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5 15:48
(來源:勞動報)
勞動報記者 於玘珺 陳寧 葉佳琦 李美慧
張江
作為上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戰場
書寫着高質量發展的中國範式
近期,本報記者走進張江園區
深入一家家企業
探索高質量發展新「張」力
環旭電子:
構建全方位員工關懷與福利體系
在環旭電子張江工廠高度自動化的「熄燈車間」里,精密設備高效運轉,AGV機器人無聲穿梭,每年數億顆硬幣大小的尖端系統封裝模組(SiP)在這里完成製造。
然而,支撐起環旭電子在全球30個製造據點、年出貨數億顆精密模組的核心競爭力,遠不止於冰冷的機器。
這家總部紮根張江科學城、全球擁有兩萬多名員工的上市公司,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員工關懷與福利體系,讓員工感受到家一般的歸屬感與温暖。
■ 公司精心打造了設施完善的大型生活區,提供多種類型、配備家電、空調、熱水器及家俱的舒適宿舍;
■ 公司的大型員工餐廳提供超值的營養工作餐,便捷的免費班車服務網絡連通張江地鐵站與廠區,完善的員工專屬停車場也為自駕通勤提供了便利;
■ 額外提供完善的團體補充保險,定期提供免費全員健康體檢;
■ 公司提供覆蓋人生重要節點的節日禮金,如生日禮金、結婚禮金、生育禮金等。除了節日禮金,公司還提供子女教育補助,本人教育補助等;
■ 在公司服務滿2年的員工,能額外享受到公司提供的專屬福利假;
■ 公司實行利潤分享機制,只要公司實現盈利,員工就有機會獲得季度獎金與年度利潤分成,並設立了研發獎勵金和專利獎勵金;
■ 與知名高校合作辦學,為有深造意願的員工提供教育補助,支持其提升學歷和專業能力。
環旭電子在張江這片科技創新的前沿陣地上,精心構築了一個充滿温度、機遇與歸屬感的「人才家園」。
微創:
讓「張江智造」走向全球
平均不到5秒,就有一個產品用於救助生命。從冠脈支架到主動脈瓣膜,從手術機器人系統到高端眼科設備……微創醫療科學有限公司在全球醫療科技舞臺上不斷拓展「張江智造」的影響力。
創新是微創的八大核心價值觀之一,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動力。歷經五年潛心研發,今年7月,微創視神研發的旖旎白內障超聲乳化系統,終於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打破了進口品牌的壟斷。
目前,「張江智造」的產品已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萬余家醫院,為患者提供200種疾病的600多種醫療方案。
微創通過實施「一點二道三劃」的人才戰略,為各層級員工創造發展條件——
「一點」即人才盤點,確保人崗相適;
「二道」即微創「二道十八階」職業發展體系,涵蓋領導管理和專業技術兩條人才通道,鼓勵員工根據自身發展目標及公司業務需求靈活切換通道;
「三劃」即內部人才計劃,重點發掘、培養和激勵專業人才,讓員工的專長得到充分認可和施展空間。
霍尼韋爾工會:
賦能員工與企業共成長
在霍尼韋爾,女員工輕松步入「愛心媽咪小屋」享受片刻寧靜,運動愛好者在泳池與羽毛球場肆意揮灑汗水——這些細緻入微的關懷,源自2010年成立的霍尼韋爾工會。
歷經15年發展,霍尼韋爾工會已構建起覆蓋1200名上海會員的完善服務網絡,其精心打造的「悦在霍家」「愛在霍家」「創在霍家」「動在霍家」「樂在霍家」五大品牌,如温暖的紐帶,緊密連接着員工與企業。
■ 「悦在霍家」聚焦女性會員的全生命周期需求。從最初的「愛心媽咪小屋」起步,如今已發展爲服務女性生理期、哺乳期、更年期等不同階段的綜合性關懷空間。
■ 「愛在霍家」則以傳遞温暖為核心,涵蓋節日關懷、愛心獻血、困難幫扶等公益舉措。
■ 「創在霍家」致力於激發員工創新活力與技能提升。依託創新俱樂部,工會定期舉辦職工技能培訓、工匠創新大賽等活動。
■ 「動在霍家」以體育鍛煉為核心,10余個運動俱樂部全年開放場地,龍舟隊在業界屢獲佳績,太極社、羽毛球社等也常年活躍。
■ 「樂在霍家」覆蓋更廣泛的興趣領域,如美廚俱樂部的廚藝比拼、舞蹈俱樂部的拉丁舞表演、攝影俱樂部的採風活動,讓員工在工作之余找到生活樂趣。
與此同時,霍尼韋爾工會於去年在上海總部大樓建立了「職工之家」活動中心,專門打造了職工書屋,多功能運動健身和舞蹈瑜伽區域。
在企業戰略轉型的關鍵期,這份「以人為本」 的堅持,既提升了員工的生活品質,也為企業注入了穩定發展的底氣。
聯仁健康:
將職工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在張江科學城這片創新沃土上,聯仁健康醫療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健康醫療大數據領域的 「國家隊」,始終將職工創新視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
