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5鼓浪嶼論壇・ESG與可持續產業發展創新論壇成功舉辦

2025-09-15 14:10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9月9日,2025鼓浪嶼論壇・ESG與可持續產業發展創新論壇在廈門成功舉辦。論壇由廈門市人民政府主辦,廈門市財政局、廈門市商務局、綠色金融60人論壇(GF60)和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聯合會聯合承辦,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北京辦公室及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協辦,福建省企業與企業家聯合會支持,新華財經、觀察者網、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作為本次論壇的戰略媒體。

本屆論壇以 「打造數字產品護照,助力可持續貿易發展」 為主題,吸引了400余位嘉賓和觀眾現場參會,匯聚政府部門、國際組織、行業智庫和領軍企業的代表,就可持續貿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展開深入交流,共同探討數字產品護照體系的建設路徑與實踐方向。會上,多家機構聯合重磅發佈《共築未來國際可持續貿易體系——鼓浪嶼倡議》,旨在進一步凝聚共識,攜手推動中國乃至全球可持續貿易體系的建設與提升。

圖:2025鼓浪嶼論壇・ESG與可持續產業發展創新論壇論壇現場

圖:2025鼓浪嶼論壇・ESG與可持續產業發展創新論壇論壇現場

【開場致辭】

廈門市領導致歡迎辭。GF60首席經濟學家、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俊傑在開場致辭中表示,GF60長期關注氣候金融、可持續信息披露與綠色貿易,致力於推動金融更好地支持綠色產業化與產業綠色化。依託GF60的全球資源網絡,今年發起成立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聯合會,探索「智庫+基金+基地」創新模式,通過匯聚國內外產業和智慧資源,為廈門的可持續產業發展提供標準賦能、產融賦能、智庫賦能等三大支持,助力ESG體系建設和可持續貿易發展。本屆論壇旨在探討數字產品護照(DPP)標準制定、技術支撐與跨境互認等關鍵議題,並將共同發佈「鼓浪嶼倡議」,這是面向未來的承諾,也是推動行動的起點。

圖:GF60首席經濟學家、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俊傑

圖:GF60首席經濟學家、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俊傑

【主旨演講】

上午的主旨演講環節中,多位來自國內外可持續發展領域專家學者與行業領袖,依次分享了研究成果、實踐經驗與前沿思考,為全球可持續貿易發展提供了富有建設性的思路與借鑑。

GF60學術委員會委員、原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以「以數字產品護照為引領,共築可持續發展新未來」為題,深入探討了數字產品護照(DPP)在推動可持續貿易和供應鏈韌性建設中的關鍵作用。他指出,2027年2月歐盟將全面實施DPP准入要求,這對出口歐盟的企業不是「可選項」,而是「必答題」。隨着DPP的推進,全球採購邏輯從「比價格」向「比透明」「比責任」轉變,推動企業從「價格戰」走向高附加值競爭,因此DPP將成為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抓手。在此背景下,政府、企業與智庫機構應協同推進,打開中國製造出海的新局面。

聯合國氣候變化事務前助理祕書長、GF60專家委員Janos Pasztor發表主旨演講認為,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根據進口商品的碳含量徵稅,是國際貿易和氣候政策的一次重要交匯。當前全球貿易面臨的不僅是技術或政策調整,更是一次系統性重塑,貿易與氣候治理必須協同推進,避免滑向規則分裂、信任流失的局面。

圖:聯合國氣候變化事務前助理祕書長、GF60專家委員Janos Pasztor

圖:聯合國氣候變化事務前助理祕書長、GF60專家委員Janos Pasztor

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黨委書記、董事長壽偉光指出,作為聚焦綠色發展領域的國家級股權投資基金,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立足國家戰略,服務國家大局,聚焦污染防治攻堅戰、「雙碳」戰略、長江大保護等國家戰略和重大決策部署進行投資佈局;圍繞政策性、功能性、戰略性、前瞻性重點方向,積極賦能項目和產業的歷史可持續發展;同時順應趨勢發展,共建可持續產業投融資生態羣。

圖: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黨委書記、董事長壽偉光

圖: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黨委書記、董事長壽偉光

迪拜金融服務局原主席、GF60專家委員Saeb Eigner以「跨國協作:構建韌性與低碳的貿易通道」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可持續貿易與氣候治理亟需全球協作,不僅能降低成本,還能激發創新。治理框架應緊密銜接貿易流動、氣候目標與投資標準。未來,全球合作及治理需要多方建立聯繫並加強互信,因為信任、透明與標準是全球綠色貿易互利的前提,也與中國的互利共贏理念相吻合。

