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阿斯利康:敏捷轉型,打造面向未來的組織

2025-09-11 12:08

(來源:中歐商業評論)

  作為全球生物製藥巨頭,阿斯利康深耕中國三十余年,始終堅定在華發展信心,持續擴大在華研發、生產、運營佈局,累計投資超50億美元。迄今為止,阿斯利康已為中國患者帶來40余款創新葯物,覆蓋腫瘤、心血管、代謝、腎臟、呼吸、消化、罕見病、疫苗抗體及自體免疫等治療領域。中國已成為阿斯利康的全球第二大市場,2024年中國市場貢獻了全球收入的12%,銷售額達到64億美元,併成為公司全球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

  當前,中國醫藥行業正步入新一輪發展周期,創新變革與轉型升級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如何在變革浪潮中抓住時代的機遇,實現公司業務可持續發展,成為所有藥企普遍面臨的挑戰。

  面對這一變革浪潮,阿斯利康中國積極調整戰略、持續強化組織和人才建設。2025年,憑藉在業務與人才策略、員工培養與福祉、多元與包容性、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卓越表現,阿斯利康連續15年榮膺「中國傑出僱主」。 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廖佩珊在接受《中歐商業評論》專訪時表示:「面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阿斯利康中國積極轉型,通過‘塑文化、強隊伍、促成長’的人才戰略,打造面向未來的組織,從而實現人才戰略與業務戰略的‘同頻共振’。 」

廖佩珊

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

人力資源部負責人

塑文化:打造雙向內部溝通渠道,構建多元、包容職場

  全球生物醫藥產業正站在變革的十字路口。減肥藥物的興起、腫瘤療法的持續突破、AI的廣泛應用以及消費者對醫療服務的更高需求,都在持續重塑生物醫藥行業的格局。在這一背景下,跨國藥企如何應對市場變化,並找到適合本土化發展的策略,成為關乎長遠發展的核心議題。

  作為全球生物製藥領域的領軍者,阿斯利康始終將中國視為重要的創新策源地和戰略引擎,而推動這架戰略引擎的核心和根本動力,正是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才。「我們始終堅信,只有一個包容多元的環境,纔是人才發展的沃土,纔是催化創新的源泉,才能推動企業不斷前行,行穩致遠。」廖佩珊表示。

  為此,阿斯利康在今年打造了一個全新的企業文化項目——「直言有惠」,以線上直播間、員工大會等形式,邀請中國高級管理團隊成員每月定期與一線帶人經理面對面,打通一線員工與公司管理層之間的交流通道,共同探討問題,迴應大家真實迫切的需求。共同營造一個真正開放、包容的工作環境。項目推出后受到了從全球管理層到中國一線員工的關注和積極參與,也在真實問題解決中推動了業務模式進步與組織變革。

  在廖佩珊看來,多元包容(Inclusion & Diversity)文化是組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直言有惠」項目正是推動這一文化落地的重要抓手,旨在為不同層級、不同背景的同事營造一個安全、開放、建設性的交流環境,讓每個人都能放心表達觀點、提出建議。

  對這個項目而言,最大的難點在於打破沉默文化和顧慮心理。有些員工可能擔心提出問題會帶來負面影響,或者覺得反饋不會被真正重視。為此,阿斯利康通過管理層示範、成功案例分享和持續正向反饋,讓員工逐漸感受到:在阿斯利康,說出真心話不僅安全,而且有意義。

  組織的生存能力取決於該組織解讀和應對現實的能力。如果各層級員工都能直言不諱,就能傳播自己所在位置獲得的知識,擴散有用的想法,防止出現集體性的視野盲區。少數人的觀點,往往可能催生新穎的解決方案。如果員工堅持直言不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擔憂,挑戰現狀,就會在職業生活中找到更大的目標,為組織貢獻更大的價值。

  在阿斯利康五大價值觀(科學為本、患者至上、志在必得、贏之有道和開拓進取)的引領下,自下而上的「直言有惠」和自上而下的溝通形成合力,打通雙向內部溝通渠道,共同營造一個真正開放、包容的工作環境,打造卓越的員工體驗,也構成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

強隊伍:「一人一策」精準賦能高潛人才,推動組織轉型升級

  十多年前,仿製藥仍是國內醫藥產業的主流。經過十余年的發展,中國創新葯發展已進入關鍵突破期,正加速成為全球醫藥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在這一轉型過程中,阿斯利康不僅是見證者,更是積極的參與者和推動者。作為助力中國醫藥創新的「優等生」,阿斯利康全球六大戰略研發中心已有兩個落户中國。中國與全球研發管線同步率達100%,並計劃到2030年底再為中國患者帶來20款全球創新葯。

  面對前所未有的新產品規模與覆蓋患者人羣數量,如何精準為每一款新產品定位,如何在組織內以體系化的方式對新產品進行有效推廣,考驗着每一位阿斯利康員工的專業性、學術性和跨學科、領域的複合能力。

  為此,阿斯利康搭建了多層次人才梯隊,強化跨業務單元、跨職能的能力建設,聚焦複合型人才培養。2025上半年,公司已完成超1200人晉升、近380人內部輪崗,並加快推進佈局未來的組織架構建設,滿足新產品、新業務需求。

  據廖佩珊介紹,阿斯利康在優化組織架構的過程中,始終堅持「以業務為導向、以人才為核心」的原則,針對關鍵崗位和關鍵人才實施差異化、分層次的人才保留策略,既關注當下的勝任力,也着眼未來發展的潛力。

  具體而言,每年通過組織與人才評審(Talent Review)及組織診斷,結合業務戰略和未來發展需求,識別對業務連續性、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具有關鍵影響的崗位,並鎖定核心人才羣體。通過該流程,公司還會討論與校準關鍵崗位繼任人選,併爲其量身定製發展計劃。

