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11 19:09
AI會重構用户入口、商業模式與產業分工嗎?大模型是否會吃掉所有軟件?
9月11日,在2025Inclusion·外灘大會《破局與重構:大模型落地產業進行時》產業圓桌中,螞蟻集團CEO韓歆毅,小米集團手機部副總裁、可穿戴部總經理張雷,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圍繞上述引發熱議的話題展開對談,分別從應用、硬件與投資視角給出看法。
朱嘯虎表示,面對AI產品,投資人關注的唯一指標就是用户留存,「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到AI是同樣的,AI產品用户召回成本可能是移動互聯網產品的10倍以上,留存好不好,才證明這些公司有沒有后續的發展潛力。」
韓歆毅則認為,專業AI垂類應用有通用大模型取代不了的價值,以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為例,健康幾乎是每個個體的剛需、且有走向高頻的趨勢,AI醫療健康做到極致,反而不用擔心留存問題。瞭解病人、能根據實際情況提供個性化服務,還能幫助執行、解決問題,像一個專業的醫生,這是AI醫療走到最后的目標。
他同時表示,AI在短期內無法取代醫生,它更應該是醫生的助手,目前最佳方式就是「人機結合」,「我們希望AI能幫助醫生分身有術,把更多精力放在科研上,放在疑難雜症上,同時讓大量的基層醫生能夠有很好的助手。」
除了移動應用,當下AI也近乎將所有硬件「重做」一遍,AI手機、AI眼鏡、AI機器人層出不窮。小米集團手機部副總裁、可穿戴部總經理張雷認為,未來的入口機會,還是要回到AI加持下,硬件實現的場景是否具備超級黏性。「長期來看,AI眼鏡有機會。相比AI手機,AI眼鏡改變了基礎的交互邏輯,從被動到主動,可能會帶來外來交互範式的變化。」張雷稱,目前小米眼鏡端呼叫「小愛同學」的頻率已經是手機端的6到7倍。
「明年,AI領域的應用肯定會大爆發,下一個字節、下一個小紅書今年應該已經成立,創業者應該有很多機會,大家一定要有勇氣去闖星辰大海。」談及AI商業模式與創業機會時,朱嘯虎在現場對年輕創業者給出鼓勵。他認為,所有的創業都要回歸到人性,「人的需求在哪里是不變的,過去三十年不變,未來三十年也不會變,只是有了AI以后,會有更好的體驗、更好的產品形態。」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