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9 10:57
2025年,圍繞人工智能的主流敍事正在發生一場深刻轉向:以大模型為基礎能力、Agent(智能體)為交互核心的新範式,開始加速向各個行業滲透。技術能力的暴發式增長 ,也在倒逼商業邏輯、組織形態和投資策略的全面重構。
9月17日,由《財經天下》發起,攜手《人物》《每日人物》共同舉辦的「2025異想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以「X狂想曲」為主題,邀請來自學界、投資界、產業界等科技領域的多名專家、企業家,共同探索AI行業前沿技術,熱議行業發展趨勢。
大會致辭環節,博雅天下傳播機構董事長、創始人榮波表示,我們正處在一個千行百業被人工智能加速迭代的階段。那些曾經只存在於人們想象中的場景,正藉助人工智能的力量成為現實。現在,人工智能不再只是技術的代名詞,它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戰略核心。它如同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正在重新定義所有產業。
▲博雅天下傳播機構董事長、創始人榮波
「技術突破與產業落地正在中國大地發生同頻共振。無數懷揣夢想的創業者,正將技術轉化為商業現實和生活的便利。」榮波説,大模型在金融、醫療、製造、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深度嵌入,催生了大量智能化升級需求,生成式AI應用的暴發式增長,又反過來推動了對高性能算力和先進芯片的迫切需求。今年以來,整個AI產業鏈發生了估值重構,科技主線強勢崛起,人工智能、半導體、算力芯片等基礎設施相關的概念股吸引着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如何抓住AI紅利?13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大佬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本次大會,來自學界與投資界的觀察者,率先勾勒出了AI技術革命下的發展藍圖。
長江商學院科技與運營教授、傑出院長講席教授孫天澍表示,AI的本質是「智能革命」,跟人類歷史上所有科技革命不同,AI不再是輔助人類的「工具」,而是「智能」本身,且在不斷進化迭代。
▲長江商學院科技與運營教授、傑出院長講席教授孫天澍
孫天澍強調,AI進入下半場,智能不再稀缺,稀缺的是千行百業中「架構智能」的能力,產業呼喚「AI架構師」。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明達資產董事長劉明達講述了自己關於「長期主義」的思考和實踐。他認為,從國際發展歷程看,結合中國產業環境可以預見,中國製造業和金融業也具備孕育世界級「蘋果」式企業的土壤,未來有望在全球舞臺上形成屬於中國的利潤寡頭。同時,中國的AI「工程師紅利」正產生巨大回報。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明達資產董事長劉明達
在劉明達看來,對於AI時代的投資理念,關鍵還是那句話——「時間是最好的朋友」,只有穿越周期、耐心積累,才能見證從微小種子到參天大樹的蜕變。
盛景嘉成創投董事總經理馮驍系統闡釋了AI行業當前所處周期、Agent(智能體)技術演進方向及商業化最優路徑。
「我們推想,智能體可能成為勞動力主體和財富創造的主力軍,經濟活動由智能體之間(Agent2Agent)進行協調、決策、執行和優化,我們稱之為‘智能體經濟’。」馮驍在分享中稱。「勞動力市場、貨幣、互聯網、社交、零售、電商、國際貿易、出海等經濟活動的核心要素,以及未來的企業和組織,都可能被重新定義。」
「我們大膽暢想,未來的電商時代,可能既不是大家去檢索的淘寶、京東時代,也不是像小紅書、抖音那樣給你推送內容種草的時代,而是代表你,知道你要用什麼、買什麼、喜歡什麼的Agent去和平臺、商家的Agent互動,並且直接為你完成交易、物流,配送到你手里,全程不需要人來參與。」馮驍表示。
關於人工智能的商業化路徑問題,他認為,智能經濟時代,賣結果比賣軟件、賣工具更符合用户需要,結果導向的AI RaaS將是商業價值最大化的支點。
峰瑞資本投資合夥人陳石則對2025年以來的AI發展進行了總結,並分享了其對AI行業發展趨勢與創業機遇的思考。
陳石表示,當下的AI行業中,或將形成一種「雙核驅動」的格局。第一重核,是「閉源大模型與開源大模型」的共存與互動;第二重核,則是「美國與中國」作為技術、資本與政策的主要競爭體和推進力量。AI時代的應用創業者,要明確自身商業模式,以模型為核心搭建周邊「腳手架」,採取快速迭代與「沿途下蛋」的策略,借力模型技術進步,不斷優化產品體驗與商業模式。
在陳石看來,今天的大模型不是看誰的模型大,誰就贏。而是要看誰在運行效率、性價比、推理能力、應用落地及生態建設中能找到新的平衡。