走進聯仁健康位於張江人工智能島的辦公區,戴忠健康醫療大數據勞模創新工作室的牌子格外醒目。這個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忠為帶頭人的創新平臺,自成立以來,就成為職工創新的「主陣地」。
成立至今,工作室已獲得發明專利授權57項,完成252余項軟件專著,拿下9大國家級資質認證。
醫院智慧數據平臺的研發過程,正是工作室創新能力的生動體現。面對醫療數據分散、治理困難的行業痛點,工作室團隊歷時一年多,研發出具備智能映射、自動化錯誤校正、語義解析等功能的智慧平臺。
該平臺在華山醫院落地后,構建起完整的數據資產目錄和應用體系,協同醫院打造的 「智慧醫院數智大腦」 項目榮獲全國醫院擂臺賽金獎。
聯仁健康工會牽頭舉辦的「AI+DATAx數智創新應用競賽」已連續舉辦多年,如今已成為公司發掘創新人才、培育優質項目的品牌賽事,讓不同領域的員工跨界合作,探索「AI+DATAx」的更多可能。
君實生物:
讓中國創新生物藥走向國際
2012年12月,懷着「做中國人自己的抗體新葯,打造出一家本土創新的國際化企業」的願景,幾位科學家來到張江藥谷,成立了君實生物。
從「0到1」研發首創新葯,是行業內公認的最困難的事情。而君實生物只用了6年的時間,就走完了特瑞普利單抗(拓益)從實驗室靶點驗證、臨牀試驗到在國內獲批上市的完整流程。
這是我國首款獲批上市的國產PD-1抑制劑,也是我國首個在美獲批上市的自研自產創新生物藥。目前特瑞普利單抗現已惠及40個國家和地區的患者。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產品的探索,進行差異化佈局,包括採用不同的聯合用藥策略,以期開啟免疫治療2.0時代,從而造福更多腫瘤患者。」 君實生物副總經理張卓兵説道。
成立13年,君實生物已構建起涵蓋超過50款創新葯物的多層次產品管線,覆蓋惡性腫瘤、自身免疫、慢性代謝類、神經系統、感染性疾病五大治療領域,其中5款產品已在國內或海外上市,臨牀開發階段的藥物超過30款。
張卓兵表示,張江作為全國最早佈局生物醫藥產業的科技園之一,匯聚了最前沿的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型人才、全國乃至國際資本的關注,並在政策和監管上持續突破與創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創新生態。「像樣品製備、安全評價、轉化項目對接這些工作,我們都可以在園區內找到上下游企業,十分便利。」
從張江藥谷300平米的實驗室出發,君實生物叩開了中國創新生物藥走向國際的大門,展現了「中國智造」新葯惠及全球患者的廣闊前景。
上海勞模
書寫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創新答卷
生物樣本,是指從人體等生物體中取出、用於科學研究或醫學檢測的生物材料,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基石,與民眾健康息息相關。
爲了發揮好生物樣本這一國家重大戰略資源的作用,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郜恆駿牽頭打造了我國規模最大的生物樣本庫(Nature2018)——「上海生物樣本庫」重大專項,現儲存樣本逾1500萬份,為疾病早期診斷、個性化治療如腫瘤研究提供「原材料」。
中心收集包括幽門螺桿菌耐藥菌株等在內的4.5萬份樣本,針對幽門螺桿菌的2000多個基因進行研究,后來推出了獲得首個國家創新特別審批的幽門螺桿菌耐藥基因試劑盒——它可檢測患者對一線治療關鍵抗生素克拉黴素的耐藥性,顯著提升根除成功率。
他推動研發的家用肝癌早期檢測試劑條已有近30萬人使用,解決了高危人羣的主動篩查難題,患者由此能早發現、早治療,降低死亡率。
「下一步,我們要推進數據驅動型中國生物樣本庫與中國大數據中心建設,最終實現真正的AI精準醫療。」
作為長期奮戰在國家工程技術一線傑出科研人員,郜恆駿先后榮獲「談家楨生命科學產業化獎」「上海首屆傑出人才」與國際生物樣本權威組織「ISBER傑出貢獻獎」等榮譽,今年還榮獲2025年上海市勞動模範稱號。
「勞動模範就是干活的人,我們都是為國家做事情。在工作中不僅要有拼搏精神,還要有奉獻精神,要甘為人梯。」他説。
勞動報原創報道,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編輯:高辰菲
審覈:王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