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高金成功主辦外灘大會見解論壇 共探AI賦能金融產業落地新路徑

2025-09-12 10:33

專題:2025外灘大會見解論壇——AI落地金融之路

  9月10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高金/SAIF)主辦的「2025 Inclusion外灘大會見解論壇——AI落地金融之路」成功舉行。

  當前,人工智能正從加速突破技術探索的「深水區」,邁向產業落地的「主戰場」。金融行業憑藉數據密集、場景多元的獨特優勢,成為AI技術釋放價值、實現突破性應用的關鍵領域。本次論壇匯聚學界與業界領軍者,共同探索科技創新與金融變革的深度融合之道,為構建更具活力與韌性的AI金融生態注入強勁動能。

  高金創院理事長屠光紹、高金執行院長、會計學講席教授程仕軍,歐洲人文與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自然科學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重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金石,智譜副總裁、上海子公司總經理聞劍輝,眾安保險常務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祕書王敏,以及多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龍頭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頂尖專家學者、行業領袖參加論壇。

協同共建生態 構築AI金融發展根基

  程仕軍在歡迎致辭中表示,人工智能正在重塑金融行業的底層邏輯,它不僅提升了服務效率,更成為構建更具韌性和包容性的全球經濟體系的關鍵力量。高金自成立以來,始終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積極投身於金融與科技融合的浪潮。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和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高金聚焦科技金融、數字金融和可持續金融三大方向,依託交大綜合優勢,持續推動課程創新與產學研協同。他特別指出,AI在金融領域的落地需要跨學科、跨行業的協同創新,高金將積極聯動校內人工智能、先進技術等研究單位,與校外產業、資本、媒體等多方合作,共同構建「科技-金融-產業」融合生態,探索一條技術可信、治理可及、成果可享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屠光紹作開幕發言。他指出,AI落地金融是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系統工程,要實現其穩健可持續發展需關注五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客觀評估AI落地金融的發展現狀。需要從總體發展狀況、金融不同行業特點及金融機構具體實踐等層次進行觀察;二是準確把握金融的基本屬性對AI落地金融的相關要求。涉及到金融服務能力和效率、安全性和合規性、可靠性和穩定性、準確性與時效性、廣覆蓋性與分散性等多個維度;三是全面分析AI落地金融對金融體系帶來的深刻影響。金融機構型態、行業業態、金融服務方式、金融市場競爭格局、金融制度及金融監管等正在並將持續經歷深刻變化;四是加大對AI落地金融發展趨勢的前瞻研究。重點是一方面是AI技術本身的不斷進步以及迭代進程,特別是AI技術與其它技術的交叉和融合,比如「AI+區塊鏈」共同運用於金融活動所帶來的效應,另一方面是金融體系本身的變革趨勢,兩者之間形成的互動,這些研究有利於AI落地金融的戰略佈局;五是要重視AI落地金融的生態體系建設。除了要完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構建法律制度與監管體系、推動產業協同之外,還要做好新型金融人才隊伍建設,從而為AI落地金融的生態體系建設提供堅實支撐,實現AI落地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論壇現場舉行了高金與上海數據集團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高金智庫)副院長、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朱啟貴與上海數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呂鋒代表雙方簽署了戰略合作書。未來,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在金融研究、數據資源整合等領域的優勢,重點圍繞智庫聯合研究、品牌活動共建、人才培養與交流等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共同探索「金融+數據」創新應用場景。

前沿主旨分享 解碼AI金融技術突破與範式更新

  主旨演講環節中,金石以「AI+量子計算在金融領域的融合應用」為主題,分享了量子計算的落地應用將會為解決金融科技領域現實問題帶來的新突破。他指出,當前AI技術飛速發展,但也面臨本身的困境:一是對資源的消耗,二是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與未知性,三是泛化能力不足,且易出現「幻覺」現象,潛藏較大風險。對此他認為,如果AI是一個技術變革的話,那麼量子計算或將帶來更大的變革。他進一步強調,我國非常重視量子計算的佈局,AI和量子的結合被人們認為是未來人工智能新的範式。金融領域非常關心量子計算,原因在於信息安全問題。在金融領域、金融建模、衍生品定價、金融數據分析、投資組合優化等關鍵領域中,人們期望量子計算能夠有非常重要的應用。 