  針對銷售、市場、醫學事務等核心業務崗位,公司推出多樣化的人才發展項目,包括跨部門/跨區域輪崗(如Talent X、Plan 100)、雙能力提升計劃(銷售+市場)等,拓寬職業發展路徑。針對市場關鍵人才,推出「市場能力加速計劃」,採用「一人一策」方式,通過全方位測評、一對一反饋輔導、定製化學習與挑戰性任務,幫助他們實現職業躍升。技術與研發崗位則通過全球協作、短期海外派駐、項目制合作等方式,提升國際化視野與前沿技術能力。

  除了市場領先的薪酬福利,阿斯利康還針對關鍵人才提供長期激勵計劃(LTI)、專項獎金、優先晉升通道等,並通過即時性認可、高層面對面交流,增強歸屬感與價值感。2024年,公司還推出了「齊心並進獎」和「篤行致遠保留計劃」,進一步強化激勵。

  過去三年,阿斯利康關鍵人才的年度保留率始終處於行業領先水平。銷售與市場骨干的留任率顯著提升,關鍵崗位的內部晉升比例也持續增長。

  廖佩珊特別提到,在阿斯利康內部,有一個關鍵的「內部晉升指標」——當內部總監級別以上出現空崗的時候,由繼任者填補的佔比,「我們希望這個數字是60%,目前還存在一些小差距,我們會長期保持追蹤以評估人才賦能工作開展的有效程度」。

  通過差異化的人才發展與激勵極致,阿斯利康不僅穩固了核心團隊,也持續培養和吸引面向未來的新一代領導者,為組織在變革中的轉型升級提供堅實支撐。

促成長:持續學習,構建全鏈路的人才培養與發展路徑

  在《第五項修煉》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彼得·聖吉明確提出了「學習型組織」的管理理念,他指出:「一個優秀的學習型組織能夠不斷適應劇烈變化的環境,通過持續的自我組織再造和終生學習來維持其競爭力。」

  這一理念與阿斯利康的人才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加速人才能力提升,應對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這是阿斯利康能夠持續創新,引領發展的不竭動力。在廖佩珊看來,企業如果要做到持續創新,就一定要有終身學習的理念。如何確保員工具備高度的學術和專業素養、德才兼備?如何在組織內營造一種主動學習、持續進步的氛圍?阿斯利康進行了多項創新嘗試。

  公司致力於讓每一位員工,無論職能與層級,都能在日常工作和項目實踐中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提升應對變化的能力。為此,阿斯利康推出了移動化的企業學習平臺Degreed,平臺整合了大量內外部學習資源,可以根據員工的興趣、技能水平推薦個性化的學習內容,同時,Degreed還有手機端應用,員工可以隨時隨地登錄學習並且分享學習內容,創建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真正實現了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員工自己手中。

  2017年,阿斯利康首次發起了每年進行的iDevelop主題活動,提供市場前沿的信息,創造共同學習的場域,讓終身學習的文化深入人心,不斷鼓勵員工成為更好的自己。

  在工作中積累經驗是員工成長的重要途徑,爲了給員工提供更廣闊的成長空間,阿斯利康推出了「Plan100」,讓員工有機會在不同市場、不同崗位中鍛鍊自我。多數參與者可以在原工作地投身跨國工作任務,遠程參加而不需要特別移居國外,充滿彈性的「Plan100」可加速人才養成,幫助員工在現有工作內容之外取得突破,開拓國際人脈與實務經驗。2024年,有91位同事通過「Plan100」拓展了自己的職業舞臺。

  與此同時,通過全球協作平臺、海外派駐計劃以及與國際一流科研和商業團隊的深度合作,阿斯利康幫助中國人才拓展國際視野、提升全球競爭力,同時也讓中國市場的創新實踐在全球舞臺上發揮影響力。比如,Talent X項目針對性地加速優秀中國人才在國際舞臺發揮影響力,並回到中國擔任事業部負責人等重要角色。

  通過整合全球資源與本地創新,阿斯利康為員工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與輪崗機會,覆蓋從早期職業發展到專業技能提升、跨領域賦能的全周期成長通道。全鏈路人才培養體系的打造,不僅讓人才培養與業務目標「同頻共振」,更在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中,為阿斯利康中國打造出一支學習力強、能力全面、具備全球視野的人才隊伍,確保公司長期的創新力與競爭力。

  作為連續十五年的傑出僱主,培養具備多元複合技能的本土化人才始終是阿斯利康在中國長足發展的基石。面對大變革時代下醫療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阿斯利康致力於培養中國醫療健康產業下一代「領航者」,通過「塑文化、強隊伍、促成長」人才戰略,打造終身學習的文化氛圍,不遺余力地利用自身平臺優勢助推員工能力發展,激發內部潛力,構建面向未來的組織,實現公司的基業長青。

  《中歐商業評論》新組織觀察工作室致力於挖掘和傳播中國標杆組織優秀實踐,透視不同行業組織發展的水下冰山,洞見組織進化背后的商業邏輯,探討組織力躍遷之道。

  為此,我們聯合傑出僱主調研機構推出「新組織觀察-職場共同體」專欄,對話「傑出僱主2025」認證企業。通過對標杆組織的觀察,剖析組織力建設背后的邏輯與組織效能提升的祕密,挖掘新時代個體對組織期望的演進與勝任力拓展的方式,為企業構築信任場域,強化組織力壁壘。

  傑出僱主調研機構是認證卓越人才戰略和實踐的全球人力資源權威機構,成立至今已超過31年,今年已在全球125個國家/地區認證了超過2400家企業,這些經過認證的傑出僱主積極影響着世界各地1300多萬名員工的生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