬抗」與RenMice平臺的雙重加持下,百奧賽圖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創新葯玩家,而是成為整個行業的「加速器」。

  這種開放模式的價值在於:一個分子如果在某公司測試失敗,還能被重新上架,等待其他企業探索新的適應症。每一個抗體都有多次被開發的機會,從而顯著提升了整個行業的研發成功率。

  換句話説,百奧賽圖正在把「藥物發現」從一個封閉的、高風險的過程,變成一個共享的、高概率的系統。

  在中國創新葯大踏步走向對外BD的時代,這樣的商業模式不僅順勢而為,更有可能讓百奧賽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 全球新葯分子源頭

結語

  雙抗/雙抗ADC的風暴已經颳起,中國創新葯的BD大潮也在快速奔湧。

  在這場產業重構中,百奧賽圖以體系化的技術平臺和極具前瞻性的商業模式,牢牢卡住了價值鏈最上游的源頭。它不僅讓更多企業「站在更高起點」上加速研發,更有機會在全球創新葯的格局中,成為不可替代的基礎設施型企業。

百奧賽圖,正在用「千鼠萬抗」重繪中國創新葯的BD時代地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