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勁方醫藥-B招股今日收官 已獲孖展超購1389倍 周五掛牌還能追嗎?

2025-09-16 15:44

今日(9月16日),勁方醫藥-B(02595.HK)香港招股將正式收官。截至周一,正處於招股階段的勁方醫藥-B已獲得超1389倍孖展超購,凍結資金規模超2000億港元。勁方醫藥是一家專注於腫瘤及炎症性疾病領域的創新葯企,疊加1億美元基石投資加持,正成為近期港股市場最受關注的新股之一。

本周五,勁方醫藥-B即將於港交所上市交易,屆時是否還值得投資者繼續參與?

勁方醫藥- B於9月11日~9月16日啟動招股,目前逐漸進入收官階段,預計 9 月 19 日(周五)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

據招股書披露,此次公司計劃發行 7760 萬股H股,發行結構採用 「10%中國香港發售 + 90%國際發售」的模式,發售價最終定為每股20.39港元,以每手 200 股計算,投資者入場費為 4119.13 港元。此次招股預計募集資金15.82億港元。

從募資用途來看,募集資金淨額的71%用於核心產品GFH925及GFH375的開發,19%用於其他候選產品,10%用於營運資金。

從招股階段市場反饋來看,勁方醫藥表現出極強的吸引力。截至招股截止日,公司獲得超過1389倍孖展超購,香港公開發售部分認購熱度遠超市場預期,凍結資金規模顯著,成為近期港股市場中最受投資者追捧的新股之一。

同時,公司引入的基石投資陣容堪稱豪華,RTW 基金、TruMed、OrbiMed、UBS Asset Management、Vivo 基金等國際知名機構,以及匯添富基金實體、富國實體、中信證券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國內頭部機構均參與其中,基石投資者總認購金額達1億美元,佔此次全球發售募資總額的比例近50%,充分體現了專業投資機構對勁方醫藥投資價值的認可。

勁方醫藥成立於2017年,是一家專注於腫瘤、自體免疫及炎症性疾病領域的全球創新葯物開發企業。截至2025年8月18日,集團已建立起一條產品管線,包括八款候選藥品,其中五款處於臨牀開發階段,包括兩款核心產品:GFH925和GFH375。集團的收入來自與信達生物就核心產品GFH925的合作、與Verastem就核心產品GFH375的合作及與SELLAS就GFH009的合作。

其核心產品GFH925是一款集團自主發現的新葯,已在中國獲商業化批准,其用於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是中國首款以及全球第三款獲批的選擇性Kirsten大鼠肉瘤G12C抑制劑。GFH375是一款KRAS G12D的口服生物可利用小分子抑制劑。集團已在中國啟動針對攜帶KRAS G12D突變的晚期實體瘤患者的I/II期臨牀試驗的II期部分。

另一款核心產品 GFH375 同樣潛力十足。作為 KRAS G12D 突變的口服小分子抑制劑,GFH375 目前已在國內進入I/II期臨牀試驗的II期部分。由於 KRAS G12D 突變在胰腺癌、結直腸癌等癌症中發生率較高,GFH375 的研發進展備受行業關注,被視為勁方醫藥未來業績增長的重要潛力點。

在券商定價層面,多家覆蓋勁方醫藥的券商給出了積極評價。券商分析指出,結合公司核心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研發管線進展及創新葯行業估值水平,此次 20.39 港元的發行價處於合理估值區間,既為一級市場投資者預留了一定收益空間,也為上市后的股價穩定提供了支撐。部分券商進一步表示,考慮到公司在 KRAS 突變抑制劑領域的領先佈局,給予其 「優於大市」 的初始評級,並認為長期投資價值值得關注。

近期,港股創新葯板塊迎來顯著行情,板塊整體估值持續修復,資金關注度不斷提升。尤其是藥捷安康納入港股通標的之后,股價出現爆發式上漲,不僅反映出港股通機制對創新葯標的流動性的提振作用,更凸顯出當前市場對創新葯賽道的樂觀預期,為后續上市的創新葯新股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在此背景下,有券商認為,勁方醫藥-B上市初期或存在短期交易性機會。不過,投資者也需注意潛在風險。其一,創新葯行業研發周期長、投入高,若研發不及預期可能影響公司估值;其二,當前港股創新葯板塊部分標的漲幅較大,短期或存在獲利回吐壓力,若板塊情緒出現波動,可能對勁方醫藥股價產生傳導影響;其三,勁方醫藥目前尚未實現盈利,財務方面,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收入分別約為0.7億元、1億元和0.8億元;淨虧損分別約為5.1億元、6.8億元和0.7億元。長期投資價值需依賴核心產品的商業化銷售表現及研發管線的持續推進,投資者需理性評估公司長期成長邏輯,避免盲目追高。

國證國際證券表示,按照20.39港元發行價,經過測算,公司上市市值約70億港元。考慮公司地位、基石陣容豪華、港股醫藥打新市場火熱等因素,給予公司IPO專用評分「6.0」。

封面圖片來源: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操作演示 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