當下,AI從業者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如何讓Agent真正帶來效率躍升,創造可見的價值。但Agent要大規模應用,還面臨着不同系統難以「對話」(協議互通難)、算力成本高昂等關鍵挑戰。好在,整個行業正全力以赴,努力清除這些絆腳石。
當前,人工智能的加速發展和落地,催生了海量的算力需求。智算中心作為算力基礎設施的高級形態,在其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戰略意義。
▲潤澤智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李笠
在潤澤智算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李笠看來,算力發展之路,機遇和挑戰並存,而建設先進的算力基礎設施,將助力AGI(通用人工智能)時代的及早到來。
李笠提到,算力作為人工智能的底座,智算中心也在面臨快速迭代。李笠表示,潤澤智算科技集團也正在研發超級智算大科學裝置。新的智算中心要求更大規模、更高功率、更優製冷、更短連接,也要更加綠色。
新一代的AIDC(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會給城市產業升級帶來什麼樣的作用?李笠表示,其將在垂直行業的場景進行深度滲透,通過「算力+算法+數據」三位一體模式,推動傳統產業的智能化重構;同時加速新興產業集羣的孵化、區域系統發展能級提升,此外還將激發數字產業的創新活力。
▲軟通動力董事兼首席技術官劉會福
軟通動力董事兼首席技術官劉會福則在大會現場講述了AI浪潮中企業保持競爭力的祕訣。作為國內領先的數字技術服務商代表,劉會福系統闡釋了軟通動力面對智能化浪潮的轉型路徑與戰略洞察。
劉會福指出,企業在對智能化的理解上,應該注意三點:AI創新數字生產力,AI喚醒軟件流水線,以及AI引爆裝備突破。
他表示,「互聯網+」和「移動+」時代軟通動力長期深耕數字化服務,積極迎接「AI+」時代到來的機遇和挑戰,軟通動力堅定邁向「軟硬一體」的融合創新之路,通過構建全棧智能體系,重新定義「人、數字、裝備」在AI時代的新型科技協同範式,釋放未來數字生產力。首先,AI創新數字生產力,規模化培育N倍效率數字員工;其次,AI喚醒軟件流水線,打造軟件工程「黑燈工廠」;最后,AI引爆裝備突破,深度融合具身智能、數字智能體與人類智慧,構建下一代智能數字化系統。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張青指出,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也正在深刻重構數字產業架構,從傳統面向「人」的服務逐漸演進為面向「智能體」服務。數字產業也正從以「應用/平臺/系統」為中心,轉向以「智能體」為核心的新階段。從形態上來講,由傳統的簡單的鏈接和被動響應,到智能體時代,通過智能體和知識、智能體間的鏈接,從而實現自主決策。
智能體已經在科研、工業等領域有了廣泛應用。張青認為,面對工業製造中多工序協同的高度複雜性與不確定性,單一智能體的力量往往顯得不足,多智能體交互協作就顯得尤為重要,成為工業AI發展的新趨勢。
商湯科技小浣熊家族負責人賈安亞則剖析了大模型在企業側落地的挑戰與機遇。
賈安亞表示,AI正從「生產力工具」轉變為「生產力本身」。隨着底層模型的不斷突破,AI將更深地融入企業流程與數據。這意味着未來的AI成果交付,將不再僅僅衡量過程,而是更關注最終的結果與效能。企業應從基礎層起步,小步快跑,驗證價值,從點到面讓AI真正為業務增長服務。
技術的突破與基礎設施的鋪墊,最終還是需要通過解決特定領域的高頻痛點、創造不可替代的用户體驗和開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來驗證,而真正的價值重構,離不開對垂直場景的深耕與實踐。
▲出門問問副總裁謝富強
面對當前大模型商業化路徑模糊、應用場景有限的難題,這次大會上,出門問問副總裁謝富強分享了他對AI硬件領域當前困局和機遇的洞察。
謝富強認為,「Agent是破解當前AI商業化困局的有效出路」。結合AI Agent的技術趨勢,謝富強提出,AI硬件成功的核心在於「Agent+硬件+垂直場景」深度結合。他在大會現場表示:「對於AI硬件而言,硬件的真正價值在於能夠幫助算法和大模型深入用户場景,收集獨一無二的上下文(Context)。有了Context它就能夠知道你的偏好、想法,你問AI得到的答案也會不一樣,千人千面。」展望未來,謝富強作出大膽預判:在Agent時代,所有原來的智能硬件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致敬未知|BleeqUp超影擎創始人兼CEO吳德周以實戰經驗,印證了垂直路徑的可行性。在智能眼鏡行業迎來「百鏡大戰」的今天,面對蘋果、谷歌、Meta等全球科技巨頭的紛紛入場,一家創業公司如何殺出重圍?