迪拜金融服務局原主席、GF60專家委員Saeb Eigner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原經濟與貿易政策部主任盛馥來從即將實施的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規切入,提出在鋼鐵、鋁、電子電器、家電等領域推進DPP工作的重要性。為保障出口產品未來繼續進入歐盟市場,他提出了政府以專項財政資金支持企業做好基礎性準備工作、金融機構通過綠色信貸支持技術更新、出口企業儘快查漏補缺更新產品以適應歐盟新要求等相關建議。

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原經濟與貿易政策部主任盛馥來

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原經濟與貿易政策部主任盛馥來

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主席特別顧問兼北京辦公室主任張政偉以「標準協同創新加速中國數字產品護照國際接軌」為題發表主旨演講,重點談及ISSB準則制定對中國數字產品護照建設的三點啟示:一是與其被動受阻不如主動應對,企業應該積極行動,無論與國際趨同還是引領,都要從參與開始;二是既要向上創新又要向下兼容,要在兼容歐盟DPP制度的基礎上,追求制度建設與創新;三是不孤勇獨行而要抱團聯動,力求創新協同。

廈門市政協副主席、GF60專家委員黃世忠以「ESG信息披露與可持續貿易發展」為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在歐盟綠色貿易新規的影響下,國際貿易正向質量、價格與綠色三維競爭格局轉型。構建碳排放統計覈算體系和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順應淨零循環經濟轉型趨勢,對於推動可持續貿易發展至關重要。他強調,企業應加強碳足跡管理,提升綠色競爭力;政府則需增加綠色制度供給,提供相應公共服務。

圖:廈門市政協副主席、GF60專家委員黃世忠

圖:廈門市政協副主席、GF60專家委員黃世忠

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創始院長、嘉庚實驗室主任顧問、GF60專家委員李寧以「能源創新與數字賦能助力ESG及產業升級」為主題指出,可探索將數字產品護照、數字孿生技術與現實世界資產相結合,打造可視化、可融資、可推廣的新發展範式。以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經濟可靠的新能源、儲能與AI算力為核心資產,推動新型工業化、城鎮化、產業升級和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突破以化石燃料為核心的傳統模式。

圖: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創始院長、嘉庚實驗室主任顧問、GF60專家委員李寧

圖:廈門大學能源學院創始院長、嘉庚實驗室主任顧問、GF60專家委員李寧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同一個地球網絡」項目官Tunnie Srisakulchairak表示,「同一個地球網絡」作為匯聚全球144個成員國、6000余家組織的數字平臺,致力於推動《可持續消費和生產十年方案框架》落實,實現SDG12目標。「同一個地球網絡」發起的「數字化賦能循環經濟倡議(D4CE)」倡議涵蓋數據共享、商業模式創新、消費者選擇、政策與技術協同、技能提升五個方面,旨在加速構建環境友好、社會包容的循環經濟模式,並呼籲更多利益相關方加入。

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同一個地球網絡」項目官Tunnie Srisakulchairak

圖: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同一個地球網絡」項目官Tunnie Srisakulchairak

耶魯大學環境法律與政策中心主任Daniel Esty表示,本次論壇的主題與Villars可持續貿易體系框架高度契合。未來可進一步探討框架如何完善,貿易體系改革的潛在議程,以及如何將更多未參與方納入對話並提升能力建設,從而推動形成全球社會在經濟合作上的共同承諾,構建面向未來的貿易體系,以推動經濟發展,為應對氣候變化奠定基礎。

圖:耶魯大學環境法律與政策中心主任Daniel Esty

圖:耶魯大學環境法律與政策中心主任Daniel Esty

【《共築未來國際可持續貿易體系 —— 鼓浪嶼倡議》發佈】

論壇現場重磅發佈《共築未來國際可持續貿易體系——鼓浪嶼倡議》,倡議內容由綠色金融60人論壇祕書長廖雙輝宣讀。

圖:綠色金融60人論壇祕書長廖雙輝宣讀倡議

圖:綠色金融60人論壇祕書長廖雙輝宣讀倡議

綠色金融60人論壇(GF60)、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聯合會、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廈門金圓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金牌家居點金研究院、全球氣候學院、上海氣候周、Sedex中國、SGS中國、Intertek天祥集團以及Asia Blockchain Association等機構共同發起倡議並承諾:推進國際協作與貿易公平、關注跨國供應鏈與生態平衡、推動貿易價值鏈脱碳和可持續發展、構建數字化可追溯的可信貿易體系、探索可持續金融賦能產業發展、強化可持續貿易能力建設、共創新型可持續貿易共同體。

倡議的發佈,旨在呼籲各界夥伴攜手合作,共同構建更加開放、包容、普惠、韌性、可持續的國際貿易新範式,彰顯了各方對可持續貿易理念的共同承諾,為深化國際合作、推動全球可持續貿易創新共同體建設注入了新的動力與活力。

