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突發!事關AI國產替代,589520放量上探3.8%,阿里挺立潮頭,港股互聯網ETF又新高!創新葯急速回血

2025-09-12 20:03

  9月12日,大盤全天走勢分化,滬指衝高回落微跌0.12%,盤中再創階段新高,創業板指繼昨日大漲后温和回調1%,全市場成交額2.55萬億元,環比進一步放量。

  硬科技漲勢集中在半導體芯片。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阿里巴巴和百度已開始使用自主設計的芯片訓練其AI模型,部分替代了英偉達生產的芯片。此舉有望成為AI賽道的重大轉折事件,國產AI進入加速替代的新周期。

  重點佈局國產AI產業鏈的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應聲飆升,場內漲幅一度上探3.78%,重倉股寒武紀漲超7%,登頂A股成交榜首,芯原股份20CM漲停。

  阿里巴巴延續連日暴漲,美股港股雙雙創近4年新高!阿里最新一季雲收入、資本開支均超預期,持續投入雲和AI基建、Qwen大模型迭代等催化不斷,疊加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全球資本或將重新聚焦中國科技巨頭,AI主線有望成為港股本輪行情的核心引擎。

  港股AI核心工具——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早盤場內漲超2%,續刷上市以來新高。近來吸引資金密集湧入,近20日已累計獲資金淨流入近28億元!

  盤面其他方面,有色金屬、地產等順周期概念捲土重來,有色龍頭ETF(159876)場內一度漲逾3%,收漲2.29%;地產ETF(159707)續漲逾1%,日線穩步6連陽。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跳水的創新葯火速反彈,重倉A股創新葯的藥ETF(562050)、創新葯純度100%的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盤中場內漲幅雙雙衝高逾1%。分析指出,對於創新葯這種高成長且基本面業績反轉的板塊,下跌或皆是買入機會。

  【ETF全知道熱點收評】下面重點聊聊科創人工智能、港股互聯網和港股通創新葯幾個板塊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甲骨文大象起舞,國產AI連漲三天!寒武紀登頂A股成交榜,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逆市勁漲2.47%】

  芯片強勢爆發,國產AI逆市上揚!重點佈局國產AI產業鏈的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場內漲幅盤中上探3.78%,收漲2.47%,斬獲日線3連陽!全天成交額6351.32萬元,交投較為活躍。

  成份股方面,芯原股份20CM漲停;寒武紀漲超7%全天成交額286.95億元,登頂A股成交榜;雲天勵飛漲逾3%,安路科技道通科技等個股跟漲。

  消息面上,AI方向利好迭出,重點關注三則:

  1、甲骨文鉅額訂單,推高算力增勢預期

  9月10日,OpenAI與甲骨文簽署一份總額高達3000億美元的算力採購合同,這是史上最大規模的雲計算合同之一。業內人士指出,這是全球AI算力需求從「量變」到「質變」的里程碑事件,該合同實質是對未來稀缺資源的長期鎖定,算力或已從基礎資源升級為與石油和芯片同等級的戰略資產。

  2、阿里、百度或自研AI芯片訓練模型

  The Information援引四名直接知情人士的消息稱,阿里巴巴和百度已開始使用自主設計的芯片訓練其AI模型,部分替代了英偉達生產的芯片。

  3、芯原股份收購芯來,強化ASIC競爭力

  9月11日晚,AI ASIC龍頭芯原股份披露收購預案,擬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芯來智融半導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97%股權並配套募資,交易完成后將補足RISC-V CPU IP短板,構建「核心處理器IP+CPU IP」全棧異構計算平臺,強化AI ASIC設計競爭力。

  平安證券指出,在美國限制先進芯片出口中國,以及打壓國產算力芯片、國產大模型的行業大背景下,國產算力替代的緊迫性持續提升。中長期看,芯片安全的問題將持續受到政治博弈的擾動,我國獨立設計、流片再到量產高端AI芯片是大勢所趨。國產算力芯片在Al訓練、推理中已取得良好效果,疊加政策層面的支持,國產算力有望獲得大規模部署應用,相關產業鏈迎來發展機遇。

  【國產替代之光,科創自立自強】

  站在當前時點,關注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及其聯接基金(聯接A:024560,聯接C:024561)的三大亮點:

  1、政策點火,AI騰飛:頂層文件引爆,AI或成為貫穿本輪行情的引領板塊。端雲融合是AI發展的核心趨勢,成份股均為細分環節收入最大或卡位最好的公司,受益於端側芯片/軟件AI化進程提速。

  2、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科技摩擦背景下,信息安全、產業安全重要性凸顯。人工智能作為核心技術,實現自主可控至關重要。標的指數重點佈局國產AI產業鏈、具備較強國產替代特點。

  3、20CM高彈性,進攻性強:相較直接投資科創板個股,ETF能夠低門檻佈局,並且20%漲跌幅限制,在行情爆發時效率更高。前十大重倉股權重佔比超七成,第一大重倉行業半導體佔比超一半,集中度高,具備較強進攻性。

  注:截至2025年8月底,科創人工智能指數前十大重倉股權重佔比71.66%;按照申萬二級行業口徑,半導體是第一大重倉行業,行業權重佔比54.1%。

  【阿里巴巴引爆港股科技牛!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又新高,28億資金密集進場,掘金港股AI龍頭】

  港股繼續反彈,恆指漲逾1%再探階段新高,大型科技龍頭勢如破竹,阿里巴巴-W一度漲逾6%,收漲5.4%,續創近4年新高;騰訊控股、快手-W、嗶哩嗶哩-W漲超2%,小米集團-W漲近1%。科技重回港股行情的核心引擎。

  港股AI核心工具——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場內價格一度漲逾2%,再探歷史新高,收漲1.13%,全天成交額6.06億元,環比放量。