吳德周在異想大會的演講中給出了關鍵答案:要警惕「技術萬能論」,並不是技術牛就是好產品。好產品取決於對產品、用户的理解,以及能真正給用户帶來的價值。對於創業公司而言,要避免和巨頭在通用場景下競爭,應該選擇更垂直的領域,以便更好找到和解決消費者痛點。
吳德周表示,AI眼鏡正在從「技術狂熱」走向「價值迴歸」,要聚焦場景,瞭解用户真實需求,圍繞場景做減法。
AI技術的應用前景依然廣闊,它又能為長視頻和短劇行業帶來哪些發展的新思路?愛奇藝高級產品負責人楊明以古希臘神話中永無止境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比喻了影視行業從業者的現狀。
「影視行業是一個創意型行業,用户的需求永遠在變,永遠想要新的東西,很難用昨天的成功作品去滿足明天的用户。」楊明表示,過去,行業從業者的痛苦來源於,既難保證每一次都把石頭推到山頂,即確保影視作品受到關注,也苦於無法讓石頭一直留在山頂,即延長作品生命周期。
但如今,AI Agent的加持,將AI的能力和用户的創意相結合,能生產出大量衍生內容。這一過程中,將一次性的觀劇消費,轉化為用户與IP之間長期的情感互動消費,延長作品的生命周期。
AI應用落地實踐下,又能給傳統教育領域帶來哪些改變?松鼠Ai智能老師就在致力於讓AI時代的智能教育實現「因材施教」。
▲松鼠Ai智能老師高級常務副總徐藝涵
松鼠Ai智能老師高級常務副總徐藝涵在演講中指出,傳統教育面臨四大困境:其一,特級教師千里挑一,學區房一房難求;其二,教學內容千人一面;其三,學習速度統一化齊;其四,過多關注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忽略了思想、能力、方法的培訓。AI時代的智能教育針對性地解決了上述困境,松鼠Ai智能老師突破時空限制,通過自主研發的多模態智適應教育大模型,為學生量身打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以及進行學生思想、能力、方法(MCM)的訓練。
值得一提的是,由《財經天下》主辦的「X狂想曲」思想盛宴,不僅匯聚前沿洞察與實戰真知,同時也隆重揭曉並頒發了「X未來商業品牌」與「X未來科技產品」 兩大榮譽,以表彰用創新力量定義未來的先鋒們。
獲得「X未來商業品牌」榮譽的企業分別是:APUS麒麟合盛、百川智能、COLMO 、恆生電子、虎鯨文娛集團、崑崙萬維、量旋科技、MiniMax、納米AI、瑞萊智慧、天娛數科、WPS 365、雲知聲、祖龍娛樂、中科慧靈。
獲得「X未來科技產品」榮譽的產品分別是:愛奇藝桃豆世界、BleepUp超影擎、出門問問-TicNote、海爾全智能掃拖機器人寵愛V40 、夸克、Milvus向量數據庫、冪律智能-法律大模型及合同場景的創新應用、石頭自清潔掃拖機器人G30 Space探索版、松鼠Ai智能老師、商湯「日日新多模態大模型」、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臺、泰康保險-內容超級工廠、網易靈動、小米AI眼鏡、月之暗面-Kimi。
2025年,AI浪潮奔湧之際,本屆異想大會成為這場深刻變革的思想交匯點,通過匯聚學界洞見、資本前瞻與產業實踐的討論,為每一位行業參與者提供權威解讀和前瞻洞察。大會特別鳴謝合作伙伴愛奇藝、出門問問、火花思維、康師傅、慕思、三隻松鼠、松鼠Ai智能老師、小罐茶、小米、元氣森林、致敬未知 | BleeqUp超影擎、祖龍娛樂,智慧支持機構「長江商學院MBA」,可持續合作伙伴「MSC諮詢」等合作伙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