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李迅雷最新分享:之前是港股拉動A股,接下來可能是A股來推動港股

2025-09-13 09:29

本文來自格隆匯專欄:六里投資報

910日,中泰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一場演講中圍繞中國經濟,A股,港股目前所處位置、未來走向,新高后的黃金是否還有機會等闡述了他最新的觀點。

李迅雷認為,A股、港股整體估值仍低於海外主要市場,單純從估值來講,還是有明顯的提升空間。

這其中,科創50估值提升幅度較大,目前PE水平大概在177倍,創了上市以來的新高;

這個是不是合理?

李迅雷表示不好評價,但現在進入到一個AI時代,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科技行業各種子板塊的想象空間確實是比較大。

當然你能不能成為英偉達,能不能成為美國一些大市值的科技企業,這個還有待驗證,但是,至少現在市場的情緒還是比較樂觀。

對於A、港股走向,李迅雷認為,港股走勢與美元指數高度相關;

港股繼續上升的話,可能南下資金的定價權要提高;

因為相比A股來講,港股還是便宜,如果説A股是個慢牛的話,那它反過來對港股也有一個帶動的作用。

之前是港股來拉動A股,接下來可能是A股來推動港股。

李迅雷強調,本輪股市回暖主要源於利率下行和政策面對資本市場的重視,穩股市被放到了穩樓市前面。

當前,貨幣政策實際上是進入到一個寬信用、寬貨幣的周期,長期來講,債券市場還有機會

他指出,政策是一個稀缺資源,多用政策,它的邊際效應就會遞減,

此,他推測,今年再降準降息的空間恐怕不是很大,但是明年一定會有

對於兩融高過2015的擔憂,李迅雷認為,在2015年,融資余額佔流通市值的峰值是4.7%,我們現在大概是2.49%左右;

也不是特別大,而且跟2015年顯著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我們現在幾乎還沒有聽説什麼場外配資,在這方面他認為不能簡單比較。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今年上半年中國實際GDP增速達5.3%,但名義GDP僅增長3.9%,反映物價下行壓力仍然存在。

他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的實際影響低於預期,當前對中國產品實際徵收税率達36%,進一步提升空間有限,不必過於悲觀。

最后,李迅雷表示依然持續看好黃金,

全球債務擴張導致超發貨幣,從而利好黃金的邏輯仍然成立,而降息預期有望繼續拉昇黃金價格。

投資報(liulishidian)整理精選了李迅雷分享的精華內容如下:


上半年經濟穩中向好

關税實施情況輕於預期


我講一講我對於中國經濟走向,以及資本市場的一個認識。

中國經濟上半年的數據公佈,總體來看還是呈現出一個穩中向好的勢頭。

上半年的GDP增速達到了5.3,我想8月份數據公佈完之后,也會對於我們今年的經濟有一個更加客觀全面的預測。

經濟數據好轉,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們也要看結構、看細節,看問題。

從全球來講,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它的係數是往下走了。

為什麼?

到目前為止,全面對等關税的實施情況應該比預期的要輕,

包括現在還是沒有最終結果的中美貿易談判,特朗普要給中國多少的進口關税?

有不少東西是免徵關税的,

比如説美國需要中國的稀土,那他不可能對稀土再加徵關税了。

所以,實際的關税水平對中國是36%,這已經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了。

那接下來中美貿易談判,特朗普還會再加嗎?

我覺得他恐怕還會提要再加的要求,

但實際上,這個36%的關税已經足夠高了,再加也沒什麼道理。

我講的是實際的,就是今年名義上加了30%,實際是不到的。

所以,我覺得對中美貿易紛爭不用那麼悲觀,

因為加徵關税的同時對美國也帶來了壓力,對美國進口商,對美國民眾,對美國的CPI,都是利空。

關税不是無限制的,也不可能你想加多少就能加多少,你得考慮到本國的承受能力。

所以,我們去做分析的時候,一定要多個維度去分析,而不是聽他講什麼,由此帶來不必要的恐慌。


名義GDP3.9%

7月開始看到消費乏力


第二,我們一季度的GDP增速5.4%,二季度是5.2%,那麼上半年是5.3%

但你看一下二季度的名義GDP增長只有3.9%,也就是我們名義GDP的低,還是跟PPICPI的下行有關係。

我們剛剛公佈八月份的PPICPIPPI還是-3%CPI-0.4%

在中國要讓物價得到合理回升,還需要一定的增量政策。

再看消費,消費今年上半年也不錯,增長5%,但是也看到消費的乏力,

因為七月份的消費數據就不怎麼好了,八月份的消費數據過兩天就會公佈。

另外一方面,大家都認識到這個消費上升,它的動力來自於哪里?

