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真金白銀反哺生態 產業新質轉型加速

2025-09-12 15:36

轉自:中國質量報

拼多多「百億減免」一周年:

真金白銀反哺生態 產業新質轉型加速

9月16日,第六屆中國質量大會在江蘇南京舉辦。本屆大會以「質量:賦能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全面探討新形勢下的熱點質量話題和質量管理前沿內容。作為新電商平臺,拼多多將應邀參加此次大會。

一年前,拼多多發佈「百億減免」惠商計劃,推動平臺、農產區、產業帶的高質量發展。隨后,「新質商家扶持計劃」「電商西進」等惠農助商政策密集出臺。今年1月,平臺先后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以下簡稱「商保會」)、召開多場商家座談會,三個月后推出「千億扶持」,持續加碼電商生態高質量發展。

在空前投入下,一年來優質農貨加速出村進城,農產品銷量同比增長47%。商家創新活力被深層激發,新質供給、新質品牌不斷涌現,成為產業帶突圍同質化競爭的新動能。全國商品加速流入西部地區,持續激發當地的市場活力。

「在真金白銀的投入下,平臺生態效用持續顯現,產業側加快新質轉型,用户側的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供需兩側都實現高質量發展。」拼多多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表示,接下來,平臺將深入推進「千億扶持」戰略,把真金白銀用在提升用户體驗、優化商家服務和促進產業升級上,專注構建用户、商家及平臺的多方共贏生態。

從百億減免到千億扶持

真金白銀賦能高質量發展

去年8月,拼多多率先推出重磅惠商計劃「百億減免」,先后推出技術服務費、推廣軟件服務費可退權益,持續為廣大商家減傭降本,並通過下調店鋪保證金,大幅降低中小商家的經營門檻。

同一時間,「新質商家扶持計劃」也提上日程:平臺投入百億資源大力扶持具有產品、技術創新能力的新質商家、新質產業帶,並從產品、營銷、倉儲物流到供應鏈全方位助力產業帶商家的新質轉型。

為推動優質好物直連偏遠地區,拼多多還同步推出「電商西進」大型普惠政策:免除西藏、寧夏、甘肅、內蒙古等地的物流中轉費,改由平臺買單,帶動西部地區全面進入「包郵」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百億減免」等新政也引發了不少行業專家的集體討論。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表示,「百億減免」是對電商行業生態的一次重塑。「這一計劃直接減輕了商家的資金壓力,提高了資金周轉率,還豐富了商品種類,形成了平臺與商家、消費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朱克力説。

在密集政策下,平臺商家、消費者感知強烈。僅推廣服務費的退還,每年為部分農貨、國貨商家節省數十萬元,為新質轉型留出空間。而「電商西進」政策推出后,發往西部的農貨生鮮、日用百貨等產品快遞費用最高降低七成,極大激發了商家開拓西部市場的熱情。

今年4月,平臺升級「百億減免」為「千億扶持」,三年內投入千億資源加碼高質量電商生態建設。4月中上旬,包括「多多好特產」「100億商家回饋計劃」在內的扶持新舉措也紛紛落地。

除了一攬子扶持政策,拼多多還持續加碼商家權益保護,推動平臺生態建設。

今年1月,拼多多宣佈成立「商保會」,並由集團執行董事、聯席CEO趙佳臻擔任委員會主任,統籌平臺各團隊,全面優化商家經營體驗。同期,「完善內部打標機制」「分析研判售后記錄」等多項改進措施密集出臺,商家服務機制不斷完善。

「商保會」成立至今,先后召開了兩場商家座談會,並在與多位商家充分交流的情況下,推出「建立常態化交流機制」「上線違規經營預警功能」「升級商家申訴機制」「加碼扶持高質量分商家」等多項措施,及時迴應了商家關切。

從「百億減免」到「千億扶持」,從惠商新政到商家權益保護,一年來拼多多助力高質量發展,也體現在財報上。

以今年第一季度為例,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營銷費用達334億元,同比增加近百億;交易服務收入僅470億元,不及外界一致預期的560億元。不少分析認為這顯示了拼多多在商户扶持和佣金減免上的激進投入。

