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9-09 20:08
9月9日,大盤低開后弱勢整理,三大指數集體收跌,滬指跌0.51%收於3807.29點,創業板指跌逾2%,連續第2日領跌。兩市成交額2.12萬億元,環比縮量超3000億。
盤面上,科技賽道全線回調,資金繼續尋找低位方向,銀行、地產走強。分析指出,本輪慢牛行情首次進入整理期,主要系8月下旬以來市場交易過熱,同時資金顯著集中於TMT板塊導致。
展望后續,美聯儲9月降息預期持續增強,全球寬松周期開啟有望對市場風險偏好構成一定支撐。與此同時,降息核心受益板塊率先啟動:
相關熱門ETF近日受到資金密集關注,AI核心工具——港股互聯網ETF(513770)近20日累計獲資金淨流入23.4億元,最新規模突破100億元,創歷史新高;100%佈局創新葯的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近5日亦獲資金連續增倉達1.78億元。
中金公司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整體處於仍需修復階段且結構亮點突出的宏觀環境中,港股或更具吸引力,流動性回暖+優質資產稀缺,看好成長板塊中具有結構性亮點的行業,如互聯網、新消費、科技硬件和創新葯等。
【ETF全知道熱點收評】下面重點聊聊有色、港股互聯網和港股通創新葯幾個板塊的交易和基本面情況。】
【赤峰黃金漲停,登頂A股吸金榜首位!金價迭創新高,資金為何積極搶籌有色龍頭ETF(159876)?】
黃金迭創新高,帶動有色龍頭ETF(159876)逆市大漲,場內漲幅最高上探2.98%,收漲1.04%,全天成交額4119萬元,交投較為活躍。拉長時間來看,該ETF自本輪低點(4月8日)以來,累計上漲55.41%,大幅跑贏滬深300(23.59%)、上證指數(22.95%)等主要指數。
值得關注的是,資金跑步進場!有色龍頭ETF(159876)今日全天獲資金淨申購1380萬份!深交所數據顯示,有色龍頭ETF(159876)昨日吸金1810萬元,近20日累計吸金1.43億元。截至9月8日,最新規模達2.37億元,刷新上市高點。
數據來源:中證指數公司,統計區間:2025.4.8-2025.9.9。中證有色金屬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的漲跌幅為:2020年,35.84%;2021年,35.89%;2022年,-019.22%;2023年,-10.43%;2024年,2.96%,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成份股方面,黃金龍頭強勢領漲,恆邦股份、西部黃金、赤峰黃金3股漲停!銅業龍頭方面,白銀有色漲超6%,紫金礦業、海亮股份漲逾2%。稀土龍頭相對錶現較弱,盛和資源跌逾2%,中國稀土跌超1%。
圖:中證有色金屬指數漲幅前十大成份股
【黃金緣何大漲?最關鍵的因素可能有兩點】
1、美聯儲降息預期持續升溫。中信證券認為,預計美聯儲走出更加前置的降息路徑,黃金市場可能走出更穩定的牛市。超市場預期的降息可能讓通脹風險更高於經濟硬着陸的風險,使得黃金的上行節奏更加穩定。2、中國央行連續第10個月增持黃金。華泰證券認為,以央行為代表的買家或延續當前購金策略,黃金的上漲趨勢或持續。
【金價狂飆,資金為何積極佈局有色金屬板塊?】
1、行業聯動性:黃金與其他有色金屬在開採和生產上有很大關聯性,例如銅、鋅等。黃金價格的上漲可能會帶動這些有色金屬的開採和生產活動,進而影響其市場供應和價格。
2、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因素: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利率下降會削弱美元,而大多數有色金屬在國際市場上是以美元計價的,美元貶值會使有色金屬相對更便宜,從而增加全球買盤;
3、市場改善預期:「反內卷」政策提出后,雅下水電工程等萬億級別的基建項目啟動,「反內卷」政策與大型基建項目等形成合力,直接創造了對有色金屬等原材料的巨大需求;
4、激發供給側改革猜想:「反內卷」背景下的穩增長工作方案,激發了市場對新一輪供給側改革的猜想,類似於 2015 年供給側改革對有色金屬板塊的影響,當前政策有望推動有色金屬板塊全面回暖。
展望后市,中信建投表示,除卻美聯儲處於降息通道帶來的貨幣寬松外,國內正在推行的「反內卷」優化生產要素,提升各環節盈利能力和改善市場預期,有利於金屬價格上漲向下遊的傳導。