這個動力還是以舊換新。

以舊換新今年的額度是3000億,去年是1500億,所以比去年明顯增加了。

但是也要看到一定壓力,去年的1500億主要是在下半年,那就導致今年上半年的同比數據比較好。

那麼今年下半年,由於去年基數的原因,對於消費的拉動作用恐怕就沒這麼明顯了。


股市對消費的拉動

能起作用恐怕有限


因為八月份的股市出現比較大幅度的上漲,

大家由此推測股市對於消費的拉動作用是否能夠呈現出來?

答案現在還不知道,我想過個五天左右,應該消費數據也能出來。

我覺得不要太樂觀,

因為股市的作用不如樓市,個人投資者在A股市場的數量恐怕還是有限的。

開户數量要分析,

但是實際有效户可能只有開户數量的一半左右。

對於我們14億人口的大國,如果只有7000多萬有效的開户數量,那麼它對消費的拉動作用到底有多少?


上漲的主要驅動力

來自利率下行+政策


今年,我們的股市表現明顯是要好於去年,

A股市場也出現了一個久違的牛市,

這樣一個久違的牛市它的驅動因素是什麼?

我們看到上半年上市公司中報盈利增長了2.5%

顯然,我們股市上漲的動力還不主要來自於盈利的增長。

那主要來自什麼呢?

我覺得還是來自於存款利率的下行,

我們進入到一個低利率時代,高層會議也提出要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的勢頭,

四月末的會議提出穩股市、穩樓市,不要小看這六個字,他把順序給顛倒了一下。

去年年末的經濟工作會議,包括工作報告,提法都是穩樓市、穩股市

但四月末的會議,提出的是穩股市、穩樓市

穩股市放在前面,説明四月份的時候,我們維穩股市的決心是非常大的,非常強烈的。

四月份見底之后,到了七月末,股市也出現了一波上漲的行情,鞏固了資本市場回穩向好的勢頭,

那我們現在也在講,資本市場入市的資金規模到底有多大?

接下來我會再分析。


明年一定

會有降準降息的空間


今年下半年還會不會有利率下調,或者是降準的空間呢?我覺得還是要觀察。

就目前來看,我們在經濟維穩的情況下,要進一步加大增量政策的力度,這個推動力不是很大,

因為政策是一個稀缺資源,

你多用政策,它的邊際效應遞減,

所以,暫時我認為今年再降準降息的空間恐怕不是很大,但是明年我個人認為一定會有

因為利率的下行,其實也是反映了整個社會投資回報率的下降,反映了民間投資意願的不足。

那怎麼能讓民間投資進一步起來呢?

還是需要有政策的刺激,有利率的下調。


居民162萬億存款有搬家

融資余額佔流通市值比並不高


今年以來,居民部門的風險偏好有所上升。

6月份的居民存款是162萬億,其中定期存款是120萬億,活期存款是40萬億。

那麼這部分資金會不會流入到股市?

我想不可能都流入,都流入我們股市也受不了。

但是如果流入5%的話,那有8萬億,那股市能不能受得了呢?

肯定是有部分資金流入的,但是流入的量,我覺得還是需要分析。

因為儘管我們居民部門的風險偏好有所上升,

但是也應該能看到,我們還在一個房地產的下行周期當中,還在經歷居民資產負債表的縮表當中。

這個跟10年前,跟2015年是不一樣的,

2015年時,還是居民資產負債表的擴表。

有人説,我們現在兩融余額已經超過2015年了,所以對股市比較擔憂。

我覺得也不能這樣刻舟求劍,

因為現在我們A股的流通市值比十年前要大很多,

2015年,融資余額佔流通市值的峰值是4.7%

我們現在大概是2.49%左右,

也不是特別大,而且跟2015年顯著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我們現在幾乎還沒有聽説什麼場外配資,