  消息面上,據外媒報道,阿里巴巴和百度已開始使用自主設計的芯片訓練其AI模型,部分替代了英偉達(Nvidia)生產的芯片,標誌着中國AI底層能力正在崛起。

  此外,阿里巴巴旗下通義千問今日發佈了下一代基礎模型架構Qwen3-Next,並「打樣」開源 Qwen3-Next系列模型,總參數80B僅激活3B,性能就可媲美千問3旗艦版235B模型,實現模型計算效率的重大突破。

  分析指出,芯片供給和模型迭代是雲計算加速的核心基礎,也是互聯網板塊AI敍事下估值重估的重要催化。隨着政策拐點和AI新邏輯的出現,互聯網板塊估值修復信號已然發出。

  站在當下,美聯儲降息大幕已然拉開,AI主線持續催化,港股科技有望迎來內外資雙重加碼共振。

  一方面,在全球流動性寬松背景下,中國資產有望成為全球資本新寵。美聯儲降息預期重塑全球資金流動格局,驅動外資迴流港股。近期,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發佈對中國市場的樂觀看法,如渣打銀行表示,港股近幾年分紅率較高;人工智能、軟件、創新葯等板塊具備較高成長性,在全球低利率、低增長環境下,港股有望繼續成為海外投資和南下資金的「寵兒」。

  另一方面,南向資金重回掃貨互聯網龍頭。近20日,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美團-W包攬南向資金淨買入額TOP3;截至9月11日,阿里巴巴已連續15個交易日獲南向資金淨買入,期間共計獲淨買入逾371億港元。

  華源證券強調,在AI技術加速滲透背景下,互聯網頭部企業正迎來價值重估機遇。長期來看,騰訊、阿里等科技核心資產有望分享AI產業發展的紅利。

  開源證券表示,港股相對A股補漲的契機或到來,當前A股逐步進入上漲后的估值消化階段,港股的相對優勢開始逐步凸顯。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互聯網ETF(513770)近期資金熱度居高不下,上交所數據顯示,其近20日已累計獲資金淨流入27.92億元。

  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及其聯接基金(A類017125;C類017126)被動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重倉港股科技、互聯網龍頭。基金定期報告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前4大權重股分別為小米集團-W、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美團-W,合計佔比54.74%,前十大持倉股合計佔比超72%,龍頭優勢顯著,成為港股AI核心標的。

  今年以來,港股科技行情顯然由AI主導,港股AI核心工具——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標的指數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表現明顯優於恆生科技指數,區間累計漲幅及最大漲幅均較恆生科技指數超額逾10個百分點,領漲彈性突出,或值得重點關注。

  注: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的漲跌幅分別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最新規模已突破100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內日均成交額近6億元,支持日內T+0交易,不受QDII額度限制,流動性佳!

  【港股通創新葯急速回血,100%創新葯研發標的「520880」全天高溢價!新進大牛股驚現130%炸裂漲幅,單周股價翻2倍!】

  創新葯多頭繼續反擊!今日A+H創新葯大面積回暖,重倉A股創新葯的藥ETF(562050)、創新葯純度100%的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盤中雙雙衝高逾1%。

  資金面充分反映多頭勢力,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全天溢價交易,早盤震盪區間溢價率持續飆高。昨日海外利空傳聞引發創新葯劇烈波動,超1.6億元資金逢跌增倉,至此520880已連續8日吸金。

  從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成份股表現來看,大權重集體回血,康方生物漲超6%,中國生物製藥、百濟神州、石藥集團等齊漲超2%。此外,諾誠健華、和黃醫藥大漲超10%。

  9月8日新進「超級黑馬」藥捷安康-B再飆驚人漲幅,盤中一度瘋漲超130%,最終收漲77.09%,本周股價累漲逾205%!消息面,日前公司核心產品替恩戈替尼乳癌II期試驗獲批。

  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跟蹤的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本次「提純」調倉可謂恰逢其時。指數修訂最大的變化是明確剔除CXO,其次是把選樣範圍放寬至全部港股通公司,以便於小市值潛力股有機會更早被納入指數,例如,本次新納入的藥捷安康-B、映恩生物-B、MIRXES-B等3股均是9月8日新入通的創新葯研發類公司。

  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標的指數晉級成為不含CXO、100%聚焦創新葯研發的創新葯指數后,從代表性來看,能夠更為精準地反映創新葯產業趨勢;指數表現方面,既能避免CXO對指數走勢的干擾,也能捕捉到創新葯潛力新星的超高彈性,在創新葯行情啟動時有望展現出更強進攻性。

  據國家衞健委9月11日介紹,我國在研新葯數量佔全球數量的比例超過20%,躍居全球新葯研發第二位,舒格利單抗、恩沙替尼、谷美替尼等多款國產創新葯陸續獲批上市,填補了相應領域國產創新葯的空白。我國自主研發的抗腫瘤藥品澤布替尼已在多個國家獲批上市。

方正證券表示,創新葯長牛行情或遠未結束,中國工程師紅利帶來的創新葯資產尚未充分兑現商業化價值。港股創新葯板塊估值較低,BD落地數量多且確定性高,未來大賽道如小核酸、口服GLP1等BD授權仍處火熱階段,出價和併購金額持續高企,看好其爆發力。

  特別提醒:近期市場波動可能較大,短期漲跌幅不預示未來表現。請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數據、圖片來源:滬深交易所等。

  風險提示: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寶及其聯接基金被動跟蹤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2.12.30,發佈於2024.7.2;港股互聯網ETF及其聯接基金被動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6.12.30,發佈於2021.1.11;港股通創新葯ETF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於2023.7.17。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科創人工智能ETF華寶(589520)、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爲準。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以上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以上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該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