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千年老三」要被賣了?

2025-09-12 10:30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更重要的是,放眼整個國際足壇,乃至放眼整個世界體育產業,一口氣能夠簽下10年長約、每年需要支付1億英鎊左右的贊助大合同迄今為止也是蠍子粑粑——獨一份。最接近彪馬出價的兩份合同,分別是阿迪達斯為英超另一家豪門曼聯開出的10年9億英鎊,以及阿迪達斯為皇家馬德里開出了8年9.5億英鎊。 這其中,曼聯是當代足球商業開發的典範,傳奇主帥弗格森與紅杉掌門人邁克爾.莫里茨共同出版的《領導力》,是如今哈佛商學院的選修課程之一。而皇家馬德里則是現代足球的榮譽殿堂里天花板級的俱樂部,歷史上先后15次拿到歐冠獎盃,影響力獨一檔的存在。而相比之下,曼城雖然在2023年曆史上首次拿到歐冠冠軍,實現三冠王的壯舉,但在商業開發、文化底藴上仍然有不少功課要補。 因此在很多人看來,這筆續約象徵着彪馬打破耐克、阿迪達斯壟斷地位的決心。更證明了彪馬此前與曼城的合作取得了超預期的效果,這個長期身處第二梯隊的體育品牌距離「破圈」,幾乎只有一步之遙。 然而夏天還沒過去,彪馬的命運似乎出現了巨大的轉折:近日據多家媒體爆料,彪馬的大股東皮諾(Pinault)家族已經接觸了多家潛在的投資方,準備賣掉手中持有的彪馬29%的股權,而這些潛在買家就包括中國的兩大體育巨頭李寧與安踏。不過李寧和安踏很快做出了迴應,均表示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 而最新的消息是,彪馬的推進確實不是很順利。在經過一系列評估、潛在買家談判后,皮諾家族並沒有收到滿意的報價,已經在考慮取消交易。一位接近皮諾家族的消息人士説:「我們肯定不會永遠持有彪馬,但我們也不會以這樣的價格出售,現在不是一個出售的好時機……我們認為彪馬的價值遠遠高於目前的報價。」 撐不住的第二梯隊 中國創投圈有句祖訓,叫「老大和老二打架,遭殃的基本都是老三」。這句話也很適合用來解釋皮諾家族出售彪馬的原因。在體育裝備這個圈子里,阿迪達斯、耐克作為交替領跑者不斷提升競爭的烈度,這讓身處在第二梯隊的彪馬顯得愈發吃力。 根據2025年7月公佈的中期財報顯示,彪馬的各項核心財務數據都惡化到了一個相當讓人揪心的程度:2025財年上半年,彪馬錄得虧損2.46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5億元),2024財年同期則為盈利1.293億歐元;2025財年上半年,彪馬毛利率遭遇重創,下降60個基點至46.5%;2025財年上半年,彪馬在歐洲、美洲、亞太這三個最重要市場均出現了銷售業績下滑,其中歐洲分公司銷售額下滑1.2%,美洲分公司銷售業績下滑1.6%,亞太分公司銷售業績下滑3.8%。 在這些數據的拖累下,彪馬在2025財年上半年整體出現了4000萬歐元的虧損。 在財報中,彪馬給出的原因「促銷活動增加、匯率變動以及去年庫存估值調整都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例如他們在此期間的運營費用就整體上漲了5.5%。與此同時,他們表示這部分的影響可以通過「採購與貨運優勢以及分銷渠道組合的積極影響得到部分抵消」。 但連續多份財報不及預期后,市場對彪馬已經算是基本失去了信心:在2025年7月31日之前的12個月里,彪馬的股價已經累計下跌了53%——按照當前的價格計算,彪馬的整體市值僅為26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16.25億元),而2007年皮諾家族買下彪馬27.1%股份的時候,可是花了整整53億歐元(按照當時的匯率,約合人民幣552.13億元),毫無疑問稱得上「血虧」。 事實上,就連彪馬都對自己的缺乏信心。今年3月,彪馬曾經預測2025財年將實現業績增長,全年營業利潤至少達到4.45億歐元。而現在,彪馬已經坦誠地表示:「不再預期在 2025 年剩余時間內實現此前預測的經貨幣調整后的銷售額增長。」剛剛接替阿恩·弗倫特(Arne Freundt)出任彪馬集團總裁的亞瑟·霍爾德(Arthur Hoeld)則直接將復甦的預期調整到了兩年后,稱「我將與團隊一起糾正方向……2025年對於彪馬來説將是重置之年,而2026年對於我們來説將是過渡之年。」 所以雖然有消息稱,皮諾家族考慮到自己當初收購時的高位,希望以「較高溢價」出售資產,但正所謂在商言商,彪馬目前的狀況也很難有太大的談判空間。 另外,皮諾家族的另一大資產開雲集團目前面臨着嚴重的債務問題。截至2024年底,皮諾家族的主投資平臺、Artemis基金的合併債務總額達到267億歐元,較兩年前增長近一倍。其中作為報表中最大合併資產,開雲集團同期債務總額約為140億歐元,這些債務主要用於支持由皮諾家族的多項戰略計劃,例如幫助旗下的奢侈品品牌古馳積極拓展資源,以應對LVMH等同類競品的競爭。
(Artemis現任董事長,弗朗索瓦-亨利·皮諾,來源:Artemis官網)

