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15:57
來源:環球網
9月16日,中糧可口可樂飲料(陝西)有限公司搬遷新建項目(下稱「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在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涇渭工業園正式投產運營。作為中糧可口可樂全國首家數智化工廠,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全面達產后年產量將超112.9萬噸,將成為西北區域供應鏈核心樞紐,為西北新質生產力發展樹立標杆。
為西北經濟注入「數智」新活力
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佔地170畝,廠房建設面積約8.2萬平方米,規劃佈局7條飲料生產線與1條糖漿生產線,全面達產后年產量將超112.9萬噸,投產后將成為中糧可口可樂西北區域供應鏈的供應中心。
作為公司全國範圍內的首家數智化工廠,陝西數智化工廠是中糧可口可樂踐行央企責任、引領產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典型實踐。工廠通過生產、倉儲、物流、能源管理等全環節數智化轉型,實現生產管理效率與品質管控能力的全面升級,體現了先進科技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作用,為西北經濟發展注入新的驅動力。
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配備了MDS數智化生產線系統、WMS智能倉儲管理系統、L2C物流管理系統等數智化管理工具,搭建供應鏈中臺"大腦",打通數智採購、數智能源、數智生產、數智物流等七大平臺數據,結合AI技術實現全流程智能指揮,極大程度地提升了生產效率與管理水平。同時,工廠實現了原材料、產成品全程"一物一碼"溯源,從入庫到出庫的搬運工作全由自動導引車(AGV,俗稱「無人駕駛叉車」)完成;生產線實現「原料投放到成品下線」一鍵自動化,大幅減少人為干預,降低品質誤差;通過數智化駕駛艙實時整合所有運營數據和指標,生產進度、設備狀態、物流信息一目瞭然,確保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
此外,企業計劃與高校合作建立實訓基地,培養數智化製造人才,支持西北地區製造業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為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數智化運營及區域產業升級提供人才支撐。
樹立綠色可持續發展新樣板
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建設全周期中,始終秉承中糧可口可樂「提質、增效、創新、體系、開放、綠色」的經營理念,推動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目標。
據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項目建設負責人申鵬介紹,工廠建設充分考慮了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要求,採用多項節能環保技術,實現廢水循環利用和廢棄物資源化處理,成為花園式工廠的典範。同時,廠區通過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實現能耗自動調控,大幅降低碳排放,既展現了企業在綠色發展方面的領先水平,也體現了央企推動綠色發展的責任擔當。
中糧可口可樂表示,未來將以陝西數智化工廠為樣板,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數智化製造模式,進一步提升整體智能製造水平,引領、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為各地消費者提供更優質、更安全的產品,實現企業與所在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打造區域經濟發展新引擎
西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是西部地區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重要窗口。中糧可口可樂積極響應西安「北跨」戰略,緊抓西安市打造消費品製造產業集羣的重要機遇,依託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為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新的動力引擎。
通過提升產能和優化供應鏈,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112.9萬噸的達產后產能,能夠更好地滿足西北地區消費者對高品質飲料產品的需求,顯著提升西安及西北地區市場供給能力;通過提供更多樣化、高品質的產品選擇,有力促進當地的消費升級,充分挖掘、釋放內需潛力。
西安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提升了西安本地的製造能力,減少長距離物流依賴,優化區域產業鏈佈局,有效促進了區域內循環的高效暢通。工廠投產后不僅能為當地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促進相關產業鏈完善和升級,還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高品質的飲料產品,為推動西安的經濟繁榮貢獻力量。同時,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還將通過完善的物流網絡輻射周邊地區,增強區域供應鏈韌性,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再創央地合作新篇章
截至今年,中糧可口可樂陝西公司紮根西北已近三十年。期間,企業不僅深度參與區域健康食飲產業的崛起,更搭建起高水平的完備產業鏈;如今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的投產,將進一步帶動區域產業升級,為新時期西北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再次譜寫央地合作新篇章。
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充分發揮了中糧集團與可口可樂公司的合資優勢,將國際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用於深耕國內市場,實現了內外資的優勢互補。中糧可口可樂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以陝西數智化工廠為新起點,繼續深耕西北市場,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
陝西省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支持中糧可口可樂等央企在陝發展,推動更多重大項目落地,為譜寫陝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貢獻。從紮根西北近三十年的產業鏈深耕,到全國首家數智化工廠的投產,中糧可口可樂陝西數智化工廠不僅是央地合作的新成果,更以「數智化+綠色化」的製造模式,為西北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將持續為陝西乃至西北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何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