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對話好望水創始人孫夢鴿:敬佩農夫山泉,是少有大品牌能持續創新還持續贏

2025-09-13 11:18

專題:2025亞布力論壇第21屆夏季年會

  9月13日上午消息,今日,2025亞布力企業家論壇第二十一屆夏季年會現場,好望水創始人孫夢鴿深入分享了品牌的創立歷程、產品研發邏輯以及對中國飲料行業未來發展的思考。她表示,好望水從餐飲場景起步,逐漸拓展至全渠道,目前兩大單品「望山楂」與「五指毛桃薏米水」銷售額比例接近1:1,公司整體規模尚未超過10億元。

  孫夢鴿表示,最初創業時,市場上幾乎沒有「氣泡果汁」的概念。她創業做的是中式烤串餐飲,希望打造一款與餐飲場景匹配、具有助消化功能的飲料。由於市面上找不到符合需求的產品,團隊決定自主研發。

  「當時因為我們做餐廳,市場上都會有一些傳統的大品牌……餐廳已經升級了,所以就想説是否在飲料上也能夠變成一致性。」她提到,「加了氣泡是因為沙口感讓人快樂——這是從可口可樂身上學到的。」於是採用了精釀啤酒的工藝打入二氧化碳,成為國內較早探索氣泡果汁的品牌。

  談及品牌包裝的設計元素為何有明顯的傳統文化元素,她坦言,這種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產品並非刻意為之,而是源於自身成長背景和審美偏好。「我自己是西安人,從小就在文化下長大的……包括在做產品設計的時候,也在用毛筆字這樣的形式。」在產品配方上,她也堅持使用陳皮、甘草、洛神花等傳統草本原料熬製,而非標準化工業原料,「因為我們自己本身對感興趣,就自己想把自己的工藝展示出來。」

  談及渠道策略,孫夢鴿表示,好望水早期從餐飲渠道切入,目前渠道結構大致為線上、線下現代渠道和餐飲各佔30%。她強調,品牌並不盲目追求渠道擴張,而是更重視與經銷商的共贏關係。「我運氣好,餐飲幫我們建立了‘解辣解膩’的消費場景。」 如果直接進超市,「用户沒有聯想,品牌勢能不足,死得更快。」

  談及農夫山泉推出氣泡冰茶產品加入相關賽道,孫夢歌表示:「我一直蠻敬佩農夫山泉的,就是這麼長的時間還能持續做創新,它是少有的大品牌能持續創新還持續贏的,我只想抱他大腿,至少在經銷商層面我就經常抱他們大腿,我們也會拉一下我們的城市合作這個表,然后城市合作表里面,比如説每個城市我們要搭10~12家經銷商不同的渠道,然后有多少家旁邊寫農夫山泉,都在這兒的標杆經銷商,我們還是屬於要去跟前輩學習的階段。」

  談及下沉市場佈局,孫夢鴿表示:「我們這個產品它這款產品賣10塊錢,然后下沉市場通常就節日有部分的人羣,是小眾人羣購買,所以比如説剛剛提到市佔率,我們現在這款產品在一線城市市佔率是在5%,到下沉城市可能就只有0.5%,但我們現在經銷其實是能下沉的,只是説市佔率不一樣,我是能下沉,但是我下沉了之后,我的市佔率只有0.5%。」

  她進一步表示:「我的慾望不是一個20億30億的公司,我的慾望是,比如我是一個50億100億和一個全球化的公司的話,我到了30億的時候,我一定要去做全渠道全品類下沉到那個階段必須要有這個能力,不然沒有辦法去達到這個規模和勢能。比如説像元氣森林,一開始有氣泡飲料,然后逐步有乳茶,你看它現在是全系列全覆蓋,因為它過了50億之后,它就是全系列,在下沉市場的時候,我們看到是冰箱大戰,誰的冰箱塞的更多,誰的冰箱是塞滿滿的,如果我的sku不足以去讓我的整個冰箱塞滿,別人就會塞到我冰箱里的倒數第一層,倒數第二層或最上面一層,我要把我的冰箱塞滿了之后,我的配貨效率是最高的。」

  孫夢鴿提到,好望水更聚焦於產品力和品牌傳播,而銷售終端則交給更專業的經銷商夥伴,「我們不是一個砸渠道的基因,我們是一個產品型和品牌價值感的基因。」

  面對近年來健康飲料領域的競爭加劇,孫夢鴿認為,同質化是市場的必然階段,但好望水通過原材料把控、工藝複雜度和持續的品牌建設構建了壁壘。例如,五指毛桃薏米水因不添加添加劑,風味穩定性難以被模仿。

  在盈利模式上,她表現出對行業高毛利現象的反思:「我一直不認可一個企業淨利潤有30%……大幾十億的淨利潤是合適的嗎?」她表示,好望水追求的是更可持續的合理利潤狀態,「有一些基業常青的企業淨利潤在10~15%左右,能夠跑很多年。」目前,好望水的毛利率在40%多,淨利潤率約5-10%,在行業中屬於中等水平。

  關於未來,孫夢鴿透露,好望水正在研發針對運動場景的中式健康飲料,嘗試將中醫「補精氣津液」的理念與現代電解質技術結合。她認為,運動健康是一個巨大且尚未被充分開發的方向,尤其是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健康產品。

  此外,她也強調與上游農户的共生關係,儘管目前採購規模尚不足一億,但好望水已帶動山東山楂、貴州薏米等原料產地的種植擴張和農户增收。「上游的空間肯定有,但對比下游市場費用的錢來看,沒有那麼大……如果太壓的話,我認為它是不可持續的。」

  孫夢鴿表示,好望水會持續堅持「讓更多消費者用到合理的價格、有價值的產品」的理念,在產品創新、品牌建設和渠道合作中尋找平衡,走向更穩健的長遠發展。(羅寧 徐苑蕾)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