對此,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專家李鳴濤表示,拼多多相繼推出的「百億減免」「千億扶持」等舉措,持續為商家經營降本,加碼扶持商家新質轉型,這些投入在短期內影響了其財報表現,但從另一個層面恰恰也證明這些舉措不是在喊口號,而是真金白銀地投入。

新質農貨、新質供給涌現

高質量發展成效初顯

截至目前,「百億減免」推出一周年以來,平臺已為千萬商家節省了海量經營成本。僅推廣軟件服務費的退返就高達上百億元,不少商家每年可節省數百萬元推廣費用,為產業高質量轉型創造了更多空間。

作為腿上有泥的新電商,拼多多空前投入的回報率先體現在農業上。

《2025農產品上行半年報》顯示,在「多多好特產」扶持下,各地農產品加速出村進城,農產品銷量同比增長47%,時令水果銷量同比增長51%,海鮮水產同比增長48%。

比如貴州特產刺梨,儘管擁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但因為口感酸澀,一直被視作「路邊雜果」。即便被製成刺梨汁,銷售半徑也難以突破川貴地區。在拼多多賦能下,結合年輕人養生需求改良的刺梨汁成功走向全國,刺梨也成為貴州的百億產業之一。

與此同時,平臺在農研領域的重投也「開花結果」。在七月中旬舉辦的「多多農研科技大賽」初賽中,來自全球46支參賽隊伍呈現的AI種植、水培系統、生態育苗等多種前沿技術,有望出現在田間地頭,成為助推農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動能。

在產業帶,同樣的情況也在上演。數據顯示,「新質商家扶持計劃」落地一年來,晉江鞋服、佛山漢服、深圳相機等產業帶新質單品持續熱銷,相關產品的SKU數同比增長近四成,成為產業帶商家增長的新引擎。

據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觀察,近年來不少產業帶陷入了同質化競爭中:商家不拼產品質量和服務,只比拼價格,並最終陷入「爭奪客户和市場—削減成本壓縮價格—降低產品質量—影響企業利潤」的惡性循環。

在洪勇看來,品質升級、品牌升級是產業帶走出同質化競爭的重要途徑。比如,通過打造品牌優勢,商品將提升創新力及附加值,形成差異化和溢價的能力,帶動產業帶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為價值競爭。「打造產業帶品牌,有助於提升商品價值、優化資源分配以及塑造消費者的文化認同,破解產業同質化競爭的局面。」洪勇説。

義烏小商品就是典型案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當地小商品產業很早就邁入了同質化競爭階段,商家在持續走低的利潤中苦撐。爲了幫助商家擺脫困局,拼多多結合消費數據篩選出按壓式冰格、微波爐加熱蓋等潛力產品,並引導商家進行產品更迭。在新品獲得4~5倍的利潤增長后,當地商家還積極申請黑標授權店鋪,帶動義烏小商品走上品牌化的新路子。

在「千億扶持」加持下,拼多多「新質供給」專項團隊還持續深入平湖箱包、惠州月餅、威海漁具、晉江零食、佛山童裝等近百個產業帶,通過多多視頻、店鋪黑標等新工具,助力白牌商家孵化新質商品,打造新質品牌。

去年3月,商務部、農業農村部等9部門發佈了《關於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要從東、中、西差異和人口、區位等因素出發,立足產業和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引導農村電商服務精細化、專業化、集約化發展,並拓展縣級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功能,做好農村快遞物流體系建設等工作的銜接。

隨着拼多多「電商西進」落地滿一年,西部等偏遠地區的快遞成本被不斷攤薄,農村電商基建不斷完善。

以寧夏為例,數據顯示,2023年寧夏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比率為16.2%,較全國平均水平14.4%高出1.8個百分點,意味着在創造相同GDP時寧夏需承擔更高的物流成本。據當地乳製品商家測算,物流成本一度佔據35%的貨值,「電商西進」推出后快遞成本至少降低九成。

從消費到就業

外溢效應凸顯

受益於供給側的一系列投入,平臺的消費潛力也被持續釋放。今年拼多多「618」大促,數十個類目的銷量均創新高,僅百億補貼「超級加倍補」活動的單日訂單量就突破376萬單,持續滿足了多元化的消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振消費的議題上,不少業內人士也探討了電商平臺的正向價值。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商首席專家李鳴濤認為,在擴內需的背景下,要通過有效供給引導或者刺激消費,通過「新質供給」突破消費瓶頸。具體來看,要通過供給側的創新,帶給消費者更好的消費體驗。在他看來,增加「新質供給」,需要發揮平臺經濟尤其是電商平臺的作用。