未來產業‘金屬心臟’,現代工業‘黃金血液’!按照申萬三級行業口徑,截至8月底,有色龍頭ETF(159876)及其聯接基金(A類:017140,C類:017141)被動跟蹤的中證有色金屬指數中,銅、鋁、稀土、黃金、鋰行業權重佔比分別為25.3%、14.2%、13.8%、13.6%、7.6%,相對於投資單一金屬行業,能夠起到分散風險的作用,適合作為投資組合的一部分進行配置。
【恆指強勢突破,騰訊續創年內新高,港股科技反攻倒計時?細數多重補漲邏輯,513770溢價漲逾1%】
港股今日強勢反彈,恆指、恆科指均漲逾1%,恆指盤中一舉突破26000點大關,創近4年新高。大型科技龍頭表現不俗,嗶哩嗶哩-W漲逾5%,快手-W漲超4%,阿里巴巴-W漲逾3%,小米集團-W漲超2%,騰訊控股漲逾1%,續創年內新高。
港股AI核心工具——港股互聯網ETF(513770)高開高走,場內價格一度漲1.67%,收漲1.17%,盤中延續寬幅溢價,顯示資金熱度居高不下。
究其原因,當下港股科技正迎來多重補漲邏輯:
① 宏觀環境方面,美聯儲降息箭在弦上。最新披露的美國8月非農數據大幅低於預期,降息概率進一步攀升。目前市場預期美聯儲9月降息的概率已達到100%,幅度至少為25 個基點,也可能達到50個基點。
美聯儲降息周期開啟后,全球流動性邊際改善有望外溢至港股,高成長、高彈性的港股科技板塊或率先受益。當前港股科技仍處於歷史相對低估區間,其對中美利差轉向的敏感度更高,更能深度受益於寬松的海外流動性環境。
② 基本面,港股科技龍頭動作不斷,AI主線催化頻頻。近日阿里巴巴旗下通義千問發佈超萬億參數的大模型Qwen3-Max-Preview,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超越了Claude-Opus4等全球領先模型,參數量達到1T,為其迄今為止最大的模型。
阿里巴巴最新一季雲收入、資本開支均超市場預期,有望帶動板塊逐漸從「外賣內卷」敍事,迴歸AI敍事,有利於板塊估值修復。此外,AI行情有望向中下游擴散,具備最佳社交場景和生態的互聯網平臺作為應用落地率先受益的方向,擴散邏輯更加順暢。
③ 資金面,南向資金年內「掃貨」態勢持續,截至昨日已累計淨流入1.03萬億港元,不斷刷新年度紀錄。
尤為值得關注到的是,大型科技龍頭近來受到重點增倉。近30個交易日,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美團-W包攬南向資金淨買入額TOP3,其中阿里巴巴-W已連續11個交易日獲南向資金淨買入,期間淨買入額超195億港元,顯示港股AI核心資產備受青睞。
ETF資金方面,港股AI核心工具——港股互聯網ETF(513770)資金面亦表現火熱,上交所數據顯示,其連續4日吸金合計7.2億元,近10日、20日資金分別累計淨流入17.5、23.4億元。
對於后市機會,海通國際最新觀點認為,近期海外科技巨頭宣佈超大規模基建投資計劃,反映對AI應用回報的樂觀判斷。同時國內大模型迭代加速,港股互聯網龍頭繼續加碼AI資本開支。四季度港股互聯網敍事或轉向AI賦能,帶動業績預期回暖,下半年基本面有望迎來轉機,疊加增量資金流入,港股牛途有望繼續。
興業證券表示,港股補漲動能已積蓄,震盪向上的慢牛行情有望繼續展開,精選科技行情,互聯網性價比高。
港股互聯網ETF(513770)及其聯接基金(A類017125;C類017126)被動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重倉港股科技、互聯網龍頭。基金定期報告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前4大權重股分別為小米集團-W、騰訊控股、阿里巴巴-W、美團-W,合計佔比54.74%,前十大持倉股合計佔比超72%,龍頭優勢顯著。
今年以來,港股科技行情顯然由AI主導,港股AI核心工具——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標的指數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表現明顯優於恆生科技指數,區間累計漲幅及最大漲幅均較恆生科技指數超額逾10個百分點,領漲彈性突出,或值得重點關注。
數據來源:滬深交易所等。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近5個完整年度的漲跌幅分別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最新規模已突破100億元,創歷史新高;年內日均成交額近6億元,支持日內T+0交易,不受QDII額度限制,流動性佳!