圖:《共築未來國際可持續貿易體系 —— 鼓浪嶼倡議》發佈現場

圖:《共築未來國際可持續貿易體系 —— 鼓浪嶼倡議》發佈現場

【主旨演講】

下午的主旨演講環節圍繞深化中英綠色金融合作、企業綠色轉型與產業共興、ESG驅動產業可持續增長、科技創新助力低碳發展等議題分享了前沿思考與實踐經驗。

英國駐華副貿易使節兼公使銜參贊柯麥佑以「攜手並進,深化中英綠色金融合作與可持續投資」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他表示,過去十余年,中英兩國在綠色金融領域保持了緊密交流與合作。未來,期望進一步推動政策標準互認、產品模式與市場機制創新,以及知識經驗交流與能力建設,共同促進綠色金融發展。

圖:英國駐華副貿易使節兼公使銜參贊柯麥佑

圖:英國駐華副貿易使節兼公使銜參贊柯麥佑

萬科集團/深石集團創始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以「ESG-碳中和的‘加法’」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他指出,「加法」路徑通過鼓勵用電、激活綠色消費和盤活低效資產,實現綠色轉型與經濟發展的雙贏。DPP的引入將進一步賦能這一路徑,例如社區碳盤查覆蓋各類主體,可為DPP提供真實可信的碳足跡數據,從而不僅助力企業融入綠色供應鏈,也推動社區成為綠色金融與碳交易的重要節點。

圖:萬科集團/深石集團創始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

圖:萬科集團/深石集團創始人、萬科公益基金會理事長王石

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中國首席代表周衛東指出,企業應通過積極參與規則制定、評估數據基礎、統籌內部協同與規劃技術路線,儘早佈局DPP,以把握可持續發展先機。他進一步提出,應全面提升企業碳透明度,增強在國際綠色貿易體系中的競爭力,並推動建立全球統一的碳足跡標準,助力全球價值鏈加速向低碳未來轉型。

圖: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中國首席代表周衛東

圖:世界可持續發展工商理事會(WBCSD)中國首席代表周衛東

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建鈞分享了科技創新與生態引領,加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相關實踐,他指出, 西門子積極以數字化和低碳化的「雙輪驅動」,從「新技術、新模態、新出海」三個維度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中國企業提供本土化的綠色解決方案。未來期待深度融入中國高質量發展格局,鏈接中國新質產能與全球市場。

圖: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建鈞

圖:西門子(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胡建鈞

通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巍指出,數字產品護照(DPP)直擊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工作。在可持續發展和綠色轉型的多重戰略推動下,DPP已成為企業應對國際可持續貿易新要求的重要工具。他強調,相關倡議對於加強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治理、確保ESG相關隱性成本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圖:通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巍

圖:通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陳巍

【圓桌對話一】

圓桌對話一聚焦 「中國數字產品護照體系建設:標準協同與國際接軌」 主題。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UNECE)ISO/TC 154/JWG9聯合召集人張燕做圓桌引導,系統闡述了數字產品護照(DPP)的核心概念、實施挑戰、關鍵機遇及標準化路徑系統等,重點強調互操作性是DPP成功的關鍵。

圓桌對話由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聯合會可持續貿易專委會主任、世界經濟論壇全球氣候與自然治理未來理事會成員吳昌華擔任主持。SGS中國區副總裁辛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所長金鍵、中國科學院青島能源所泛能源大數據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田亞峻、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院長張超、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平臺運營負責人曹秀雨各自從技術架構、數據互操作性、供應鏈追溯、產業應用及平臺運營等多維度共同剖析了DPP在構建可信數據鏈條、驅動製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增強供應鏈透明度及實現跨境貿易可信追溯方面的中國實踐與協同挑戰。

【圓桌對話二】

圓桌對話二聚焦「數字產品護照的行業實踐:從創新探索到價值共創」 主題。GF60首席經濟學家、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俊傑做圓桌引導,重點分析了國際貿易中的關税與非關税壁壘、歐盟DPP政策法規進展、中國DPP框架建設以及跨國供應鏈信息披露面臨的挑戰。圓桌對話由GF60專家、廈門海峽可持續產業聯合會執行副祕書長蔣南青主持。道達爾能源中國副總裁徐忠華,金牌廚櫃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潘孝貞,陶朗集團亞洲區公共事務副總裁、歐盟商會環境工作組主席常新傑,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行賢,以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可持續發展專家潘亮各自從能源、製造、家居、光電及汽車等行業視角出發,深入探討了數字產品護照在產業創新實踐、跨部門協作、綠色供應鏈建設及價值共創等方面的應用經驗與前沿案例,為推動數字產品護照在不同行業的落地與發展提供了豐富啟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