以潮玩收納盒為例,隨着潮玩產品再度爆火,可拆卸、自由組合的潮玩收納盒也持續熱銷,尤其受到95后、00后的青睞。在拼多多扶持下,不少收納盒單品的日銷量逼近上萬單,帶動商家積極研發有燈帶設計的潮玩收納盒新品。

在「世界馬鈴薯高原種薯之都」的雲南昭通,幾乎家家户户種植土豆,誕生了不少鮮切薯片企業。藉助拼多多對消費需求的洞察,當地薯片品牌積極開發出折耳根、舂雞腳、黑松露牛乾巴等熱銷口味,深受年輕消費者喜愛,也帶動當地超1.1萬戶農户增產豐收。

不少分析認為,就提振消費而言激活西部市場同樣意義巨大。有資深物流專家表示,電商平臺通過補貼協同,有效促進快遞物流在偏遠地區的延伸,推動偏遠地區更好融入國內消費大循環。另有分析人士指出,拼多多通過撬動中轉倉,擴大了平臺商家的銷售半徑,以往被忽略的西部偏遠地區正成為全新的增量市場。

在河南温縣,特色農貨鐵棍山藥因物流成本難以進入西部市場。據當地商家介紹,三公斤產品直發偏遠地區的快遞費高達五十多元,超過貨值。「電商西進」落地后,發往中轉倉的快遞成本降至七八元,帶動温縣山藥成功走入西部市場。

温縣山藥之外,家居、家電、潮玩周邊、烘焙零食、運動鞋服、母嬰用品也加速湧入西部地區。拼多多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西部地區的訂單量增長超四成,極大滿足了偏遠地區的消費需求。

今年1月,中國社科院大學發佈了《電商生態高質量發展與就業促進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數據顯示,拼多多在國內累計激發超過5500萬個就業崗位,包括平臺員工、商家端直接就業、倉配物流就業以及間接產業鏈帶動的就業。在農業端,拼多多已帶動超30萬名新農人返鄉創業,助力超2000萬農業生產者參與到數字經濟中。

《報告》還指出,拼多多旗下買菜業務成功拓展了社區就業,其倉配體系和社區自提點為婦女、中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社區弱勢羣體提供了靈活就業和創收增收的選擇。

《報告》項目組負責人、中國社科院大學副教授劉曉春表示,作為新經濟形態的主要參與者和新就業形態的主要承載者,電商平臺不僅在鄉村振興和社區發展中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還通過降低創業門檻、推動產業升級等,促進了普惠就業,系統性地激發了電商就業生態的二次繁榮。

在今年第二季度財報會上,拼多多集團董事長、聯席CEO陳磊表示,外部環境的快速變化還在持續,電商行業圍繞新業態的競爭也愈加激烈,我們將持續專注高質量發展,堅持消費者導向,為產業的長足發展創造空間。「我們更願意立足長遠,把長期價值放在短期利益之前,紮實做好生態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普惠消費者。」陳磊説道。

「2025多多好特產」專項已深入浙江舟山等數百個農產區。

「新質供給」助推義烏商家積極研發新質產品。

「新質供給」助力佛山童裝商家切入細分賽道,實現年銷三千萬元。

費用減免帶動山西牛肉商家研發新品。圖為工人在冷庫中加工牛肉。 費用減免帶動山西牛肉商家研發新品。圖為工人在冷庫中加工牛肉。

農研大賽上,參賽團隊在全人工光的植物工廠進行AI草莓種植。

在「多多好特產」賦能下,優質荔枝品種走進千家萬戶。

晉江童鞋品牌「大黃蜂」借拼多多深入縣域市場,實現快速增長。

在「千億扶持」下,東部地區的海蔘等產品加速湧入西部市場。

在拼多多扶持下,深圳相機品牌快速崛起。 在拼多多扶持下,深圳相機品牌快速崛起。

【中國質量(南京)大會特刊·質量扶持】

(廣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