  王敏圍繞「智能化轉型:擁抱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路徑」的主題,結合公司實踐,系統剖析了銀行保險業AI轉型趨勢。在他看來,AI的價值已成為多行業的共識,行業關注點已從「是否佈局AI」轉向「如何落地AI」。他指出,過去一段時間大家更多強調的是「AI+行業」,即由AI的廠商或大模型的相關部門為行業提供賦能;而下一階段的紅利必將聚焦「行業+AI」,即以行業自身的專業知識(know how)為基礎,通過AI去解決更多的問題,而不是簡單應用外部場景。同時,他認為合作伙伴是AI時代最大的槓桿,行業內及跨行業的協同會越來越緊密、頻繁。複合人才是想象和現實之間的橋樑。AI時代的競爭力,其實是「技術洞察+業務洞察+產品的落地執行力」,而不僅是技術本身。儘管AI時代有更多人工替代,但AI不是替代人工,而是釋放人工產能的變革。

深度圓桌討論 聚焦監管邊界與轉型策略

  第一場圓桌對話以「為AI落地金融鋪軌:監管如何既設‘邊界’又裝‘導航’?」為題,由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高金智庫)副院長、高金兼聘教授劉曉春主持,邀請華東政法大學國際金融法律學院教授徐明,恆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白碩,上海數據研究院學術副院長朱揚勇,聯和金融人工智能業務負責人、聯和金融數字經濟研究所理事、杭州海茵斯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聶金,上海高金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長、高金MBA項目執行主任倪海英共同展開深度討論。嘉賓們AI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與實際問題,提出監管應守住安全道德底線、引導創新,人才培養需兼顧AI賦能與風險敬畏,且要平衡數據共享與隱私保護。

  第二場圓桌對話聚焦「金融機構的AI轉型策略——激進創新還是審慎迭代?」這一議題,由上海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金融研究所執行所長、上海交通大學中國金融研究院(高金智庫)資深研究員孟添主持,國泰海通證券首席信息官俞楓,螞蟻消金首席科學家康宇麟,萬得信息首席戰略官葛正琦,螞蟻數科金融AI產品總經理曹剛,阿里雲智能集團新金融行業副總經理、新金融行業解決方案總經理鄭淼受邀參與。嘉賓們結合金融機構、金融科技企業等不同視角指出,金融AI轉型需以合規為前提,當前面臨高質量數據缺口、推理性能不足、合規適配難等挑戰,展望未來將向模型自迭代、崗位化個性化AI、機構間價值共生生態等方向發展,推動AI從提質增效邁向金融業務模式深度創新。

  本場活動也是高金2025年重磅推出的高端學術品牌「高金大師講堂」系列活動之一,聯合金融數字經濟研究所為活動提供支持,新浪財經、上海證券報提供媒體支持。

  高金是上海市人民政府為實現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戰略,依託上海交通大學,按照國際一流商學院模式創立的國際化金融學院。建院十六年來,高金秉承「匯聚國際一流師資、培養高端金融人才、構築開放研究平臺、形成頂級政策智庫」的發展使命,致力於建設「中國的世界級金融學院」,打造「全球研究中國經濟金融問題的學術權威和中國研究全球經濟金融問題的思想高地」,已成功匯聚起一支由80余位金融、會計、管理等不同領域教授組成的「國際一流、亞洲和國內領先」的師資隊伍,設有國內最完整的高端金融類管理教育產品線。高金始終重視推動高水平學術交流,通過搭建起高水準、互動式、深度化的學術交流平臺,不斷促進學術創新與進步,為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為加快金融強國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