(Artemis現任董事長,弗朗索瓦-亨利·皮諾,來源:Artemis官網)

(Artemis現任董事長,弗朗索瓦-亨利·皮諾,來源:Artemis官網)
有了「曾經拋棄」的黑歷史,再加上如此的債務壓力,皮諾家族似乎也並沒有太多地籌碼「溢價出售」彪馬。而從目前的消息來看,除了對消息不予置評的李寧和安踏,其他買家還包括一家中東主權投資基金。 中國製造,重振雄風 當然,中國老百姓還有一句祖訓,叫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彪馬目前的狀況也完全適用於這句話,也給了眾多買家出手的理由。 雖然彪馬近兩年來業績不佳、處處碰壁,但畢竟也曾經貴為全球第三大運動服裝製造商。在最輝煌的2021年,彪馬銷售額增長了32%,達到68億歐元,利潤也同步增長到了5.57億歐元。同年,彪馬的股價累計上漲了10%,超越了阿迪達斯和耐克,成爲了體育服裝品類里的標準「績優股」。 此外,新任總裁亞瑟·霍爾德也是一名傳奇產品經理。在阿迪達斯任職期間,他主導了經典爆款產品Samba和Gazelle的開發。而彪馬在2021年創造的業績巔峰,實際上也正是來自於他們對快時尚領域,對女性消費市場、潮牌消費市場的充分開發:那一年,他們簽下了英國歌手杜阿·利帕(Dua Lipa),喊出了「She Moves Us」的品牌新口號;同年,他們推出了Flutur膠囊系列鞋服;同年,他們贊助的精英運動員在東京奧運會上,拿到了75枚獎牌,其中大部分集中在非足籃球的小眾、新潮運動領域。
(杜阿·利帕的彪馬廣告,來源:彪馬官網)

(杜阿·利帕的彪馬廣告,來源:彪馬官網)

(杜阿·利帕的彪馬廣告,來源:彪馬官網)

如果有能力盤活這些資源,對於買家來説也確實大有裨益。而從這個角度出發,李寧、安踏這兩大中國體育品牌,確實在近兩年表現出了卓越的「老樹開花」能力。僅以安踏為例,自2009年以3.2億元從百麗國際手中買下FILA中國運營權以來,安踏一路收購了大量「久負盛名但日趨艱難」的知名品牌,數得上名頭的就包括Sprandi、DESCENTE、KOLON、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始祖鳥母公司)、Jack Wolfskin(狼爪),並幫助這些品牌順利地完成「扭虧為盈,再創輝煌」。這其中亞瑪芬體育更是一場漂亮仗。安踏收購併接手經營之下,亞瑪芬體育僅用了五年時間就重返美股,上市后股價攀升,目前市值超過了220億美元,幾乎是2019年收購價的5倍。亞瑪芬體育也在2024年首次實現扭虧為盈,集團實現營收51.83億美元,調整后營業利潤同比增長33%至5.77億美元。所以雖然近幾年彪馬逐漸將生產線剝離出了中國,大有「產業鏈轉移」的意思,縱然「海外老品牌憑藉中國強大的供應鏈優勢起死回生」,這個敍事線顯得老套、宏大敍事,但有這樣的珠玉在前,彪馬的管理層大概率會想起吳京老師的那句話:「人民幣就不算錢嗎?」——從目前的全球市場環境來看,至少在消費產業上,這就目前性價比最高、可操作性最強的發展路徑。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