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蘇商精神何以凝聚民企向「新」力?

2025-09-11 14:31

蘇商精神何以凝聚民企向「新」力?

  任德輝

  編者按:

  民營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為挖掘宣傳各地促進「兩個健康」的創新舉措、典型案例和實踐成效,展現積極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圖景,近日,中央統戰部宣傳局組織中央媒體赴浙江、江蘇、上海三地,開展「走進民企看‘質’變」主題採訪活動,持續講好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故事。

  「統戰新語」開設「走進民企看‘質’變」專欄,讓我們跟隨記者的視角,探尋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之路,看各地如何精準發力護航「兩個健康」、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敬請關注!

  從張謇、劉國鈞、榮毅仁等崛起於近現代的民族工商業代表,到如今蘇商大會上聚首的新生代企業家,在他們身上,崇實精工、敢為人先的蘇商精神正駛過時代長河,歷久彌新。

  近日,由中央統戰部主辦的「走進民企看‘質’變」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江蘇。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引導支持下,這里的企業家們積極擁抱新技術、探索新領域,在一次次商會交流、產業對接中,找到蘇商精神的現代表達。

創至信工廠內的智能倉儲車。

創至信工廠內的智能倉儲車。

  在創至信新材料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下稱「創至信」)的車間內,一臺臺智能倉儲機器人在產線與貨架間穿梭。它們所搬運的高性能鋁材即將發往全國各地,組成汽車、高鐵與輪船的軀干。得益於從生產到物流的高度自動化,這處車間雖佔地近兩萬平方米,卻僅需60多個工人在崗。

  「數智化轉型投入巨大。如果企業只想着省錢,就邁不出這一步。」創至信董事長張烜表示,在江蘇各級黨委統戰部、工商聯的組織下,他通過一次次參觀走訪,看到其他企業早就嚐到了數智化的「甜頭」,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和質量,還因此拓寬了產品銷路,於是,在潛移默化中轉變了創至信的發展觀念。

  創至信的數智化轉型,是江蘇傳統企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縮影。去年以來,江蘇省委統戰部啟動「強鏈擴羣、強基向新」——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行活動(下稱「雙強行動」),聚焦16個先進製造業集羣、50條重點產業鏈,通過搭建政企溝通協商平臺,開展形勢分析、政策解讀、產業支持、雙招雙引等系列活動,為促進「兩個健康」注入持久活力。

貝康醫療的研究人員在開展實驗。

貝康醫療的研究人員在開展實驗。

  國內首獲註冊證的三代試管嬰兒試劑盒、全球首例展示活精子形態以提高準確度的檢測儀、24小時監控試管胚胎狀態的 AI「保姆」……蘇州貝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下稱貝康醫療)近年來在輔助生殖領域儲備了大量技術,如今正處於產業化的關鍵階段。

  「我們走的是一扇‘窄門’,技術門檻高、受眾羣體小,但又必須有人做。」貝康醫療董事長梁波表示,醫療器械的創新迭代需要經過嚴格複雜的審批流程,部分新產品落地甚至需要行業制度跟進調整,在江蘇各級黨委統戰部、工商聯的統籌協調下,貝康醫療始終與相關部門保持緊密聯繫,及時瞭解政策、對接資源,確保企業創新步履不停。

  與此同時,作為蘇州工業園區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梁波還帶領協會內的青年企業代表,共同加入長三角青商產業創新聯合體,對接長三角四大產業鏈聯盟,開展技術聯合攻關和成果轉化。

  以蘇商精神為紐帶,越來越多像梁波這樣的企業家正積極參與到各類商協會的組織生活當中,從產業生態的受益者向建設者轉變。

思必馳員工介紹車內智能座艙「多音區交互」功能。

  「十三五」期間,江蘇省早早佈局人工智能產業,出臺了機器人、無人機、智能網聯汽車等產業發展政策。彼時,蘇州工業園區吸引了一批懷揣夢想的企業,深耕智能語音交互的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思必馳)便是其中之一。

  依託語言大模型技術,思必馳延伸出了智能汽車、智能家電以及數字辦公等一系列應用場景。走進思必馳展廳,無論講解員距離遠近還是聲音大小,聽眾都能毫不費力地聽清每個字眼。問及這一效果從何而來,講解員指了指頭頂,一臺智能吸頂麥克風正識別區分噪音與人聲,在降噪的同時放大人聲。該產品可用於階梯教室、會議室等場景,得到多家高校與企業青睞。

  「人工智能行業是一片藍海,企業共同的目標是把產業發展起來、把人才匯聚起來,一起構建產業‘雨林’的生機與韌性。」思必馳董事會祕書龍夢竹表示。

  今年8月,作為蘇州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會長單位,思必馳亮相蘇州市百家民企「企業+」供應鏈沙龍對接系列活動,分享企業發展經驗。該活動聯動高端製造、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多個重點領域,通過一系列精準對接,助推「鏈上」企業協同創新。

  茫茫太湖上,「新」潮正湧。自「雙強行動」啟動以來,江蘇省委統戰部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統戰工作協調機制作用,會同相關成員單位累計開展產業鏈專場活動8場,參與企業1000余家,圍繞產業需求整合統一戰線資源,推動人才、智力、技術、項目等要素打破流通壁壘,廣泛匯聚產業鏈發展合力,提振民營經濟發展信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