20155000點的時候,場外配資的規模是非常巨大的,在這方面我覺得不能簡單地比較。

匯金也大量買入我們的各類ETF,對於市場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


市場還存在一定低估

尚有明顯的提升空間


確實,我們這個市場,也還存在着一定的低估。

我們目前A股跟其他市場相比來看,

比如説我們滬深300的市盈率是14倍,標普500的市盈率是29倍,納斯達克的市盈率是41倍。

從股息率來看,我們滬深300的股息率是2.6%,標普500股息率是1.2%

在美國目前通脹比較厲害的情況下面,它的股息率也不過是1.2

説明我們目前單純從估值來講,應該説還是有明顯的提升空間。

那麼從估值在歷史上所處的水平來看,

我們現在基本上跟歷史上的中位數是一樣的,PE跟歷史上的PE水平中位數是一致的。

但納斯達克和標普500PE水平都要明顯高於歷史的中位數,所以這方面我覺得還不用太擔心。


科創50估值突破新高


科技股行情令人刮目相看

當然有一個現象,就是我們的科創50估值提升幅度比較大,

這一輪科技股的行情還是令人刮目相看。

它的核心驅動力主要集中在AI算力硬件產業鏈(芯片、PCB、液冷等)。

所以短期來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估值壓力,

826號,科創50快速拉昇到1270點,八月份以來它的漲幅達到21%

因為我的PPT是比較早提交的,還沒有更新。

但目前來講的話,這個估值的PE水平大概在177倍,創了上市以來的新高,

所以這個是不是合理?我做宏觀研究的不好評價。

因為現在確實是進入到一個AI時代,第四次工業革命,

那麼,我們對科技行業各種子板塊的想象空間確實是比較大。

當然你能不能成為英偉達,能不能成為美國一些大市值的科技企業,

這個還有待驗證,但是至少現在市場的情緒還是比較樂觀。


美元指數走弱有利港股

后續可能A股拉動港股


港股今年是先漲的,那它為什麼漲呢?

是因為美元貶值。

你可以發現港股跟美元指數的逆相關是非常明顯的,

港股上漲,它對A股也有帶動作用。

但是,港股最初的上漲,它是取決於美元指數。

從目前來看,美元指數還是繼續在走弱。

如果説特朗普一定要降息的話,那麼美國今年的通脹壓力還是會比較大。

因為我的判斷就是八月份以后,美國的CPI依然還會再上行。

因為美國在搶進口,中國是在搶出口。

搶進口之后,隨着關税的提高,它的庫存的消耗完之后,接下來進口商的成本就會上升,

這個對美國經濟會有一定的影響,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還在提升。

對港股,對A股來講,未必不是好事情,

因為美元指數走弱對港股是有利的。

當然了,港股繼續上升的話,我覺得可能南下資金的定價權要提高。

因為相比A股來講,港股還是便宜。

如果説A股是個慢牛的話,那它反過來對港股也有一個帶動的作用。

之前是港股來拉動A股,接下來可能是A股來推動港股。

所以在這方面,我覺得今年總體來看,我對資本市場還是謹慎樂觀的。

跨市場的投資還是非常有必要,

因為縱觀全球的話,資本市場波動性在加劇,分化也非常明顯,所以這就提示分散投資還是有必要的


黃金突破3600美元/盎司

降息預期或將繼續拉昇價格


我是從十年前就開始推薦黃金,

最近黃金又創了歷史新高,每盎司黃金突破了3600美元,一度突破了3700美元。

我對黃金的理解,無論是戰爭還是和平,都會拉動黃金的上漲。

戰爭就不用說了,那為什麼在和平的時候它也能漲呢?

因為我們現在的和平,二戰結束80年,是靠舉債來推動的。

你看美國在舉債,日本在舉債,歐盟在舉債,

歐盟現在又要增加國防支出,國防支出增加可以拉動經濟增長,但同時也增加了它的債務。

我們這幾年來,債務增長非常明顯。

所以,我覺得如果全世界都在舉債的話,那麼它必然是要超發貨幣,

超發貨幣對黃金是有利的,我覺得這個邏輯依然還是成立。

如果你再有降息等等的話,對黃金的價格拉動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