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3 12:02
比熊犬頂着金色皇冠,與「朝臣們」周旋博弈,演繹寵物版宮斗大戲;大橘夫婦化身神祕特工,指尖輕劃便破解了關鍵密碼;雪納瑞搖身變為霸道總裁,私人飛機代步,打造專屬商業版圖…… 這些腦洞大開的劇情,正成為短視頻平臺上的新流量密碼。
在抖音、小紅書、視頻號等平臺,一些以寵物為主角、嵌套短劇劇本的AI寵物短劇悄然爆火,由小動物們演繹的簡單劇情,短短几秒的視頻就能收穫近萬個點贊與高頻互動,而這些視頻,均標註着由AI軟件生成。
在抖音平臺上,一條「小比熊勤工儉學為父分憂」的短劇視頻,斬獲四十多萬點贊、六十多萬轉發,還有兩萬多人留言互動。隨機點開一個AI寵物短劇合集,總播放量幾十萬是常態,《胖橘復仇記》、《霸總雪納瑞愛上我》、《比熊殿下她權傾天下》等作品播放量均超百萬,高者更是突破千萬,評論區里,粉絲每天催更的聲音此起彼伏。
AI寵物短劇
賬號「不吃豆製品」重點打造的IP「松弛貓Chillcat」,甚至被演員劉亦菲「翻牌」,轉載至其社媒平臺,成為AI貓狗短劇領域兼具口碑與熱度的代表性IP之一。
劉亦菲社媒截圖
AI萌寵短劇之所以能俘獲大量用户,核心在於擬人化敍事與萌系外表的奇妙化學反應,它將現實中的職場壓力、生活煩惱、親情愛情等話題,轉化成了輕松的劇情。
高流量自然催生對高收入的想象。隨着AI貓狗短劇爆火,從業者收入頗豐的新聞不斷涌現,據《鹽財經》報道,有頭部機構曾公開表示,其機構所孵化的寵物賬號利用AI工具,可以實現一個月漲粉百萬,首月綜合廣告收入超50萬元的效果。
相對高的流量紅利、相對低的創作門檻,再加上傳説中的高收益,吸引着越來越多人爭相湧入這條新賽道。
「今年開年以后,DeepSeek這類 AI工具爆火,直接拉低了技術門檻,以前大家覺得AI離普通人很遠,現在不少人跟着教程就能上手操作,都想在這條賽道里分一杯羹。」一位深耕AI寵物短劇領域的從業者向《天下網商》透露。
只是熱潮之下,這些從業者真的能輕松盈利嗎?他們的實際收入究竟有多少?AI寵物短劇背后的變現鏈路,又是怎樣的?
現實里只會圍着食盆轉、撒歡撒嬌的毛孩子,一進 AI短劇就搖身變成了足智多謀的狠角色:大胖橘用小魚乾罐頭擺出滿漢全席設下陷阱,等老虎醉倒后,堂而皇之地剃下對方肚皮上的毛做成虎皮大衣,氣得老虎只能原地狂怒;泰迪化身初入職場的新人,跟着前輩學寫方案、應對難纏客户,摸索職場生存法則;還有揹負家族使命的橘貓、勤工儉學替父母分憂的大橘…… 創作者們藉助AI工具生成寵物虛擬形象,再用擬人化設定賦予它們鮮明的性格,反轉不斷又趣味十足的劇情,讓許多年輕人深陷其中,直呼「太上頭」。
「終於懂我媽追短劇的執着了,下一集快更!」「大橘貓真的太懂事了,配上這音樂直接帶入自己的經歷了。」在評論區里,不少年輕人熱情互動。
AI寵物短劇
在從業者張磊看來,AI貓狗短劇的爆火,並非偶然的流量狂歡,而是用户需求爆發、技術成熟以及平臺助推之下的必然結果。
這股AI萌寵熱潮,去年就在短視頻平臺初現端倪。2024年,最早一批AI寵物賬號以擬人化日常為看點,狗子跳女團舞、貓咪系圍裙做飯這類新奇內容很快吸引了第一波關注。隨后,AI寵物短劇的鼻祖《神貓奶爸》,開始在海外爆火,據《字母榜》報道,這部全AI生成的貓咪短劇,僅用半年時間就在YouTube帶動賬號漲粉超百萬,單條視頻播放量更是飆到2億次,驗證了AI寵物和短劇結合的可行性,也為國內創作者打開了新思路。
轉折點出現在今年,隨着DeepSeek、豆包在國內的下載量一路飆升,越來越多創作者發現,有劇情的萌寵內容能讓用户產生持續追更的慾望,停留時間也更長。於是,不少人扎堆投身AI寵物短劇領域,這條賽道的熱度也隨之指數級上漲。
從需求端來看,AI貓狗短劇精準擊中了當代年輕人的情緒痛點。這種用萌系外表包裝的碎片化的劇情,既化解了現實的焦慮,又提供了情緒價值,自然成了年輕人的解壓神器。
在角色塑造上,創作者們還藏着不少小心機:他們會根據貓狗的品種外形與大眾固有印象,為其匹配最貼合的人設。比如渾身雪白、長相軟萌的比熊,常被設定成王室公主;體型敦實、眼神憨厚的大橘,適配努力奮鬥的人設;外形利落、眼神鋭利的雪納瑞,成了霸總的不二人選。這種角色設定,不僅讓觀眾更容易代入劇情,也讓寵物形象更鮮活立體。
AI寵物短劇
「寵物短劇爆火,也有各大平臺在背后的助推,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剛起步的新賬號也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曝光。」張磊告訴《天下網商》,最早他創作的寵物打工視頻,就是在短期內從幾百播放漲到十幾萬,直接帶火了賬號。
「一開始就是抱着試試的心態,沒想到現在副業月收入好的時候能穩定在2萬左右。」談及做AI貓狗短劇的收穫,張磊語氣里藏着意外。作為一名剪輯行業從業者,他從2025年1月入局,用半年時間積累了三四萬粉絲。
