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6 11:23
在中國成立第一家美國製藥合資企業 40 多年后,百時美施貴寶(BMS)正在移交其在該業務的控股權。
據媒體報道,BMS已簽署協議,擬出售其在華合資企業 —— 中美上海施貴寶製藥(Sino-American Shanghai Squibb Pharmaceuticals,簡稱 SASS)60% 的股權。
中美上海施貴寶是中國改革開放后首家中美合資製藥企業,1982年,由美國施貴寶公司和上藥集團前身上海醫藥工業公司合資成立,是中國第一家中美合資藥企,比西安楊森、中美史克都要早。
本次出售之前,百時美施貴寶持有SASS60%股權,上海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及國藥集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則分別持有30%、10%股權。
網上流傳的一封內部郵件顯示,高瓴資本是此次交易的受讓方。高瓴資本是亞洲規模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其投資佈局廣泛覆蓋一級和二級市場,橫跨VC、PE、Buyout等多個階段,醫藥健康領域一直是高瓴重點關注的賽道之一,曾投資過百濟神州、恆瑞醫藥等生物製藥企業。
不過,BMS未就買家身份作出正式迴應。BMS發言人向fiercepharma透露,BMS 將協助所有受此次交易影響的員工,並在股權變更期間優先確保 「平穩且尊重的過渡」。此次交易預計將於2026年初完成,目前BMS未透露協議的財務條款細節。
2018年以來,隨着集採政策推進,過了專利期的原研藥產品利潤已被大大壓縮,跨國藥企很難依賴銷售這些產品在中國市場獲得高額回報,百時美施貴寶也並非近年來唯一一家在華優化資產佈局的跨國藥企。
2023年9月,強生宣佈品牌更新,將旗下醫療科技和製藥兩大業務整合至強生名下,公司製藥業務楊森將更名為強生創新制藥(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ve Medicine)。
今年7月,中美史克也退出了歷史舞臺。中美史克成立於1987年,由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與原天津中新葯業集團(津藥達仁堂集團)、天津太平集團等共同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