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2 11:47
(來源:浙商證券融資融券)
1、中央批准10地要素市場化試點,數據要素產業概念或最受益
據財聯社消息,9月11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全國部分地區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自即日起2年內開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蘇南重點城市、杭甬温、福廈泉、大灣區內地九市、重慶等10個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
據悉,此次10個要素試點區域涵蓋了國內主要的經濟活躍區域,2024年經濟總量佔全國超1/4,具備改革先行先試的基礎條件。結合上述政策來看,經濟層面涉及的要素非常多,但最重要的是三類要素:價格要素、土地要素、數據要素等。而這其中,數據要素在我國數字經濟轉型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數據要素流通市場規模已達1662億元,規模在全球領先。機構預測2025年數據要素市場規模將達2042億元,2030年有望突破萬億。可重點圍繞與數據要素產業化緊密相關的數據採集與加工、數據交易、數據安全、垂直行業應用等關鍵環節,篩選最受益的頭部企業。
2、OpenAI與甲骨文簽署3000億美元的算力協議,AI算力產業鏈有望全線受益
據財聯社消息,近日,OpenAI據悉已簽署一項協議,將在大約五年內向甲骨文購買價值3000億美元的算力。
OpenAI與甲骨文此次3000億美元的算力協議,是AI領域迄今為止最大的雲服務協議之一,涉及每年45億瓦的算力資源租賃,折射出全球生成式AI發展對算力的爆發式需求。摩根士丹利預測,到2028年全球數據中心總支出將達到約2.9萬億美元,其中約1.6萬億美元用於硬件(如AI芯片和服務器等)。全球AI算力軍備競賽加劇,國內企業亦將跟進,帶動國內AI算力建設開啟新一輪的高潮,關注AI算力硬件產業鏈各細分環節(AI芯片、CPO、PCB、液冷、服務器、交換機、銅纜、電源設備、變壓器、柴油發電機等)的龍頭企業,特別是進入北美供應鏈的相關企業。
3、1.6T光模塊密集亮相「光博會」,商用化進程或超預期
據財聯社消息,第26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於9月10日至12日在深圳召開。記者在現場注意到,國際外廠商都競相展示各自光模塊全譜系產品,1.6T光模塊密集亮相,而400G/800G光模塊仍為當前出貨主力產品。
光模塊作為數據中心互聯的核心部件,其技術迭代始終與算力需求呈正相關。近年來,隨着AI大模型訓練、自動駕駛等場景對帶寬要求的指數級增長,CPO提供的每瓦特性能提升,直接決定了數據中心運營商的TCO(總擁有成本)競爭力。隨着AI算力需求持續攀升,CPO技術將成為下一代數據中心的核心標配。在技術迭代與政策扶持的雙輪驅動下,國內CPO市場正迎來爆發式增長。國內機構預測,到2027年全球CPO市場規模將突破120億美元,其中,中國廠商憑藉製造成本和技術迭代優勢,有望佔據45%以上的市場份額。考慮到AI算力需求的持續放量,1.6T CPO模塊的商用化進程可能超預期,頭部企業技術壁壘帶來的溢價能力有待釋放;與此同時,國產替代將重塑行業競爭格局,具備核心技術儲備的二線廠商可能迎來價值重估。
4、又一家入局衞星通信產業,政策、市場共振,加速商業化落地
據新浪財經消息,近日,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公佈「衞星通信方法和衞星通信裝置」專利。專利摘要顯示,本申請提供了一種衞星通信方法和衞星通信裝置,示例地,該方法能夠適用於GEO衞星。該方法能夠協作式低軌衞星系統的管理和調度,提高系統性能和可靠性。
近年來,衞星互聯網/衞星通信產業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高地。近年來國內政策層面也持續發力相關產業,推動中國衞星互聯網/衞星通信產業迎來「爆發期」。2025年8月,星網開啟「狂飆」模式,27天內連續6發、入軌衞星47顆。據麥肯錫2024年報告顯示,全球低軌衞星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3年的180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45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20%。國內機構則預計2025-2030年我國衞星互聯網產業規模將突破萬億元,其中地面設備佔比40%、衞星製造30%、運營服務30%。截至2025年9月,A股衞星通信板塊估值處於近三年低位,隨着衞星通信商業化落地加速,板塊有望迎來估值修復。可關注衞星製造龍頭、地面設備商、以及核心器件環節。
免責聲明:以上信息由博覽財經提供,內容僅供參考,不代表浙商證券認同或贊成其觀點,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亦不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請或保證。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負。投資者不應將本信息作為投資決策的唯一參考因素,亦不應以本內容取代自己的判斷。在任何情況下,浙商證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平臺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