張磊與AI貓狗短劇的結緣,始於2025年春節期間的一次靈感碰撞,因為職業特性,他對內容趨勢格外敏感。
「我自己養了只貓,平時也拍過寵物日常,過年期間看到身邊人都在聊AI,我就想能不能把它和剪輯結合起來。」張磊回憶,當時除了AI貓狗,AI小孩類視頻也受老年人歡迎,但他更傾向於萌寵題材,寵物自帶治癒感,加上劇情后受眾範圍更廣,年輕人也願意看。
春節后,張磊正式開始嘗試創作,令他意外的是,這個領域的技術門檻比想象中低:「AI 工具很傻瓜式,只要把想生成的畫面寫成描述詞,也就是prompt輸進去,調整幾次就能出效果,再加上我本身會剪輯,整個流程很快就能上手。」
在張磊的創作體系里,一部AI貓狗短劇的誕生,要經歷腳本、AI生成、剪輯這三個關鍵步驟,而故事感是貫穿始終的核心。
「靈感不是問題,每天拍腦袋能想出十幾個」,張磊笑稱,比如看到同事加班會想到寵物加班,刷到打工話題會構思寵物摸魚被抓。但靈感只是起點,關鍵是把故事講完整、講得有共鳴,一般來説,他會先寫腳本,明確寵物的角色、核心劇情,以及一些場景細節。
AI生成環節,則是最具不確定性的一步。「有時候你描述寵物坐在電腦前敲鍵盤,AI可能生成寵物趴在電腦上睡覺,效果完全不對」,張磊講述,「一般會生成3-5版,選風格和劇情最貼合的,再用剪輯軟件拼接畫面、配音效和文案。」
AI寵物短劇
創作初期,張磊的視頻播放量並不理想,「前幾條只有幾百播放,粉絲漲得很慢」。直到一條寵物打工主題的視頻,意外被平臺推流,直接帶動賬號漲粉。如今,張磊的賬號雖然不算頭部,但每條視頻的互動率很穩定,評論區經常有人催更。
隨着粉絲增長,張磊的變現方式逐漸清晰,目前主要靠廣告以及櫥窗帶貨。據介紹,目前合作方多是小遊戲、寵物零食品牌,廣告形式分兩種:一種是貼片廣告,在視頻結尾插入幾秒左右的遊戲推廣;另一種是劇情植入,比如讓寵物吃某品牌貓糧。
「因為賬號體量有限,目前還沒有大品牌來找。」他坦言,比起月入幾十萬的頭部賬號,自己的收入更貼近普通從業者水平。
此外,《天下網商》觀察到,知識付費也是此類博主的一種收入來源。如果留心觀察,在不少賬號的名字旁,都會看見「收徒」的字樣。在小紅書上,也能看到一些標價198元一位的AI寵物教學帖子,除了培訓教程之外還提供后續的賬號運營指導。
據畢馬威中國《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市場報告 ——「它經濟」的消費升級與市場洞察》顯示,中國寵物相關業務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978億元躍升至2023年的5928億元,預計在2025年達到8114億元。它經濟的熱度為AI寵物內容提供了天然土壤,也讓賽道的市場天花板進一步抬高。
隨着相關內容熱度攀升,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關注到這一領域的商業價值。據觀察,一些頭部博主的合作品牌從寵物用品、小遊戲,逐步拓展至食品、美粧、快消等品類。除了廣告收入,周邊產品開發、知識付費等商業模式也逐漸興起,進一步拓展了行業的盈利空間。
與之相對的是,AI視頻的創作成本相對較低,據張磊介紹,大多數AI工具都有免費試用額度,每天能生成幾次,如果需求大,開通VIP每月也只要幾十塊。個人創作者貓大力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也表示,其使用到的AI軟件主要是豆包、即夢等,每月投入400元左右充值軟件會員。
當AI工具普及到人人可用,技術不再是稀缺資源,內容便成了硬通貨。前文中提到的《霸道雪總愛上我》、《比熊殿下她權傾天下》等系列短劇背后的賬號「LT小狗日記」在接受《廣州日報》採訪時表示,團隊去年就開始做AI萌寵視頻,從早期的寵物擬人化視頻,到借鑑「霸總短劇」製作的萌寵爽劇,再到如今計劃嘗試做全網第一檔AI寵物戀愛綜藝,只有不斷提升內容質量才能保持內容的競爭力。
AI寵物短劇
貓大力也曾表示,無論寵物角色如何變換,最核心的還是劇情,即便用AI輔助寫腳本,也需要人工進行大量修改,調整情緒轉折、打磨細節共鳴。最終,一條AI寵物短劇能否爆火,本質上取決於創作者對生活的洞察、對用户情緒的捕捉。
談及AI貓狗短劇的發展,張磊向《天下網商》表示,目前賽道仍處於藍海期,「現在做的人還不多,競爭小,只要內容有特色,新賬號也能快速起量,但這個領域的生產方式太容易複製了,等更多人入局,用户可能會看膩。」
從整個AI貓狗短劇賽道來看,技術是打開市場的鑰匙,內容創意則是支撐行業走得更遠的核心動力。
(封面圖來源:抖音賬號@本橘胖貓@比安吉熊)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天下網商」,作者:天下網商,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