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3 00:27
(來源:北京商報)
能做咖啡、能引路的智能機器人,VR體驗「一帶一路」基建項目,對話就能辦理業務的數字人……走進2025年服貿會金融服務專題展區,1.1萬平方米的廣闊區域里,參展金融機構競相秀出了金融與科技融合的最新成果,炫酷範兒撲面而來。
金融服務專題以「數智驅動,開放共贏」為主題,匯聚了97家國內外金融機構,包括71家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國際化率高達47.4%。從千億級金融大模型到反洗錢迷宮體驗,從數字人民幣生態展區到國際金融會客廳,一場融合科技、開放與惠民服務的金融盛宴正徐徐展開。
/沉浸式打卡專題展/ AI重塑金融服務
近年來,金融行業數字化轉型持續推進,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做好數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此后多項政策出臺鼓勵加快金融行業數字化創新應用。金融機構紛紛加大科技投入,為本次展會中的諸多「黑科技」奠定了基礎。
北京商報記者現場觀察發現,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與金融業務的深度融合,成為本屆展會最鮮明的標籤。多家金融機構推出基於大模型的智能產品,展現「數智驅動」不僅停留在概念層面,更已落地為可感、可用的實際應用。
工商銀行展區內,靈活的具身智能機器人吸引了眾多參展觀眾駐足——它不僅能自如行走、引導參觀動線,還能通過自然語言處理與觀眾交流,具象化地向觀眾展現了AI在服務場景中的巨大潛力。而工商銀行展出的千億級金融大模型智能化互動展項,在全棧自研技術體系支撐下,已在量化交易助手、網點客户助手、遠程銀行等多個場地落地應用。
你敢相信嗎,一款僅有充電寶大小的終端設備,內置顯示屏、攝像頭和插卡槽,還能同時支持SIM卡插入和銀行卡服務,兼具WiFi上網、掃碼支付和語音翻譯等多種功能,對於境外來華人士而言,只需要它就能解決支付、通信、交流等多重難題。這是北京銀行展示的「暢遊通」產品,現場還有數字人形AI大模型互動裝置和AIGC應用,讓觀眾在輕松互動中感受數字化轉型的實際成果。
支付便利化是提升金融服務的重要成果,背后也離不開AI助力。中國銀聯首次以獨立展臺形式亮相,重點展示MCP支付、雲智一體等AI相關創新業務。其跨境支付與國際二維碼互聯互通業務,凸顯出中國支付技術在國際化進程中的領先地位。
而支付的背后也有保障。網聯清算首次設置實時交易數據展示區,呈現其「三地六中心」分佈式架構如何支撐單日37.1億筆、峰值11萬筆/秒的移動支付交易處理能力。「這些數字太震撼了,在此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每天使用的移動支付背后,還有這麼多金融相關的環節,單日以10億為單位計算的交易筆數背后,也有你我的參與。」現場有觀眾向北京商報記者感嘆道。
這些數字、金融成果,不僅是中國金融科技實力的象徵,也是經濟活力最直接的體現。
/外資機構佔比近半/ 國際金融力量加速融合
中國金融市場的持續開放,吸引了越來越多國際機構的積極參與。本屆展會外資金融機構佔比達47.4%,較往年顯著提升,彰顯中國作為全球金融樞紐的吸引力。
國際金融會客廳成為中外金融交流的新高地。來自美洲、歐洲、亞洲及中東的40余家機構在此展示跨境金融、財富管理和金融科技方面的創新實踐。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首次參展,通過VR技術帶觀眾「親臨」其支持的基建項目,生動體現「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的成果。
萬事達卡推出「暢行中國,萬事達」支付便利化項目,拓展外卡受理場景。2024年其已支持北京、上海、成都地鐵「拍卡過閘」,2025年更聯合各類商户推出低成本新型終端,進一步提升入境人士支付體驗。萬事達卡也將「拍卡有禮」活動帶到了現場,攜帶境內外發行的萬事達卡的用户,現場「拍一下」即可領取禮品。
來自日本的瑞穗銀行則於展期內舉辦「協助中資企業出海發展」論壇,分享多年積累的跨境投資與服務經驗,推動中日企業更緊密合作。其展臺不僅提供在華業務介紹,更成為中外資本與市場對接的橋樑。
中資機構同樣在加速「走出去」。在展廳現場,中國進出口銀行生動展示了其在亞洲、非洲、東歐等地支持的清潔能源、鐵路、電信等項目,彰顯中國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金融貢獻。中國銀行推出「冪方卡」及「一點接全城」離境退税服務,全面提升外籍人士來華體驗。
從機構互聯到技術互通,從市場開放到理念融合,中國金融業正以更加自信、包容的姿態鏈接全球。
/趣味金融玩法多樣/ 觀展體驗更豐富
本屆展會不僅關注「高大上」的金融創新,也更注重讓金融服務迴歸民生本質。各家機構通過場景化、趣味化的互動設計,讓參展觀眾在體驗中感受金融服務的温度。
交通銀行推出京津冀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功能,現場智易通設備可辦理社保、公積金、不動產等130余項北京業務,甚至支持雄安、天津等地200余項異地服務,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羣眾少跑腿」。
養老金融成為多家機構發力重點。中國人壽打造「守護之樹」藝術裝置,融合保險、投資、銀行三大業務,展示其在養老理財、健康管理等領域的綜合服務能力。北京農商銀行設置養老金融生態體驗區,呈現其紮根首都70余年的服務積澱。
數字人民幣的普及應用更是亮點紛呈。近千平方米的「數字人民幣潮流集市」聯合多家銀行機構,打造「數字人民幣+」創新矩陣。農業銀行推出VR民宿體驗,觀眾可沉浸式瀏覽鄉村民宿並完成線上預訂;交通銀行則延續「硬件錢包卡面創意展」和數幣盲盒抽獎等保留項目,讓觀眾在趣味互動中理解數字貨幣的便利性。
除了讓參展觀眾在互動中感受金融實力外,金融知識宣教也是重點,現場投資者教育與反詐宣傳頗具創意。建信基金以「梧桐巴士」為主題設置多個互動區,通過電子書、答題挑戰、遙感交互等形式,傳播長期投資理念;銀河證券則運用穹頂光影與行星裝飾,打造「穿越銀河」般的投教空間,在科技美學中傳遞專業信賴。
就連反洗錢這樣原本專業門檻較高的領域,也通過遊戲化設計變得通俗易懂。工銀瑞信的「投知里—正錢方反洗錢主題卷宗迷宮展」以小鎮復興為劇情主線,以卷宗為引、迷宮為徑,將洗錢典型案例貫穿於四大生活場景,對應識別偽裝、解析洗錢手段、體驗監管和應對新型風險四類反洗錢知識,讓觀眾在闖關過程中輕松掌握反欺詐知識。
作為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金融展會之一,2025年服貿會不僅是一次產品和技術的展示,更是中國金融業發展方向的集中映射。中國金融正在智能化的浪潮中重塑形態,在雙向開放的進程中鏈接全球,在服務實體與民生中彰顯價值。未來已來,金融的力量,正變得更具智慧、更開放,也更有温度。
北京商報記者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