【創新葯整理蓄勢,純度100%的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連續吸金!配置窗口期打開?后續催化密集!】
港股創新葯板塊繼續整理蓄勢,個股整體跌多漲少,上日暴漲20%創新高的藥捷安康-B回調6.93%居首,石藥集團跌3.14%。榮昌生物自研創新葯申報上市,盤初一度飆升逾15%,收漲7.91%,百濟神州漲2%。
場內熱門ETF方面,創新葯純度100%的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早盤衝高回落,午后水下盤整,最終平盤報收,全天振幅達3.29%,成交4.98億元。
資金面熱度不減,上日,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單日獲近8200萬元淨申購,至此連續5日吸金合計近1.8億元。東方證券日前提示,當前或依然是配置創新葯的極佳時間點。
消息面,2025年世界肺癌大會已於9月9日落幕,百濟神州與會公佈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兩項RATIONALE研究最新結果。后續還有一系列重磅學術會議相繼舉行,創新葯企關鍵數據讀出有望成為大額BD交易的先行參考指標,創新葯行情動能十足。
中信建投最新研報表示,站在目前時間節點看,一方面,目前政策趨勢温和,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沉澱,創新葯公司業績逐步放量,迎來收穫期,同時在最近支持政策、BD、學術會議的推動下,行業有望在技術突破、國際化加速、政策支持三輪驅動下加速發展。
把握創新葯主線機遇,配置上關注創新葯純度100%的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及其場外聯接基金(025221)。今年以來,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跟蹤的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在同類指數中進攻力MAX,截至9月8日,年內累計漲幅達120.65%,領漲一眾創新葯指數。
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日期為2023.7.17,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發佈以來各個完整年度漲跌幅為: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值得關注的是,9月8日,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標的指數「提純」生效,正式成為一隻不含CXO、純度100%的創新葯指數,將更精準地反映創新葯產業的發展趨勢,也有望在后續創新葯行情中展現出更強進攻性。
圖: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標的指數剔除CXO后歷史回溯表現更優
數據來源於恆生指數公司,統計區間:2021.12.31-2025.9.5
特別提醒:近期市場波動可能較大,短期漲跌幅不預示未來表現。請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數據、圖片來源:滬深交易所等。
風險提示:有色龍頭ETF及其聯接基金被動跟蹤中證有色金屬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3.12.31,發佈於2015.7.13;港股互聯網ETF及其聯接基金被動跟蹤中證港股通互聯網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6.12.30,發佈於2021.1.11;港股通創新葯ETF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於2023.7.17;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及其聯接基金被動跟蹤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8.12.28,發佈於2024.7.1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不作為任何個股推薦,不代表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投資方向。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根據基金管理人的評估,有色龍頭ETF(159876)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港股互聯網ETF(513770)、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適當性匹配意見請以銷售機構爲準。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以上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以上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該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投資須謹慎。